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簡介
主唱海百川,來自充滿陽光的法國南部海港城市馬塞,身體力行的獨立旅行者,溫順的朋克。
在法國曾做過一支實驗樂隊的主唱。他的舞臺風格融合了 瘋克的幽默和朋克的反叛,可以說是具有濃烈法式風情的Q版 伊基·波普(Iggy Pop)。他之前是“ 四百擊”樂隊的主唱。2005年轉至“造訪者Q”。海百川說武漢有和馬塞一樣充足的陽光和漂亮的姑娘,是一個奇妙的城市。
吉他手吳晗,來自武漢附近一個安靜的小城,一個低調而又溫和的 文藝青年。敏感的他高中時被 張楚感動后開始接觸更多的音樂,如“收音機頭”(Radio Head),“紅房畫匠”(Red House Painters),和杰夫·巴克利(Jeff Buckley)等充滿藝術氣質的團體和樂人。大學二年級組建了屬于他的第一支樂隊“磁器”,在樂隊中擔任貝司手。樂隊活躍于武漢地區(qū)各校際間的演出,這為他日后的創(chuàng)作積累了不少素材,并且豐富了他的演出經驗。2004年初,樂隊成員由于學業(yè)問題在演出和排練上產生了時間沖突,“磁器”最終解散。吳晗進入了一段調整期,直到組建造訪者Q樂隊。
貝司手左翼,酒鬼,徹頭徹尾的嬉皮,睿智的白日夢詩人,國外鬼佬的Pogo對象,奉科特·科本(Kurt Cobain)為精神偶像。他自述“從小生活在一個充滿 工業(yè)噪音和酸雨的工廠里,使我后來對噪音有天生的親切感”。大二時他是后朋樂隊“木偶跳舞”的 吉他手兼主唱,長期混跡于武漢 朋克演出的酒吧中。他于2005年春節(jié)前在一個朋友的生日聚會上遭遇正處于調整期的老友吳晗,當晚就在排練房里互相被對方“擊倒”,兩人一拍即合,新樂隊的雛形出現(xiàn)了。之后的一段時間他們挖到前“ 四百擊”的主唱海百川和前“木偶跳舞”的鼓手 王健。樂隊開始進入了系統(tǒng)的排練階段,汗。
現(xiàn)任鼓手王舟,學習優(yōu)異,無不良嗜好,一個在老師家長眼中的乖乖仔卻還能身兼數(shù)支樂隊的鼓手而不耽誤學習,并且這些樂隊的風格迥異,但他都能根據(jù)每個樂隊的 音樂風格來打出不同的感覺,由此可見他對各種音樂風格的了解程度和對音樂超強的感悟能力。有時候他還喜歡自己在家研究些小段子,這些作品曾經被上傳到樂隊官方BLOG上受到很多網友的好評。
最后不得不說的是造訪者Q樂隊的第一任鼓手 王健,可以說起初沒有他的加入,也不會有今天的造訪者Q,他曾經給造訪者Q其他成員帶來很多原始的激情和情緒。也曾經是造訪者Q的超級大保姆,每次外出演出時,他的大旅行包都像叮當貓的魔力小口袋一樣,應有盡有。雖然現(xiàn)在他離開了造訪者Q,但是他們在生活中彼此還是很好的朋友。
樂隊沒有刻意的錄過音,全部都是在簡陋的排練房里有感而發(fā)出來的東西。并且都是現(xiàn)場用海百川的MD同軌錄制,所以效果欠佳,但他們覺得這才是最真實的表達,沒有任何形式化的東西。
演出經歷
2005年3月受邀參加奧地利 搖滾樂隊“SONIC” 中國巡演武漢站暖場嘉賓
2005年4月受邀參加武漢楚天廣播音樂臺接受采訪
2005年8月受邀參加臺灣女子組合“BB-BOOM”中國巡演武漢站暖場嘉賓
2005年9月受邀參加奧地利 搖滾樂隊“FRAME” 中國巡演武漢站暖場嘉賓
2005年10月參加湖南長沙《獨立影音節(jié)》
2005年10月受邀參加法國電子音樂人Baptise Clayes的武漢專場演出
2005年11月受邀參加法國樂隊“VIALKA”中國巡演武漢站暖場嘉賓
2005年11月受邀參加日本樂隊“THE SAVAS” 中國巡演武漢站暖場嘉賓
2005年12月受邀參加河南鄭州愛樂樂器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大型晚會活動
2005年受邀參加國內知名樂隊“ 聲音碎片”全國巡演武漢站暖場嘉賓
2006年受邀參加國內知名樂隊“沼澤”全國巡演武漢站暖場嘉賓
2006年受邀參加國內知名樂隊“重塑雕象的權利”全國巡演武漢站暖場嘉賓等……
2005年7月登上國內知名音樂雜志《通俗歌曲》搖滾刊樂隊專欄介紹,并隨此刊的附錄CD發(fā)行樂隊首支單曲《GENERATION》
2005年10月樂隊 新歌《MAYA》被法國藝術協(xié)會 網站收錄,并做了專版的樂隊介紹
2005年12月登上國內知名 獨立音樂雜志《非音樂》,并隨此刊附錄CD發(fā)行樂隊單曲《GEN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