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捷爾納克簡介
帕斯捷爾納克(1890~1960)全名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Pasternak,Boris Leonidovich) 俄國、蘇聯(lián)作家,翻譯家 。
1890年2月10日生于莫斯科,1960年5月30日卒于莫斯科市郊。其父母都是藝術(shù)家。1909~1913年就讀于莫斯科大學哲學系,其間曾赴德國進修。學生時代開始寫詩,早期詩集《云霧中的雙子星座》和《在街壘上》,抒發(fā)對生、死及愛情的主觀感受,富于哲理,藝術(shù)上接近象征派。十月革命前夕同馬雅可夫斯基交往密切,贊賞未來派,但反對其對傳統(tǒng)的偏激態(tài)度。十月革命后在蘇維埃政府教育人民委員部圖書館任職,同時積極創(chuàng)作,先后發(fā)表中篇小說《柳威爾斯的童年》、長詩《崇高的病》、《1905年》和《施密特中尉》,受到高爾基好評。30年代初出版自傳體小說《旅行護照》、詩體長篇小說《斯波克托爾斯基》和詩集《重生》。1935年赴巴黎出席反法西斯作家大會。反法西斯衛(wèi)國戰(zhàn)爭期間出版《在早班列車上》和《冬天的田野》兩部詩集,其中不少詩篇取材于當時的戰(zhàn)斗現(xiàn)實,表現(xiàn)普通蘇維埃人的戰(zhàn)斗和勞動生活。
1948~1956年完成的長篇小說《日瓦戈醫(yī)生》是他后期代表作。寫一個外科醫(yī)生兼詩人的主人公在十月革命前后約40年的坎坷經(jīng)歷,一方面稱十月革命為“一舉鏟除……舊潰瘍”的“空前壯舉”,同時渲染革命過程中的種種失誤和偏激行為。它在國內(nèi)遭拒絕后于1957年在意大利出版,并引起轟動,作者因“在現(xiàn)代詩和俄羅斯偉大敘事詩傳統(tǒng)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獲1958年諾貝爾文學獎,因此觸怒當時的蘇聯(lián)政府。作者于1958年被開除出蘇聯(lián)作家協(xié)會,逝世22年后恢復名譽。最后一部詩集《待到天晴時》流露出凄涼哀傷的情調(diào),是詩人晚年心情的寫照。
帕斯捷爾納克同時是一位翻譯家。他掌握多種語言文字,對格魯吉亞文、英文和德文尤為精通,一生兼事文學翻譯 。所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和十四行詩、歌德的《浮士德》和席勒的《瑪麗亞·斯圖亞特》等許多名著,均以優(yōu)美的文筆和對原文的獨到理解,別具風采,在譯界享有盛譽。
其代表作品:《云霧中的雙子星座》、《在街壘上》、《主題與變調(diào)》、《生活啊,我的姊姊》、《施密特中尉》、《1905年》、《在早班列車上》、《詩集》等。
生平及創(chuàng)作年表
1890年
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
2月10日(俄歷1月29日),近午夜時,在莫斯科,畫家列昂尼德(約瑟夫)·奧西波維奇·帕斯捷爾納克與鋼琴家羅扎麗婭·伊西多羅夫娜·帕斯捷爾納克(娘家姓考夫曼)家中產(chǎn)下一子,取名鮑里斯。
1893年
2月13日,弟弟亞歷山大降生。
1894年
