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洪武年間,張本以國子監(jiān)生被授予江都知縣。燕王 朱棣的部隊到達揚州時,御史王彬據(jù)城抵抗,被守將所縛。張本率父老迎接并歸降。朱棣因滁、泰二州的知州房吉、田慶成率先歸附,便命他們與張本同為揚州知府,偕同現(xiàn)任知府譚友德治理府事。不久他升為江西布政司右參政。
永樂四年(1406年),張本被召回任工部左侍郎。后來因犯有過失被免官,但仍讓他冠帶辦事。第二年五月給他復官。不久他因在奏章中署官銜時誤左為右,被給事中彈劾。皇上命改任他為本部右侍郎。而寬宥了他的罪過。
永樂七年(1409年),皇太子監(jiān)國,上奏任張本為刑部右侍郎。張本善于發(fā)現(xiàn)奸情。他奉命總督北河運輸時,親自巡視,訂立制度,使舟行無阻。正值他疾病發(fā)作,太子賜給他狐裘冠帽和鈔幣,派醫(yī)生馳往為他看病。
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將要北征,命張本和王彰分別前往南北兩直隸、山東、山西、河南,監(jiān)督有關(guān)官員造車挽運。第二年即命張本總督北征糧餉。
明仁宗 朱高熾即位后,他被任為南京兵部尚書兼掌都察院事務。被召見時,談論時政得失,并請嚴整武備。朱高熾接納了他的建議,并把他留在行在兵部。
宣德初年(1426年-?),工部侍郎蔡信請征取軍匠家屬隸屬于錦衣衛(wèi)。張本說:“軍匠二萬六千戶,分屬于二百四十五個衛(wèi)所,為匠的人暫且每家役使一丁。如果全部把他們征來,每家按三四丁計算,為數(shù)將近十萬。這樣則不但軍伍缺少,而且人情驚駭,所以不可行。”皇上朱瞻基稱贊張本的意見。
征討漢庶人時,張本隨從,處理軍餉。漢庶人就擒后,張本受命安撫他的部眾,并登記其余黨。回來后,他將軍政久弊,奸邪之人通過納賄得以脫籍,而把平民拉來充實軍伍的情況報告了皇上;噬咸暨x廷臣四出,進行改正。當時馬匹大量繁衍,畿內(nèi)軍民被畜牧所困,張本請到山東、河南、大名等府分別牧養(yǎng)。山東、河南養(yǎng)馬自此而始。晉王朱濟火黃犯行為不法被削奪封爵,張本奉命將他的護衛(wèi)軍分派到各個邊鎮(zhèn)。
宣德四年(1429年),張本兼任太子賓客。戶部因官田租稅減少,請削減外官的俸祿和生員軍士的月給;噬险J為軍士生活艱難,不讓減,其他的交大臣廷議。張本等人反對,此事作罷。陽武侯薛祿修筑獨石等戍城池成功,張本前往謀劃守御事宜。回來后他作了匯報,很合皇上旨意,命他兼掌戶部事務。張本擔心邊防儲糧不足,而各邊地連年豐收,便請拿出絲麻布帛輸運到邊疆以換取糧食,多的三、四十萬石,少的也有十萬石,邊糧儲備頓時充實起來。
宣德六年(1431年),張本病逝。賜給喪資三萬緡,葬祭很豐厚。
歷史評價
張廷玉:本廉介有執(zhí)持,尚刻少恕。
軼事典故
張本是個清官,明成祖朱棣也深知這一點。朱棣宴請近臣時,在每個人的岸上擺一銀器,把這些都賜給在座各人,唯獨給張本的案上擺陶器,朱棣對他說:“愛卿號稱u2018窮張u2019,銀器也沒什么用!睆埍具殿^致謝。
史籍記載
《明史·卷一百五十七·列傳第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