人物介紹
在日本士官學校讀書的紹驤長期駐校,只有星期天才到大久堡一趟。他擔心慶仙生活不能自理(慶仙當時十五 歲),便為慶仙找了個叫木俟真子的日本保姆。木候真子曾在中國東北生活過一段時間,會講簡單的中國話。她十分喜愛慶仙,教她學會了日語! √平B驤鐘情慶仙,又為慶仙請來一位名叫愛里克什的英國女教師,教慶仙彈奏鋼琴。慶仙在與愛里克什的接觸中,逐漸學會了英語。 一心愛著慶仙的唐紹驤很關心慶仙的文化學習,讓她到東京高等女子學校補習中學課程。一年后紹驤又叫慶仙去報考東京女子醫(yī)科大學。僅有一年多中學學歷的慶仙在報考醫(yī)科大學時,數(shù)學不及格,因她是外國人,便被破例錄取。 1927年,唐繼堯去世,已從士官學校畢業(yè)的唐紹驤,回昆明奔喪。此時的慶仙,明白了許多道理,深知近親結婚的巨大危害。并相信身為士官學校學生的表哥唐紹驤,也不會再執(zhí)迷下去。從此,她不再迷戀依賴唐紹驤了,認為一個女人應該自強,才能立足社會,才能報效國家,并決心以自強不息的女俠為榜樣,便改名為“莉俠”。同時報考法國人在日本御茶之水開辦的文化學院,棄醫(yī)從文,把主攻目標選在詩詞歌賦上。又由于文化學院的教師是法國人,用法語教學,她很快就學會了法語。 在文化學院讀書期間,她不停地寫詩填詞,往外投稿。不久,她的詩詞震驚東京文壇,出版了詩集《唐人曲》。 立下了崇高志向的莉俠,此時并沒有沉醉在鮮花和贊揚聲中,一個更高的志向在她心底里升起,決定到世界文 學藝術之都巴黎深造,并選擇在昆明的女友國碧作為她的伴讀人,同往巴黎。在法國,莉俠考上了巴黎大學。她除了研讀歐仁·鮑狄埃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外,還研讀了一大批巴黎公社社員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一舉考取文學博士。接著,又攻讀世界現(xiàn)代史。后來,經(jīng)法國教務會批準,給她兩年的時間寫兩部論述太平洋問題的論文。她飛抵英國,一頭扎進大英博物館,僅用了八個月時間就把兩部論文寫完了。 莉俠應邀出訪意大利,考察研究歐洲14世紀至16世紀興起的以新興資產(chǎn)階級人文主義為指導思想,反封建反教會神權的思想解放運動,即古代文化的復興。接著,又以國際學生會的名義和詩人的身份來到英國沃里克郡埃文河上的斯特拉特福鎮(zhèn),瞻仰了偉大詩人、劇作家莎士比亞的故鄉(xiāng),重讀了莎士比亞一生中所寫的154首十四行詩、兩部長詩和一些戲劇小說詩歌文學作品。 莉俠在法國、英國、意大利共6年時間,已學富五車。上海大夏大學和昆明云南大學聘她回國任教授。 1934年的秋天,二十三歲的施莉俠離開了巴黎,經(jīng)香港,回到昆明。執(zhí)教于云南大學。 在上海的一位昔日詩友得知施莉俠回國執(zhí)教的消息后,立即在上海的一家報紙上刊出一首盛贊施莉俠的 絕句: 春生秋老話南施, 昔日花都第一枝。 六載歐游驚碧眼, 半生漂泊盡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