8月,列·奧·帕斯捷爾納克被任命為莫斯科繪畫、雕塑與建筑學校的助教。全家遷至米亞斯尼茨卡亞大街的一套廂房中居住。
11月23日,列夫·托爾斯泰來帕斯捷爾納克家中做客。從這一天起,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記得自己頭腦中“再沒有大的空白和記憶模糊”。
1895年
11月19日,帕斯捷爾納克的母親中斷自己的演藝生涯12年。
1898年
春天,列·奧·帕斯捷爾納克著手為《復活》繪制33幅插圖。
4月,列·奧·帕斯捷爾納克結(jié)識勒內(nèi)·瑪麗亞·里爾克。
1900年
2月6日,妹妹約瑟芬娜—約安娜(若妮)降生。
5月,里爾克第二次到莫斯科。與帕斯捷爾納克一家相識。
8月,根據(jù)針對猶太人的“百分比限額”制度,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被第五(傳統(tǒng))中學拒絕接收,但他們承諾稍晚會直接錄取他進入二年級就讀。
1901年
5月,在動物園舉辦了“達荷美的亞馬孫”盛大游行演出。
夏天,全家遷至學校的主樓居住。
1902年
3月8日,妹妹莉季婭—伊麗莎白出生。
1903年
6月,在小雅羅斯拉維茨市郊外的別墅內(nèi)帕斯捷爾納克一家與斯克里亞賓相識。
8月6日,夜間牧馬時鮑里斯從馬上墜落,摔斷了右腿,因治愈不當,比左腿短了3厘米,致使帕斯捷爾納克今后無法服兵役。
1904年
12月,在彼得堡度過圣誕假日,住在姑媽安娜·奧西波夫娜·弗萊登堡家里。到科米薩爾熱夫斯卡婭話劇院觀看演出。
1905年
10月25日,鮑里斯在街上遭遇哥薩克巡邏隊馬鞭的襲擊。
12月底,舉家遷居德國。
1906年
8月11日,全家由柏林遷回俄羅斯。
1908年
5月,鮑里斯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第五傳統(tǒng)中學畢業(yè)。
6月16日,遞交呈文,申請進入莫斯科皇家大學法律系一年級就讀。
1909年
3月,帕斯捷爾納克為斯克里亞賓演奏自己的奏鳴曲及其他作品。盡管受到贊賞,但他決定終止音樂方面的學習,而改為研修哲學。
春夏之間,開始嘗試散文和詩歌的寫作。
1910年
2月,奧莉加·弗萊登堡到莫斯科旅行。受其影響,帕斯捷爾納克決定放棄文學創(chuàng)作和對哲學的深入研究,“以使自己的意識遵章守紀”。
夏天,與從伊爾庫斯克來莫斯科的13歲少女葉蓮娜·維諾格拉德相識。
10月,在“弗·謝·索洛維約夫宗教與哲學協(xié)會”與康斯坦丁·洛克斯相識。
11月7日,鮑里斯與父親乘車到阿斯塔波瓦小鎮(zhèn),列夫·托爾斯泰在當?shù)厝ナ馈?
1911年
上半年,在文學小組“謝爾達爾達”結(jié)識謝爾蓋·博布羅夫。
4月,舉家遷至沃爾洪卡大街9號,在此帕斯捷爾納克斷斷續(xù)續(xù)地生活到1938年。
1912年
4月21日,赴德國馬爾堡。
5月9日,帕斯捷爾納克報名進入了以“馬爾堡海爾曼·柯亨”大學為主的進修班學習。
6月16日,向伊達·維索茨卡婭求愛,但她拒絕嫁給帕斯捷爾納克。
6月28日,在法蘭克福與奧莉加·弗萊登堡會面。
8月3日,帕斯捷爾納克赴威尼斯。
8月25日,返回俄羅斯。
秋天,“謝爾達爾達”改組為“抒情詩”文學社。
1913年
2月10日,帕斯捷爾納克在“繆斯革忒特”出版社下屬的文學小組做了《象征主義與永垂不朽》的藝術(shù)觀研究報告。
