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歲月無悔青春
1907年,祝何美出生于淄博博山一個富有的家庭。從小受過良好教育的她,早在1923年就跟隨青州早期的共產黨員張立本參加過諸城的農民運動,高中畢業(yè)后,又和張立本一起轉戰(zhàn)于山東各地。在長期工作中,祝何美與張立本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愛情,二人于1926年結為伉儷,并生下一個女兒。從此,夫妻二人夫唱婦隨,開展革命活動,張立本主要從事發(fā)展黨員,祝何美則傳送情報,做掩護和后勤工作。早期的革命活動極其危險,一不小心就會落入敵人手中性命不保?墒,她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一次次化險為夷,漂亮地完成了組織交給的任務。
1932年,張立本在益都暴動中被捕入獄。據史料記載,在獄中任憑敵人使盡各種手段嚴刑逼供,張立本始終沒有吐露半點機密,最后受盡折磨英勇就義。張立本犧牲后,祝何美和女兒也成為敵人追捕的對象。為避免女兒慘遭毒手,祝何美含淚將年幼的女兒送與別人扶養(yǎng),自己則到外地繼續(xù)從事革命工作。
隱姓埋名四十載
上世紀四十年代,參加革命近二十年的祝何美來到了青州,并在這里建立了新家庭。她給自己起了祝何美這個名字,過起了相夫教子的平凡生活。由于她對自己的經歷只字不提,村里人對她產生種種猜疑。在后來那黑白顛倒、是非不分的年代,她被劃成內奸、叛徒,成為改造的對象。孩子的上學、參軍、婚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祝何美對此有口難辯,委屈不已。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烏云”終會散去。1987年的春天,張立本發(fā)展的最后一批黨員,曾擔任過吉林省委書記的趙林幾經周折,終于打聽到張立本的夫人祝何美還健在的消息后,他迫不及待地趕了過來。耄耋之年的兩位老人久別重逢后感慨萬千,祝何美老人的身份也得以大白于世人。老人與失散多年的女兒一家也取得了聯(lián)系,已經80多歲的祝何美終于在有生之年得到了她理應得到的一切,F在祝何美雖然年事已高,但除了耳朵有點聾外,頭不昏,眼不花,面色紅潤,神態(tài)安詳。老人現在是子孫滿堂,晚年生活十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