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萬歷二十六年(1598)中進士,工詩善書。初授承天府(今湖北鐘祥)推官,屢遷南京兵部郎中、陜西西安府知府、陜西督學(xué)僉事、蘇松道副使。后因為人耿直性剛,罷官居家。
天啟年間(1621~1627年),起任貴州威清道參政、湖廣按察使,贊畫軍前。水西土司叛亂,貴陽之圍方解,貴州巡撫王三善輕兵深入,尹伸力勸不聽。王三善中伏死,尹伸突圍而出。傅宗龍接任貴州巡撫,剛愎自用,不聽尹伸的建議,殺歸正之人陳其愚等,貴州的局勢于是大亂。尹伸在軍中三年,身經(jīng)十余戰(zhàn),有功不敘,竟奪官。不久以普安三岊河之捷,免罪貶秩視事。
崇禎五年(1632年),固守全城。次年,擊退清華鎮(zhèn)賊寇,擢升云南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到任不到三個月,以“失御流寇”罷官,歸里。
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攻破敘州(今四川宜賓),客勸他走,尹伸說:“國君死社稷,臣死寢,正也。大臣豈圖草間求活哉!”于是,身穿朝服,打開重門,端坐中庭,遙望張獻忠的兵卒大罵。兵卒說:“此必尹公”。尹伸在西安做官的時候,以清直著稱,爭重其名,欲生致之,于是準(zhǔn)備把他送到成都,授吏部尚書。行至井研,馮雙禮宴請尹伸,尹伸踢倒了宴席,辱罵義軍。馮雙禮不能忍受,于是將尹伸與其妻小支解而死。
明安宗立,授尹伸太仆少卿、太常寺卿,已不知尹伸已經(jīng)殉國。事聞,追謚“忠介”。
個人作品
尹伸幼年即頗聰穎,對古文詞無所不讀,攻書汲古,精于鑒賞。二十歲即萬歷丁酉(1597年)鄉(xiāng)試時中舉,次年成進士。并以節(jié)義文章自負,他工于書翰,尤擅長詩作。精習(xí)智永禪師書法,每日必書楷字五百、寒暑不斷。他的楷書、行草,皆為人所寶貴。
他的著作有《自偏堂集》、《東游草》,為時人所推重,事跡入《明史》、《列朝詩集小傳》。稍后宜賓邑令邢夢鶴曾為撰《尹忠介公<東游草>序》稱其詩為“詩本性靈而具渾樸之筆,出之以幽窗峭峻之觀,一似肖其人性情者。游西湖歌管繁麗之場,而時為憂時傷俗之語!庇盅浴爸猎情T詩有曰:u2018何方堪老死,未暇計清貧u2019。則先生之皎然不欺其志者可知矣夫!”
尹伸任陜西提學(xué)使時,選撥士子的試文“必以馴雅高古為則,”使當(dāng)時的浮靡之風(fēng)為之一變。他曾經(jīng)以試文拔識了明代的文學(xué)家、萬歷進士、明代“竟陵派”創(chuàng)始人鐘惺于諸生之中,使鐘惺的文名日益為人所重。
崇禎甲戌(1634年)年,尹伸買舟下瞿塘,出三峽,抵金陵,游吳西、浙中,與朋輩錢謙益等登山臨水,飲酒賦詩,唱和于吳越之間,悠然自得。第二年,始返鄉(xiāng)里。
親屬成員
子:尹長庚,字西有,負經(jīng)世才,任知縣,客死揚州。
人物評價
《南明史》:伸強直不阿,所至于長吏忤,然待人有始終,篤分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