2月底,處女作發(fā)表:出版的《抒情詩》叢刊中第一次收入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的五首詩歌。
1913年12月,詩集《云霧中的雙子星座》出版。
1914年
1月,創(chuàng)建“離心機”文學社,脫離“抒情詩”文學小組。
4月,《盧科諾克》(Руконог)叢刊出版。
5月5日,初遇馬雅科夫斯基。
1915年
3月,帕斯捷爾納克得到工廠主菲利普的家庭教師一職。
5月28日,在莫斯科發(fā)生反德騷亂。菲利普家遭遇破產(chǎn)。在大騷亂中帕斯捷爾納克部分手稿被毀。
5月,詩集《繆斯的春天代理處》出版,這是帕斯捷爾納克與馬雅可夫斯基首次一起發(fā)表作品。
6月,乘車至哈爾科夫看望娜杰日達·西尼亞科娃。
10月24日,乘車赴彼得格勒。與勃里克一家相識。
12月,到烏拉爾。
1916年
1月至7月,在弗謝沃羅多—維里瓦化工廠工作,擔任財務報表主管的助理。
秋天,著手翻譯斯溫伯恩的悲劇《沙特拉爾》(即英國詩人阿爾杰農(nóng)·查爾斯·斯溫伯恩〔1837-1909〕創(chuàng)作的關(guān)于瑪麗亞·斯圖亞特的話劇三部曲的第一部悲劇《皮埃爾·德·沙特拉爾》(“Pierre de Chastelard”)——譯者注)。
帕斯捷爾納克在卡馬河畔靜山市化工廠廠長卡爾波夫家擔任家庭教師。
12月,詩集《超越障礙》出版。
1917年
2月,帕斯捷爾納克返回莫斯科。
春天,與葉蓮娜·維諾格拉德恢復交往。
夏天,創(chuàng)作完成未來詩集《生活,我的姐妹》中的大部分作品。
6月,葉蓮娜搬到沃羅涅日州的羅曼諾夫卡市。
1918年
1月,與拉麗莎·列伊斯涅爾相識。
2月,在米·蔡特林(阿馬里)家的晚會上與瑪麗娜·茨維塔耶娃初次相識。
3月,葉蓮娜·維諾格拉德出嫁。寫作組詩《斷裂》。
秋天,寫作長篇小說《三個名字》,其中第一部后來改為中篇小說《柳威爾斯的童年》。而以后的部分被毀掉。計劃寫作《若干境況》(發(fā)表于1922年)。
1919年
10月,乘車到卡西莫夫看望母親的親屬。
春天至秋天,開始詩集《主題與變奏》以及文集《quinta essentia》的寫作。
1921年
8月,與葉夫根尼婭·盧里耶相識,她后來成為帕斯捷爾納克的妻子。
9月16日,帕斯捷爾納克的父母永遠地離開了俄羅斯,定居柏林。
12月27日,帕斯捷爾納克看見列寧,他憑列席證參加了全俄蘇維埃第九次代表大會。
1922年
1月初,與奧西普·曼德爾施塔姆及其妻子相識。
1月14日,在彼得格勒,帕斯捷爾納克以正式未婚夫的身份被介紹給未婚妻一家。
1月24日,帕斯捷爾納克與葉夫根尼婭·盧里耶辦理結(jié)婚登記手續(xù)。
4月,《生活,我的姐妹》在“格爾熱賓”出版社出版。
4月13日,在屠格涅夫閱覽室舉辦的詩歌晚會上觀眾爆滿,受到熱情歡迎。
6月14日,開始與瑪麗娜·茨維塔耶娃書信往來。
7月,與弗拉基米爾·西洛夫和奧莉加·西洛夫夫婦相識。
8月中旬,在克里姆林宮與托洛茨基見面。
8月17日,帕斯捷爾納克夫婦乘船由彼得格勒前往柏林。
1923年
1月,《主題與變奏》一書在“彼得羅波利斯”(柏林)出版社出版。
2月,與妻子對馬爾堡進行簡短訪問。
3月21日,帕斯捷爾納克在返回俄羅斯前夕與父母見最后一面。
9月23日,兒子葉夫根尼誕生。
9月至11月,長篇敘事詩《崇高的病》初次發(fā)表。
12月17日,在勃留索夫五十周歲生日慶祝會上,帕斯捷爾納克朗誦了詩歌初稿《致瓦列里·勃留索夫》。
