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劉聰年幼時就聰明好學,令 博士 朱紀都覺得十分驚奇。劉聰非但通曉經(jīng)史和百家之學,更熟讀《孫吳兵法》,而且善寫文章,又習書法,擅長 草書和 隸書;另外,劉聰亦學習武藝,擅長射箭,能張開三百斤的 弓,勇猛矯捷, 冠絕一時?芍^文武皆能。
劉聰二十歲后到 洛陽游歷,得到大量名士 結交。后擔任新興 太守郭頤的 主簿。及后遷任右部 都尉,因安撫接納得宜而得到匈奴五部豪族的歸心。河間王 司馬颙表劉聰為赤沙中郎將,但當時劉淵在 鄴城任官,因害怕駐守 鄴城的成都王 司馬穎加害父親,于是投奔司馬穎,任右積弩將軍,參前鋒戰(zhàn)事。
永安元年( 304年),司馬穎任命劉淵為北 單于,劉聰于是被立為 右賢王,并與父親應命回到匈奴五部為司馬穎帶來匈奴援軍。但劉淵回到五部后就稱大單于,劉聰亦改拜鹿蠡王。劉淵聚眾自立,同年即稱漢王,建立漢趙。后來任命劉聰為撫軍將軍。
元熙五年(晉 永嘉二年, 308年),劉聰被派遣南據(jù) 太行山。同年年末淵稱帝,劉聰升任車騎大將軍。不久封楚王。次年與 王彌和 石勒等進攻 壺關,擊敗 司馬越派去抵抗的 施融和 曹超,攻破 屯留和 長子,令 上黨太守 龐淳獻壺關投降。數(shù)月后又領兵攻洛陽,擊敗平北將軍 曹武,長驅直進至 宜陽。但劉聰因連番勝利而輕敵,被詐降的 弘農太守垣延率兵乘夜偷襲劉聰,最終劉聰大敗而還。兩月后劉聰再與王彌、 劉曜、呼延翼等進攻洛陽。晉室以為漢趙剛遭大敗,短時間不會再南侵,于是疏于防備,知道劉聰?shù)葋砉ナ治窇,劉聰更一度進兵至洛陽附近的 洛水。當時晉將北宮純率兵夜襲漢趙軍壁壘,斬殺將領 呼延顥;及后呼延翼更被部下所殺,所率部隊因喪失主帥而潰退,劉淵于是下令撤兵。劉聰則上表稱晉朝軍隊又少又弱,不能因呼延翼等人之死而放棄進攻,堅持要留下來。劉淵允許。而面對漢趙軍,防守洛陽的司馬越唯有嬰城固守。但及后司馬越乘劉聰?shù)?嵩山 祭祀的機會派兵進攻留守的漢趙軍,斬殺 呼延朗。安陽王 劉厲見此,害怕劉聰怪罪自己而跳進洛水自殺。王彌此時以洛陽守備仍堅固和糧食不繼勸劉聰撤軍,但劉聰因為是自己請求留下,不敢自行撤軍。劉淵及后聽從宣于脩之之言,命劉聰領軍撤退,劉聰見此才撤軍。
劉聰回到平陽后,被任命為 大司徒。 河瑞二年(晉永嘉四年, 310年),劉淵患病,任命劉聰為大司馬、大單于,與太宰 劉歡樂和太傅 劉洋共 錄尚書事,并在都城 平陽西置單于臺。不久劉淵逝世,由太子 劉和即位。
劉和即位后,受宗正 呼延攸、衛(wèi)尉 劉銳及素來厭惡劉聰?shù)?侍中 劉乘進言唆擺,決意要消除諸王勢力,尤其當時擁兵十萬的劉聰。劉和不久就采取行動,但因劉聰有備而戰(zhàn),最終劉聰率軍從西明門攻進皇宮,并于光極殿西室殺害劉和,又收捕逃到南宮的呼延攸等人,并將他們斬首示眾。
劉和死后,群臣請劉聰繼位,劉聰以其弟北海王 劉乂是 單皇后之子而讓位給他,但劉乂仍堅持由劉聰繼位。劉聰最終答應,并說要在劉乂長大后將皇位讓給他,登位后即立劉乂為皇太弟,并改元 光興,尊劉淵妻單氏為 皇太后,其母張氏為 帝太后,領大單于、 大司徒,立妻呼延氏為皇后,以子 劉粲為撫軍大將軍, 都督中外諸軍事。
劉聰即位后三個月,即派 劉曜、 王彌和其子河內王 劉粲領兵進攻洛陽,因與 石勒于大陽會師并在 澠池擊敗晉將裴邈,因此直入 洛川,擄掠 梁、 陳、 汝南、 潁川之間大片土地,并攻陷百多個壁壘。次年,又派前軍大將軍 呼延晏領二萬七千人進攻洛陽,行軍至 河南時就已十二度擊敗抵抗的晉軍,殺三萬多人。后劉曜、 王彌和石勒都奉命與呼延晏會合。呼延晏在劉曜等人未到時就先行進攻洛陽城,攻陷平昌門并大肆搶掠,更于洛水焚毀 晉懷帝打算出逃用的船只。劉曜等人到達后就一起攻進洛陽城,并攻進皇宮縱兵搶掠,盡收皇宮中的宮人和珍寶,又大殺官員和宗室。另外更俘擄晉懷帝和 羊皇后,將他們移送到平陽。
