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
卓氏自瑞安遷塘棲后,素以經(jīng)商積家,其父卓賢(見齋)“善于經(jīng)營,家遂饒?jiān),?cái)雄一方。生平疏財(cái)好義,拯貧救乏以百金者,不可勝數(shù)。修橋梁、建道路、筑陂塘、設(shè)義學(xué),出貲建大善寺,葺永清庵、兩佑圣院,造里仁橋等。歲荒,盡出儲粟賤賣之,又設(shè)糜賑食饑者,助鄉(xiāng)里渡過災(zāi)荒,里中翕然歸義而稱賢。見齋克好為詩,理財(cái)有方,其財(cái)累散累聚,終不見削!奔尉、萬歷間,卓氏已成為江南望族,卓明卿在塘棲造卓氏宗祠,建多處花園別業(yè)—— 芳杜園、東園、崧齋,在超山蓬塢有水一方等。此后,王世貞、皇甫汸、汪道昆、屠隆、文征明、錢謙益等名家大儒都成為塘棲卓氏的座上?。卓明卿依靠卓氏家族豐腴的資產(chǎn),萬歷年間在塘棲芳杜洲、崧齋等處刻印多種的書籍,如、《許太常歸田稿》八卷等,萬歷十四年(1586)在塘棲東小河崧齋以木活字刻印的《唐詩類苑》一百卷,2008年被文化部列為首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著作
《卓澄甫詩集》十卷
《卓澄甫詩續(xù)集》三卷
《卓光祿集》三卷
《卓氏藻林》八卷
《唐詩類苑》一百卷
《文集》
《三山游稿》
《北游稿》
引用資料
虞銘《塘棲著述考》
光緒《唐棲志》
卓明卿《卓光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