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牛傳
義牛者,宜興銅棺山農(nóng)人吳孝先家有牯牛,力而有德,日耕田二畝,雖饑甚,不食苗,吳寶之,令其子希年牧之。一日,牛方食草澗邊,忽一虎從牛后林中出,意欲攖希年,牛旋身轉(zhuǎn)向虎,徐行嚙草,希年懼,伏牛背不敢動;⒁娕,且踞以俟,意相近即攖牛背兒也。虎將近,牛遽犇以前,猛力觸虎,虎方垂涎牛背兒,不及避,踣而仰偃隘澗中,不能輾轉(zhuǎn),水壅浸虎首,須臾,虎斃。希年驅(qū)牛返,白父,集眾舁虎歸,烹之。
他日,孝先與鄰人王佛生爭水,王富而暴,素為鄉(xiāng)里所怨,皆不直之而袒孝先,王益怒,率其子毆孝先死。希年訟於官,王重賂邑令,反坐希年,希年斃杖下,無他昆季可白冤者。孝先妻周氏,日號哭於牛之前,且告牛曰:「曩幸藉汝,吾兒得免果虎腹。今且父子俱死於讎人矣,皇天后土,誰為我雪恨耶?」牛忽長鳴,犇至王家,王父子三人方延客歡飲,牛直登其堂,竟抵王,王斃,復(fù)抵二子,二子斃,客有持桿與牛鬬者,皆傷。鄰里趨白令,令聞之,怖死。
譯文
宜興銅棺山有個農(nóng)人叫吳孝先的,他家里有一頭公牛,力氣大又有好的品格,每天可以耕二畝地,即使很餓了,也不吃田里的禾苗,吳孝先把它當(dāng)寶一樣看待,讓他的兒子吳希年來放牧。有一天,牛正在水澗邊吃草,忽然,一只老虎從牛后面的樹林子里跑了出來,想吃掉吳希年,牛就轉(zhuǎn)過身來用角對著老虎,一邊慢慢地走,一邊吃草。吳希年非常害怕,爬在牛背上不敢動。老虎看到牛朝自己走過來,于是也趴下身來,準(zhǔn)備等牛走近了就把牛背上的人打下來。老虎已經(jīng)很近了,牛突然朝它奔過去,用角下死力氣頂老虎。老虎本來正想著吃牛背上的吳希年,沒想到牛朝它奔過來,所以促不及防,被頂?shù)脗四腳朝天地掉到了狹窄的水澗中,不能動彈,水慢慢地浸過了它的頭,不一會兒就淹死了。吳希年騎著牛回家,告訴了父親,喊了一幫子人把老虎抬了回來,煮了吃掉了。
后來有一天,吳孝先和鄰人王佛生爭水。王佛生家里有錢而又很兇暴地對待鄉(xiāng)里,平日里就被鄉(xiāng)里人們所怨恨,所以都認(rèn)為他沒理,都袒護(hù)吳孝先。王佛生更加生氣了,就帶領(lǐng)他的兒子們把吳孝先打死了。吳希年就去告官,王佛生向縣令行重賄,反而判吳希年的罪,結(jié)果打死在公堂之上。吳孝先、吳希年父子死后,沒有其他的兄弟可以來繼續(xù)鳴怨的,吳孝先的妻子姓周的,每天都在牛面前哭訴:“以前幸虧你,我的兒子才沒有被老虎吃掉,F(xiàn)在,他們兩父子卻都死在仇人的手里,老天爺啊,又有哪個人可以為我來報仇呢?”牛聽了,忽然長長地叫了一聲,就直接跑到了王佛生家里。王佛生父子三人正在請客吃飯,牛就直接跑到他家的客廳里,直接把王佛生撞死了。王佛生死后,牛又把他的兩個兒子也撞死了,那些來吃飯的客人拿著長桿和牛斗,也都被牛弄傷了。鄉(xiāng)里的人就趕緊跑去報告縣令。那個縣令一聽,嚇?biāo)懒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