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明史·沐英傳》記載:“子琮幼,景泰初,命昂孫璘以都督同知代鎮(zhèn)。璘字廷章,素儒雅,滇人易之,既而號令肅然不可犯,天順初卒。琮猶幼,擢璘弟錦衣副千戶瓚為都督同知,往代。居七年,先后討平沾祿諸寨及土官之構(gòu)兵者,降思卜發(fā),勒還諸蠻侵地。功多,然頗黷貨。成化三年春,琮始之鎮(zhèn),而以瓚為副總兵,移鎮(zhèn)金齒。琮字廷芳,通經(jīng)義,能詞章,屬夷饋贄無所受。尋甸酋殺兄子,求為守,琮捕誅之。廣西土官虐,所部為亂,琮請更設(shè)流官,民大便。以次討平馬龍、麗江、劍川、順寧、羅雄諸叛蠻,捕擒橋甸、南窩反者。卒,贈太師,謚武僖。無子,以瓚孫昆嗣。 ” ?
梁羽生武俠小說《散花女俠》,《聯(lián)劍風(fēng)云錄》亦有提及,小說中的沐璘是明朝世襲云南沐國公沐琮的兒子,有一名姐姐沐燕。
不過歷史上的沐璘與沐琮并非父子,而是堂兄弟。黔寧王沐英有五子,其中沐春、沐晟、沐昂皆隨父鎮(zhèn)守云南,沐昶早卒,沐昕為常寧公主 駙馬。沐琮是沐晟之孫(父沐斌,本名沐儼,明郭勛撰《三家世典》稱斌是賜名),而沐璘是沐昂之孫(父為沐僖)。
沐琮年幼時,沐璘已鎮(zhèn)守云南,故沐璘應(yīng)為沐琮堂兄。梁公以沐璘作沐琮之子,屬小說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