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楊汝谷(1665-1740),字令貽,號石湖,懷寧縣人,故居在今安慶茶廠內(nèi)。其為清代名臣,官至左都御史,從一品,為懷寧縣在封建時代官階最高者。
楊汝谷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進士,授浙江浦江知縣。后因政績突出擢升為禮部主事,遷郎中,又授監(jiān)察御史。楊汝谷在巡視河南時,正巧碰上南陽知府沈淵因查禁賭博得罪了南陽鎮(zhèn)總兵,總兵縱兵劫持,楊汝谷立即向朝廷奏劾。清廷特派重臣前往按察屬實,總兵以下均按律論罪,首事者受嚴懲。又奏免滎澤縣濱河地畝錢糧590余頃,除湖北太和山(即武當山)香稅,百姓稱頌。后升太常寺少卿、奉天府丞。
雍正元年(1723年),升通政使,遷左都副御史,疏言直隸受水災(zāi),請運關(guān)東米10萬余石至天津,留南方漕糧10萬石存河間、保定,分貯備賑。二年升兵部右侍郎,五年轉(zhuǎn)左侍郎,兵站驛站積弊一清。
楊汝谷于乾隆三年以年老為由屢疏乞休,獲準。臨行前乾隆皇帝賜絨結(jié)頂帽,御書楹聯(lián)。乾隆五年在家卒
事件
高宗即位,調(diào)戶部侍郎,疏言:“河南滎澤地濱黃河,康熙三十六年河勢南侵,縣地多傾陷。民困虛糧,流亡遠徙!鄙厦幽涎矒岵熳h,刪賦額。尋遷左都御史。乾隆三年,以老乞休,命本省布政使給俸。五年,卒,年七十六,謚勤恪。
時代背景
愛新覺羅·玄燁(1654.5.4~1722.12.20),清圣祖仁皇帝,清朝第四位皇帝、大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康,安寧;熙,興盛--取萬民康寧、天下熙盛的意思?滴醯8歲登基,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他奠下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chuàng)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偉大的政治家。死后葬于清東陵之景陵,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