永嘉之亂后,劉聰又因晉牙門 趙染叛晉歸降而命劉曜和劉粲攻打關中,最終攻陷 長安并殺晉南陽王 司馬模,并讓劉曜據(jù)守長安。但不久就被晉 馮翊太守 索綝、 安定太守 賈疋和 雍州 刺史曲特等反擊,劉曜等兵敗,劉曜更被圍困于長安。終于嘉平二年(永嘉六年, 312年)被逼退出長安,撤回 平陽。
嘉平二年(312年)年初,劉聰曾派靳沖和卜翊圍困晉 并州治所 晉陽,但因 拓跋猗盧率兵營救而失敗。不久,令狐泥因其父令狐盛被晉并州刺史 劉琨殺害而投奔漢趙,并說出晉陽虛實。劉聰十分高興,便派劉粲和劉曜攻晉陽,由令狐泥作向導。劉琨知道漢趙來攻后就到 中山郡和 常山郡招兵,并向拓跋猗盧求救;同時由 張喬和郝詵領兵擋住漢趙軍。但張、郝皆敗死,劉粲于是乘劉琨未及救援而攻陷并占領晉陽。但不久拓跋猗盧則親率大軍與劉琨反攻晉陽,劉曜兵敗,唯有棄守晉陽,撤走時遭拓跋猗盧追及,在藍谷交戰(zhàn)但大敗。晉陽得而復失。
晉懷帝被擄至平陽后,就被劉聰任命為 特進、左 光祿大夫、平阿公。后來改封 會稽郡公。劉聰曾與懷帝回憶昔日與 王濟造訪他的往事,亦談到西晉 八王之亂,宗室相殘之事。劉聰談得十分高興,更賜小劉貴人給懷帝。但于嘉平三年( 313年)正月,劉聰在與群臣的宴會中命懷帝以青衣行酒,晉朝舊臣 庾珉和 王俊見此忍不住心中悲憤而號哭,令劉聰十分厭惡。當時又有人流傳 庾珉等會作 劉琨的內應以助他攻取 平陽,于是殺害懷帝和 庾珉等十多名晉朝舊臣。
晉懷帝被殺的消息于四月傳至長安后,在長安的皇太子 司馬鄴便即位為晉愍帝。劉聰則派趙染與劉曜和 司隸校尉 喬智明等進攻長安,多次擊敗抵抗的 曲允。趙染后更乘夜攻進長安外城縱火搶掠,至天亮才因曲鑒救援長安而撤出長安,但曲鑒追擊時又遭劉曜擊敗。后因劉曜輕敵而被曲允偷襲,喬智明被殺,劉曜唯有撤兵回平陽。
次年,再派劉曜與趙染出兵長安,索綝領兵抵抗,但趙染初戰(zhàn)于 新豐城西因輕敵而敗北。不久二人與將軍殷凱再攻長安,在馮翊擊敗曲允,但當晚又被曲允夜襲殷凱軍營,殷凱戰(zhàn)死。隨后劉曜到 懷縣轉攻晉 河內太守 郭默,但郭默固守不降。在 新鄭的 李矩此時還到劉琨所派的 鮮卑 騎兵,說服帶領他們的張肇進攻劉曜。漢趙士兵看見 鮮卑騎兵就不戰(zhàn)而走,劉聰見進攻不成,打算先消滅劉琨,故命令劉曜撤軍。
建元元年(晉 建興三年, 315年),劉曜在襄垣擊敗劉琨所派軍隊,并打算進攻 陽曲。但此時劉聰又認為要先攻取長安,于是命劉曜撤軍回蒲阪。
劉聰命劉曜撤回蒲阪后數(shù)月即派劉曜進攻 北地,劉曜先攻破馮翊,后攻 上郡,曲允雖然領兵在 靈武抵抗但因兵少而不敢進攻。建元二年( 316年),劉曜攻取北地,后即進逼長安。雖然有多批援兵救援長安,但都因畏懼漢趙軍隊而不敢進擊。而 司馬保所派將領 胡嵩雖然在 靈臺擊敗劉曜,但卻因不愿見擊退劉曜后 曲允和索綝勢力變得強大,竟然勒兵退還 槐里。劉曜因而得以攻占長安外城并圍困愍帝所在小城。在爆發(fā)饑荒的小城內死守兩個月后,愍帝決定出降,被送至平陽。西晉正式滅亡。次年出獵時命 愍帝穿戎服執(zhí)戟作前導,被認出后有老人哭泣。劉粲勸劉聰殺愍帝但劉聰想再作觀望。及后又命愍帝行酒、洗 爵和執(zhí)蓋等仆役工作,令晉朝舊臣流淚哭泣,辛賓更抱著愍帝大哭。劉聰終也殺害愍帝。