1924年
1月24日,帕斯捷爾納克與曼德里施塔姆一起夾雜在成千上萬的悼唁人群中通過列寧的靈柩。
2月,著手創(chuàng)作中篇小說《空中之路》。
11月,受歷史學者和記者亞科夫·切爾尼亞克的請托帕斯捷爾納克得到了聯(lián)共(布)中央委員會下屬的列寧學院的一份工作,用三個月編撰《列寧的國外歲月》。
1925年
3月,開始創(chuàng)作詩體長篇小說《斯別克托爾斯基》。
秋天,寫作敘事詩《1905年》開頭的章節(jié)。
1926年
3月22日,帕斯捷爾納克收到父親的書信,信中提到里爾克熟悉并重視他的詩作。
2月至12月,創(chuàng)作敘事詩《施密特中尉》。
12月29日,里爾克去世。
1927年
3月,由托洛茨基倡議,左翼文藝陣線與其會面。
5月,帕斯捷爾納克與左翼文藝陣線徹底決裂。
8月,在《新世界》雜志發(fā)表《施密特中尉》,同時還刊發(fā)獻給茨維塔耶娃的藏頭詩。
1928年
7月,出版《1905年》和《施密特中尉》的單行本。
夏天,修訂早期的詩歌作品和《崇高的病》。
秋天,繼續(xù)詩體長篇小說《斯別克托爾斯基》的創(chuàng)作。寫作《故事》。
1929年
上半年,開始寫作《安全保護證》的第一部。
7月,《故事》在《新世界》雜志發(fā)表。
8月,《安全保護證》的第一部發(fā)表在《星》雜志上。
秋天,寫作《斯別克托爾斯基》的結(jié)尾部分。結(jié)識亨利!つ咂澓退钠拮訚纫吝_·尼古拉耶夫娜·涅高茲(娘家姓葉列梅耶娃)。
12月30日,最后一次嘗試與馬雅可夫斯基和好。
1930年
2月,因受托洛茨基和布柳姆金一案的牽連,弗拉基米爾·西洛夫被逮捕后槍決。
4月14日,馬雅可夫斯基自殺。
7月,與弟弟亞歷山大一家、阿斯穆斯夫婦及涅高茲夫婦赴伊爾片旅行。開始與濟娜伊達·涅高茲戀愛。
8月,在基輔至莫斯科的火車上帕斯捷爾納克第一次向濟娜伊達·尼古拉耶夫娃表白愛情。
8月至10月,寫作《安全保護證》的第二部和第三部。
10月,保羅·亞什維里訪問莫斯科期間,帕斯捷爾納克與之結(jié)識。
1931年
1月27日,帕斯捷爾納克離開家,第一次在濟娜伊達·尼古拉耶夫娜處留宿。
1月至4月,帕斯捷爾納克暫住在鮑里斯·皮里尼亞克位于亞莫斯科耶·波列的家中。
5月至6月,《安全保護證》的結(jié)尾部分發(fā)表于《紅色處女地》。
5月5日,帕斯捷爾納克承諾返回家庭,送妻子和兒子去了柏林。
5月12日,濟娜伊達·尼古拉耶夫娜動身到了基輔。
5月28日,在對基輔進行短暫的訪問后,帕斯捷爾納克隨作家代表團赴車里亞賓斯克。
7月11日,與濟娜伊達·尼古拉耶夫娜和她的兒子阿德里亞安(阿季克)到梯弗里斯。
7月14日,結(jié)識基奇安·塔比澤。
10月18日,返回莫斯科。
12月24日,葉夫根尼婭·帕斯捷爾納克與兒子返回莫斯科。
1932年
2月3日,帕斯捷爾納克打算離開家。
2月中旬,作家協(xié)會分給帕斯捷爾納克和濟娜伊達·尼古拉耶夫娜一套兩居室的住房,它位于特維爾街心花園7號。
3月,《安全保證書》出版單行本。
4月6日,在蘇維埃作家聯(lián)盟舉辦帕斯捷爾納克專場晚會,人們熱烈討論他即將出版的詩集《重生》中的詩作。
4月23日,拉普(俄羅斯無產(chǎn)階級作家協(xié)會的簡稱)解散。
6月8日,受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委員會的邀請,帕斯捷爾納克與濟娜伊達·尼古拉耶夫娜及孩子們到斯維爾德洛夫斯克旅行。
