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周如砥生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幼年喪父,其母亦隨之“殉節(jié)”。其伯父、伯母省吃儉用,供其讀書。明萬歷十七年(1589年),考中進(jìn)士,授庶吉士檢討,后升任國子監(jiān)祭酒。在任職期間,他嚴(yán)于律己,禮賢下士,特別注意培養(yǎng)人才,獎掖后進(jìn),有“時天下士多出其門”之譽。他的文章在當(dāng)時也頗負(fù)盛名,《山東通志》稱“如砥文章名天下”。有著作《青黎館集》傳誦于世。
他年老歸里后,謝絕官場交往,但關(guān)心人民疾苦,常評議地方利弊,曾呈請皇帝減免百姓的額外賦稅。
作品簡介
周如砥于萬歷四十二年撰寫了《重修鶴山遇真庵碑》,對鶴山之景觀及遇真庵之歷史皆有記述,為研究嶗山道教提供了寶貴資料。此外,還寫有《黃石草堂》、《法海寺》、《白云庵》等游嶗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