劉聰自 嘉平三年(晉建興二年, 314年)十一月立劉粲為相國、大單于,總管各事務后,就將國事委托給他。自己則開始貪圖享樂,次年更設上皇后、左皇后和右皇后以封妃嬪,造成“三后并立”。后來更立中皇后。在委托政務給劉粲的同時,劉聰亦寵信 中常侍 王沈、宣懷、俞容等人,劉聰因于后宮享樂而長時間不去朝會,群臣有事都會向王沈等人報告而不是上表送呈劉聰。而王沈亦大多不報告劉聰,只以自己喜惡去議決事項。王沈等人又貶抑朝中賢良,任命奸佞小人任官。劉聰又聽信王沈等人的讒言,于建元二年( 316年)二月殺 特進綦毋達、 太中大夫 公師彧、尚書 王琰等七名宦官厭惡的官員,侍中卜干哭著勸諫但就遭劉聰免為庶人。
太宰 劉易、 御史大夫陳元達、金紫光祿大夫 劉延和劉聰子 大將軍 劉敷都曾上表勸諫劉聰不要寵信宦官。但劉聰完全相信王沈等,都不聽從。劉粲與王沈等人勾結,因此向劉聰大贊王沈等人,劉聰聽后即將王沈等人封列侯。劉易見此又上表進諫,終令劉聰發(fā)怒,更親手毀壞劉易的諫書,劉易于是怨憤而死;陳元達見劉易之死,亦對劉聰失望,憤而自殺。朝廷在王沈和劉粲等人把持之下綱紀全無,而且貪污盛行,臣下只會奉承上級;對后宮妃嬪宮人的賞賜豐盛,反而在外軍隊卻資源不足。劉敷見此就曾多次勸諫,劉聰卻責罵劉敷常常在他面前哭諫,令劉敷憂憤得病,不久逝世。
因為劉聰?shù)耐耆湃危跎蚝蛣Ⅳ拥热擞峙c 靳準聯(lián)手誣稱皇太弟劉乂叛變,不但廢掉并殺害劉乂,更趁機誅除一些自己討厭的官員,又坑殺平陽城中一萬五千多名士兵。劉粲在劉乂死后被立為皇太子。
麟嘉三年( 318年),劉聰患病,以太宰劉景、大司馬劉驥、太師劉顗、太傅朱紀和太保呼延晏并錄尚書事,又命范隆為守尚書令、儀同三司,靳準為大司空,二人皆決尚書奏事,以作輔政。七月癸亥日(8月31日)逝世,在位九年。謚號昭武皇帝,廟號烈宗。
趣聞軼事
當初,劉聰?shù)哪赣H張氏懷劉聰時,夢見太陽進到她的肚里,醒來后告訴丈夫劉淵,劉淵說:“這是吉兆,小心別說!笔鍌月后生下劉聰,劉聰出生當晚有白光的異,F(xiàn)象。劉聰形體非同尋常,左耳有根白毛,長二尺多,很有光澤。
歷史評價
王渾:“此兒吾所不能測也!
房玄齡等《 晉書》:①“幼而聰悟好學” ;②“究通經(jīng)史,兼綜百家之言,《孫吳兵法》靡不誦之。工草隸,善屬文” ;③“猿臂善射,彎弓三百斤,膂力驍捷,冠絕一時”
張燧:“且夫劉聰、石勒、王敦、祖約,此其奸詐雄武,亦一世之豪也。”
家庭成員
父親:漢趙光文帝 劉淵
母親:張夫人
劉聰前期諸皇后:
呼延皇后;
張徽光,輔漢將軍 張寔女,初封貴人。謚武孝皇后。
劉娥, 劉殷女,以賢明著稱。謚武宣皇后。
劉英,劉殷女,初封左貴嬪,劉聰意圖立為皇后但遭太后反對,不久逝世。后獲追謚為武德皇后。
劉聰后期諸皇后:
《晉書》載:“聰立上皇后樊氏,即張氏之侍婢也。時四后之外,佩皇后璽綬者七人”。
劉聰好色,在立樊氏為上皇后時,除了三位有名號的皇后外,佩皇后璽綬者還有七位。后劉聰更加設中皇后,而末期所立的四位有名號的皇后都活到劉聰逝世以后,并獲劉粲加號。所以他后期的后宮是“三后并立”,既指劉聰于315年設上皇后、左皇后及右皇后,三位皇后并立的情況。
上皇后(2人): 靳月光, 靳準女,被廢; 樊皇后,張徽光的侍婢;
左皇后(2人): 劉皇后; 王皇后,中常侍王沈養(yǎng)女。
右皇后: 靳月華,靳準女。
中皇后: 宣皇后,太監(jiān)宣懷的養(yǎng)女。
劉粲,漢趙隱帝。
劉易,封河間王。
劉翼,封彭城王。
劉悝,封高平王。
劉敷,封勃海王。
劉驥,封濟南王。
劉鸞,封燕王。
劉鴻,封楚王。
劉權,封秦王。
劉操,封魏王。
劉持,封趙王。
劉逞,封吳王。
劉朗,封潁川王。
劉皋,封零陵王。
劉旭,封丹陽王。
劉京,封蜀王。
劉坦,封九江王。
劉晃,封臨川王。
劉衷,封會稽王。
劉約,封東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