8月,詩集《重生》在“聯(lián)邦”出版社出版。
10月11-13日,帕斯捷爾納克詩歌專場晚會在列寧格勒舉行獲得巨大成功。
10月,返回沃爾洪卡的家。葉夫根尼婭·帕斯捷爾納克及兒子搬遷到位于特維爾街心花園的家中。
11月10日,曼德爾施塔姆詩歌晚會在《文學報》社舉行。兩位詩人爭論藝術(shù)自由的問題。
1933年
11月,隨作家代表團赴格魯吉亞訪問。
1934年
5月14日,奧西普·曼德爾施塔姆被捕。
5月22日,在討論會上針對阿謝耶夫的報告作了《關(guān)于抒情詩》的辯論性發(fā)言。
6月的第二周,帕斯捷爾納克與斯大林進行了電話交談。
8月29日,帕斯捷爾納克在蘇聯(lián)作家協(xié)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發(fā)言。全體起立歡迎帕斯捷爾納克講話。
秋天,《重生》再版,附有給尼古拉·布哈林的獻詞《浪潮》。
1935年
2月,由帕斯捷爾納克翻譯的《格魯吉亞抒情詩集》出版。
3月至8月,帕斯捷爾納克得了嚴重的臨床抑郁癥,失眠,思想糾結(jié)。
6月,參加在巴黎舉行的反法西斯大會為文學辯護。
6月22日,與妹妹若澤芬娜在柏林最后一次見面。
6月24日,在大會發(fā)言中針對“不聯(lián)合”現(xiàn)象向作家們發(fā)出呼吁。與瑪麗娜·茨維塔耶娃見面,結(jié)識她的丈夫謝爾蓋·埃夫倫和女兒阿里婭·埃夫倫。
7月6日,從倫敦乘船返回列寧格勒。
8月,帕斯捷爾納克在莫斯科郊外的博爾舍瓦治療。
10月24日,尼古拉·普寧和列夫·古米廖夫在列寧格勒被捕。安娜·阿赫瑪托娃到達莫斯科。
10月30日,阿赫瑪托娃與帕斯捷爾納克致函斯大林。
11月3日,普寧和古米廖夫獲釋。
12月底,帕斯捷爾納克給斯大林郵寄《格魯吉亞抒情詩集》,并附感謝信。
1936年
2月10-24日,蘇聯(lián)作家協(xié)會理事會第三次(明斯克)全體會議召開。
2月16日,帕斯捷爾納克發(fā)言反對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陳詞濫調(diào)和整齊劃一。
3月13日,在有關(guān)形式主義問題的討論中,帕斯捷爾納克嚴厲抨擊了半官方的評論家。
6月15日,關(guān)于“斯大林憲法” 帕斯捷爾納克做《新的成熟》一文發(fā)表在《消息報》上。
7月,與安德烈·紀德相見,他來蘇聯(lián)是準備寫作有關(guān)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著作。帕斯捷爾納克警告紀德要注意“金玉其外”現(xiàn)象和官方的謊言。
10月,在《新世界》雜志發(fā)表組詩《夏日短章》。
1937年
1月,在普希金之家舉行的蘇聯(lián)作家協(xié)會理事會全體會議上發(fā)言。
2月27日,布哈林被捕。
6月14日,帕斯捷爾納克拒絕在贊成處決圖哈切夫斯基、亞基爾、艾德曼的公開信上簽字。
7月22日,保羅·亞什維里開槍自殺。
10月10日,基奇安·塔比澤被捕。
12月31日,帕斯捷爾納克的兒子列昂尼德出生。
1938年
1月10日,在國家梅耶霍爾德劇院被迫關(guān)閉后,帕斯捷爾納克與梅耶霍爾德共進午餐。
2月至4月,完成譯作《哈姆雷特》初稿。
1939年
