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叔詹是春秋時期鄭國(在今新鄭境內(nèi))的相。鄭國貴族,鄭國君主鄭文公的弟弟。
人物生平
公元前637年12月,為了逃避父親及其寵妃的陷害,晉國公子重耳逃離晉國,流亡在外。途經(jīng)鄭國的國都時,正值風雪交加,重耳請求入城。得到守城士兵的稟報后,鄭國國君鄭文公認為,重耳逆父叛國,逃亡在外,此種不肖之人,鄭國堅決不能接納。叔詹聽說此事后,就對鄭文公說:“重耳是一位賢人,他尊重賢才,體恤百姓,追隨他的都是英雄豪杰,我們應該以禮相待!编嵨墓珔s不以為然,叔詹又建議:“如果主公不能以禮相待,就請下令殺了重耳,不然日后將生禍端。”鄭文公說:“重耳和我沒有什么恩怨,我為何要接待他?我又為何要殺害他呢?”就這樣,重耳被拒于門外,只得羞憤地頂風冒雪奔向楚國。
公元前636年,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耳返回晉國繼承王位,是為晉文公。公元前630年,為了洗雪當年鄭國不接待他的屈辱,重耳聯(lián)合秦穆公出兵,一起討伐鄭國。鄭文公慌忙派使臣攜重禮出城求和。晉文公知道叔詹是鄭國舉足輕重的重臣,就說:“當年鄭國失禮于我,叔詹作為大臣,沒有勸說國君認清道理,如果鄭國獻出叔詹,我就撤兵回去!编嵨墓弥囟约耗霉呻胖际逭瞾斫粨Q,他怎能舍得。叔詹卻勸鄭文公說:“主公舍我一人,卻拯救了一國百姓,這是很值得的事。而且,為國盡忠是我的夙愿,請主公把我交給晉君吧。”
這之后的故事歷史上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
叔詹見到重耳以后,重耳架起油鍋,要活烹了他。叔詹面無懼色,他手扶油鍋,從容高呼道:“我叔詹料事能中,智也;盡心為國,忠也;臨死不懼,勇也;殺身贖國,仁也。像我這樣的大臣卻要被烹,從今后,為臣者不要再學叔詹!”說完,叔詹神色坦然地就要往油鍋里跳,他的忠心和大無畏精神讓重耳十分敬佩,重耳命人攔住叔詹,款待之后把他送回了鄭國,并撤兵走了。
第二種說法
叔詹說完就自殺了。
鄭文公派人把叔詹的尸體送給了晉國。晉文公說:“我一定要見一下鄭國的國君,當面羞辱他一番再離開!编嵨墓珜Υ撕芊赋,就派使者私下去見秦穆公求情。鄭國使者對秦穆公說:“攻破鄭國只能有益于晉國,沒有秦國的好處!”秦穆公接受了鄭國使者的意見,撤軍回國。
晉文公派人告訴鄭文公,要求鄭文公讓子蘭做太子。鄭國大夫石癸說:“我聽說姞姓的女子是后稷(古代周朝宗族的始祖)的正妻,她的后代應當有興旺的。子蘭的母親,就是姞姓的后裔啊。況且國君夫人生的兒子都已死去,余下庶出的兒子沒有像蘭那樣賢能的。如今城圍情急,晉文公提出立蘭為太子作為要求,對于目前的鄭國來說還有什么比答應這個要求更好的呢!”鄭文公采納了石癸的意見,答應立子蘭為太子,并為此與晉國訂立了盟約,于是,晉文公率領軍隊撤圍回國。
歷史評價
叔詹是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人,他對流亡到鄭國的晉國公子重耳的品德和才識有深刻的認識,知道重耳是一個德才兼?zhèn)涞娜恕J逭惨娻嵨墓驗槿狈χ囟恼_認識而慢待重耳,就勸諫鄭文公尊重厚待重耳,但鄭文公不聽。叔詹見鄭文公不能厚待重耳,怕重耳將來登上晉國君位后成為鄭國的禍患,就勸鄭文公殺掉重耳,以杜絕后患。可是,鄭文公既不厚待重耳,也不殺掉重耳,在沒有任何因由的情況下為自己樹立了一個大大的仇敵。
后來,果然像叔詹預料的那樣,重耳成為晉國的君主。重耳登上君位后,興兵討伐鄭國,重創(chuàng)鄭國。
同時,叔詹又有忠誠堅貞的品格,他為了國家的利益,甘愿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這種舍身為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值得后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