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侯廷玨,號試之,貴山書院山長侯公敦化之子,清代黔西州白坭田老寨子人。公年少即從父敦化公學,記憶超人,才思敏捷,深得敦化公喜愛。
咸豐同治年間,農民造反,天下大亂,各人都找營寨住扎避亂。公母親謝氏夫人帶公到娘家謝家營住,時公才交8歲,一天早晨,一只鴉鵲飛到廷玨戲嬉的地方,鴉鵲青白分明,又發(fā)出喳喳的叫聲,總在廷玨公不遠的地方飛飛停停,公想促住這只鴉鵲,便追呀追,不知不覺離開謝家營地很遠了,就在此時,謝家營被緣軍團團圍攻,一場激戰(zhàn),謝家營灰飛煙滅。營中逃脫者,到侯家營報信,路見公在追逐鴉鵲,便帶他同去,戰(zhàn)后謝氏夫人幸免于難,派人四處尋找廷玨公,急得團團轉,嚎叫痛哭,以為公在戰(zhàn)亂中遇難。
后謝氏夫人回到侯家營,才知廷玨公脫離戰(zhàn)火,安全無事,驚喜萬分。經(jīng)過此次后,有人稱之為“神童”,也有說他“福大命大”,有神靈引路,大難不死,必有后福。至此廷玨在父親的引導下,發(fā)奮攻讀,所有家藏書籍無所不讀,才思猛進,后進入黔西州學繼續(xù)攻取,考取廩生,光緒已卯到順天府參加鄉(xiāng)試,一舉中魁,取為舉人。后委任大定黃河橋工程總辦,施工中,勤勤懇懇,認真負責,工程保質保量完工,受到大定知府的表彰,受上憲獎勵谷子廿擔,公如數(shù)分與窮苦百姓,受到百姓和官方的稱贊,大定府推薦省城巡撫,升為松桃縣令,上任后,廉潔奉公,勤于政務,因積勞成疾,在任二年病卒任中,年僅48歲。著有到北京順天府鄉(xiāng)試詩一冊300首傳世,后被識者借去未還,僅存詩文十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