春天到秋天,寫作長篇小說《日烏里特筆記》,草稿于戰(zhàn)爭期間在別列捷爾金諾被毀。
8月23日,帕斯捷爾納克的母親羅扎麗婭·伊西多羅夫娜在牛津去世。
1940年
春夏間,寫作別列捷爾金諾組詩的最初部分。
6月,譯作《哈姆雷特》在《青年近衛(wèi)軍》雜志發(fā)表。
1941年
5月,帕斯捷爾納克決定離開家庭,但戰(zhàn)爭的爆發(fā)擾亂了他的計劃。
7月9日,濟娜伊達·尼古拉耶夫娜帶兒子廖尼亞被疏散到后方。
7月至8月,帕斯捷爾納克在位于拉夫魯申斯基胡同自己家的房頂上撲滅燃燒彈,在預備役短期集訓隊練習打靶。
8月27日,瑪麗娜·茨維塔耶娃在葉拉布加自殺。
10月14日,帕斯捷爾納克被疏散到奇斯托波爾,與阿赫瑪托娃乘坐在同一個車廂。
1942年
1月至4月,翻譯《羅密歐與朱麗葉》。
夏天,為劇本《這個世界》擬定最終提綱,后將撰寫的全部內(nèi)容毀掉。
10月2日,返回莫斯科。
12月26日,重回奇斯托波爾。
1943年
6月25日,全家返回莫斯科。
7月,詩集《在早班列車上》在“蘇維埃作家”出版社出版。
8月末至9月初,乘車到解放不久的奧廖爾。創(chuàng)作特寫《軍旅游記》和《解放的城市》草稿。
11月,長篇敘事詩《火光》的序詩在《紅星報》上發(fā)表。
1944年
1月至3月,寫作長篇敘事詩《火光》和軍事題材詩歌。
1945年
2月,出版詩集《遼闊的大地》。
4月20日,阿德里安·涅高茲因骨結(jié)核病去世。
5月31日,帕斯捷爾納克的父親列昂尼德·奧西波維奇·帕斯捷爾納克在牛津辭世。
5月到12月,帕斯捷爾納克的系列詩歌晚會相繼在科學工作者之家、莫斯科國立大學和綜合技術(shù)陳列館舉行。
8月,翻譯尼科洛斯·巴拉塔什維利的全部短詩和敘事詩。
9月,結(jié)識英國外交官以賽亞·伯林。
10月19日,參加在第比利斯“魯斯塔維利”劇院舉行的紀念尼科洛斯·巴塔什維利詩歌朗誦會的演出。
1946年
《日瓦戈醫(yī)生》
1月,開始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后來將其定名為《日瓦戈醫(yī)生》。
2月,根據(jù)帕斯捷爾納克的譯本,亞歷山大·格魯莫夫主演的獨角戲《哈姆雷特》在莫斯科首演。
4月2日至3日,與安娜·阿赫瑪托娃聯(lián)合舉辦詩歌晚會。
9月,新聞媒體和作家會議發(fā)起對帕斯捷爾納克的嚴厲批評。
10月,結(jié)識奧莉加·伊文斯卡婭。
1947年
5月,康斯坦丁·西蒙諾夫拒絕在《新世界》雜志上發(fā)表帕斯捷爾納克的詩歌。
夏天,翻譯《李爾王》。
1948年
1月,25000冊《帕斯捷爾納克詩選》被銷毀,本詩選是作為“蘇聯(lián)文學金色叢書”之一出版的。
秋天,翻譯《浮士德》第一部。
1949年
10月9日,奧莉加·伊文斯卡婭被捕,依據(jù)的是刑法第50章第10條(接觸有間諜嫌疑人員)。
秋天,翻譯《浮士德》第二部。
1950年
夏天,完成長篇小說的第一稿。
1952年
10月20日,帕斯捷爾納克患了嚴重的梗塞。
11月至12月,在包特金醫(yī)院接受治療。
1953年
2月,帕斯捷爾納克被送到“博爾舍瓦”療養(yǎng)院。
3月5日,斯大林去世。
夏天,完成組詩《尤里·日瓦戈的詩作》。
9月,奧莉加·伊文斯卡婭被從勞改營釋放回家。
1954年
4月,《日瓦戈醫(yī)生》中的10首詩作在《旗》雜志上發(fā)表。
5月,格·科津采夫?qū)а莸摹豆防滋亍吩诹袑幐窭帐籽荨?
