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禿黑魯帖木兒汗(1329~1362)
中國新疆最早歸信伊斯蘭教的蒙古可汗。東察合臺汗國君主。是成吉思汗第七代孫,屬察合臺系。其父一說是都哇汗之子也先不花,一說是都哇汗另一于也迷力和者。其母為也先不花之妃蒙力克,身孕時即被王后撤的迷失趁丈夫出征之機賜給都合臺部大異密失刺瓦勒,后生禿黑魯帖木兒。14世紀察合臺汗國分裂,河中地區(qū)(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巴魯刺思部的埃米爾帖木兒統(tǒng)一諸部,創(chuàng)建帖木兒帝國?刂菩陆喜康亩鸥窭夭堪C谞柌ヴ斨慌扇藢⑦h在額爾齊斯河一帶的察合臺王子禿黑魯帖木兒接回阿克蘇,于1347年在阿力麻里(遺址在新疆伊犁霍城縣境內)扶上汗位,為東部察合臺汗國第一任可汗。他在位時英勇善戰(zhàn)統(tǒng)一諸部,曾兩次出兵河中地區(qū)占領撒馬爾罕,一度重新統(tǒng)一察合臺兀魯思,任命其于也里牙思和卓為總督。據(jù)《中亞蒙兀兒史一拉失德史》記載,禿黑魯帖木兒即位前,有一次在阿克蘇行獵,偶然與當時伊斯蘭教謝赫哲馬魯丁相遇,接受其秘密傳教,表示愿意歸信伊斯蘭教,但許諾必須在取得統(tǒng)治權力之后才可宣布。后來他鞏固了汗位,謝赫之子毛拉額什丁又前往阿力麻里,極力說服,他約于1354年正式宣布信仰伊斯蘭教,并剪掉長發(fā),施行割禮,起經名艾布·伯克爾·穆罕默德,時年24歲,后說服其部王公、大臣歸信伊斯蘭教,并下令其臣民改宗,如有違抗,即處死刑。約16萬帳蒙古人集體宣誓改宗伊斯蘭教。這是新疆察合臺蒙古人(即蒙兀兒人)信奉伊斯蘭教之始,其后代逐步融合于維吾爾民族中。爾后,禿黑魯帖木兒又大力支持額什丁在庫車進行傳教活動,以可汗的名義號召人民信仰伊斯蘭教。他的后代在統(tǒng)治新疆的300年中,都極力傳播伊斯蘭教,先后征占了吐魯番、哈密,戰(zhàn)勝佛教勢力,確立了伊斯蘭教在新疆的統(tǒng)治地位。1362年逝世后葬于阿力麻里城附近,建有麻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