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1956年7月畢業(yè)于山東大學中文系,同年9月分配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在吳曉鈴先生領(lǐng)導的元曲詞匯整理組工作。
1958年起調(diào)入詞典編輯室,參加編寫《現(xiàn)代漢語詞典》。歷任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編審、編審
1985年—1993年擔任詞典編輯室主任。
人物歷程
少小時經(jīng)?磻颍诿 陳大濩的濩聲社旁聽。1952年考入山東大學中文系后,結(jié)識了裘盛戎的弟子、青島京劇團的桂偉楨。桂偉楨教單耀海唱《捉放曹》、《二進宮》和《盜御馬》等劇目。學校成立京劇團時,單耀海就唱起了 銅錘花臉。1956年,單耀海畢業(yè)分配到語言所吳曉鈴領(lǐng)導的元曲詞匯整理組工作,他一邊向吳先生學習整理元曲詞匯的有關(guān)知識,一邊學習戲曲知識,并幫助吳先生組織京劇愛好者開展京劇活動。 “文革”期間,學部學者被下放到河南息縣明港“五七干!眲趧,在學演革命樣板戲的過程中,各研究所抽調(diào)文藝骨干,成立了“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正副隊長是民族所的楊玉山和陳康。當時排演的《智取威虎山》折子戲《深山問苦》、《定計》等段,楊玉山飾少劍波,財貿(mào)所袁文祺飾楊子榮,考古所鐘少麟飾常獵戶,單耀海飾 欒平;《沙家浜》折子戲中,世經(jīng)所王貴蓉飾沙奶奶,袁文祺飾郭建光。樂隊方面,單耀海為 鼓師,哲學所葉秀山操京胡,語言所王興權(quán)拉京二胡,陳康拉手風琴。
代表著作
單耀海曾參加《新華字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現(xiàn)代漢語小詞典》的多次修訂工作,與韓敬體先生共同主持修訂《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3版,還曾與同事一起合編《新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精編當代漢語詞典》等辭書。
榮譽紀錄
2008年榮獲中國辭書學會第二屆辭書事業(yè)終身成就獎,2014年榮獲首屆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辭書貢獻獎。
人物逝世
2018年12月15日,辭書編纂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審單耀海先生于日11時05分在北京病逝,享8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