1955年
7月6日,奧莉加·弗萊登堡去世。
12月,《日瓦戈醫(yī)生》創(chuàng)作完畢。
1956年
5月,在長久拖延和眼見在俄羅斯出版小說前景無望的情況下,帕斯捷爾納克將手稿轉(zhuǎn)交給意大利出版商代表費爾特里內(nèi)利。
6月,佩得羅·茨維捷列米奇開始把小說譯為意大利文。
9月,《新世界》編輯部拒絕發(fā)表該小說,并寄給帕斯捷爾納克一封退稿信,信中指出小說在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上都存在嚴重不足。
10月,《文學莫斯科》叢書編委會拒絕在第3期(未出版)刊登《日瓦戈醫(yī)生》。
1957年
2月,帕斯捷爾納克與法國斯拉夫?qū)W者杰奎琳·德·普魯艾雅爾女士相識,為她簽署委托書,由她負責代理自己在國外的一切事宜。
春夏之間,寫作抒情組詩《雨后初霽》。
11月23日,長篇小說《日瓦戈醫(yī)生》在意大利出版,旋即成為暢銷書。
12月17日,在帕斯捷爾納克的別墅內(nèi)為外國記者舉行了新聞發(fā)布會,在會上帕斯捷爾納克聲明,他不打算脫離與小說的干系,并對它在意大利的出版表示歡迎。
1958年
10月23日,帕斯捷爾納克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10月25日,蘇聯(lián)作家協(xié)會召開黨委會議。
10月26日,《文學報》刊登《新世界》雜志編委會給《日瓦戈醫(yī)生》的退稿信。
10月27日,作協(xié)理事會主席團討論關(guān)于帕斯捷爾納克長篇小說在國外發(fā)表的事實。
10月29日,帕斯捷爾納克不得不致電諾貝爾委員會拒絕領獎。蘇聯(lián)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弗拉基米爾·謝米恰斯特內(nèi)在慶祝共青團成立40周年大會上發(fā)言,聲稱蘇維埃政府準備將帕斯捷爾納克驅(qū)逐出境。
10月30日深夜至31日凌晨,帕斯捷爾納克致信赫魯曉夫,請求不要剝奪他的蘇聯(lián)國籍。
10月31日,莫斯科全市作家會議將帕斯捷爾納克開除作協(xié),并建議政府剝奪他的國籍。
11月5日,經(jīng)蘇共中央文化部審定,帕斯捷爾納克的信在《真理報》發(fā)表。信中包含他拒絕接受諾貝爾文學獎的聲明,以及給予他在蘇聯(lián)生活和工作的請求。
1959年
1月末,寫作《諾貝爾獎》一詩。
1月30日,帕斯捷爾納克將《諾貝爾獎》一詩交給《每日郵報》記者安東尼·布勞恩。
2月11日,《諾貝爾獎》一詩在《每日郵報》上發(fā)表。
2月20日,根據(jù)蘇共中央的要求,帕斯捷爾納克攜妻子乘飛機抵達格魯吉亞,以使來蘇聯(lián)訪問的英國首相麥克米倫不能與之相見。
3月2日,帕斯捷爾納克夫婦乘火車返回莫斯科。
3月14日,帕斯捷爾納克在散步時被從別列捷爾金諾傳喚到蘇聯(lián)總檢察長魯堅科處,帶回莫斯科后受到審問。魯堅科威脅將追究其刑事責任,并要求他停止與外國人來往。
夏天到秋天,寫作劇本《盲美人》。
1960年
4月初,帕斯捷爾納克出現(xiàn)了罹患致命疾病的最初征兆。
5月30日,23時20分,鮑里斯·列昂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因肺癌轉(zhuǎn)移至胃部在別列捷爾金諾去世。
6月2日,帕斯捷爾納克被安葬于別列捷爾金諾墓地。盡管官方媒體沒有透露舉行葬禮的時間和地點,仍有四千余人自發(fā)為帕斯捷爾納克送葬。
8月16日,奧莉加·伊文斯卡婭因被判走私罪遭到逮捕。
9月5日,伊文斯卡婭的女兒伊琳娜·葉梅利揚諾娃被捕。
1965年
7月10日,葉夫根尼婭·弗拉基米羅夫娜·帕斯捷爾納克去世。
8月,《帕斯捷爾納克詩選》作為大型叢書“詩人叢書”之一種出版。
1966年
6月23日,濟娜伊達·尼古拉耶夫娜·帕斯捷爾納克去世。
1988年
1月至4月,長篇小說《日瓦戈醫(yī)生》在《新世界》雜志發(fā)表。
1989年
10月,諾貝爾評獎委員會向帕斯捷爾納克的兒子葉夫根尼·鮑里索維奇轉(zhuǎn)交了諾貝爾獎章和證書。
1990年
2月,帕斯捷爾納克故居博物館在別列捷爾金諾開館。
1990年2月至1991年2月
“文學”出版社出版5卷本《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文集》。
2004年
2月,開始籌備出版11卷本《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