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朱清漣,男,作為許昌學院中文系的教授,他所植之桃李早已遍布天下;而作為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享譽中原的書法家,他留給后人的最寶貴財富,乃是他精深的書法藝術!先生的書畫選集一經(jīng)問世(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立即引起轟動,特別是<人民日報>介紹先生的作品之后,海內(nèi)外不少媒體紛紛予以贊美,好評如潮。先生作品有如此魅力、如此效應,看似突兀奇崛,而實乃先生人品、書藝中之應有之義。
藝術經(jīng)歷
朱清漣在工作的壓力也好,生活的重負也罷,都沒阻滯他學書求藝的步伐,即使在災難深重的“文革”期間,他依然文論閱讀不止,硯田耕耘不輟。上起先秦,下迄明清,歷代碑帖名跡,無不博覽臨習,含英咀華。但朱先生堅決反對抱殘守缺,食古不化的藝術主張。他一向認為藝術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新,書藝創(chuàng)作也要深入現(xiàn)實生活,緊扣時代脈搏,對傳統(tǒng)文化必須有批判地繼承,在繼承的基礎上求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數(shù)十年來,他正是循著這樣的道路,向著一座座藝術的峰巔,艱辛跋涉奮力登攀的。一位成功的書家,其成就決不僅僅在他書藝的本身,而是其學識、功力、才性、人品等整體文化素養(yǎng)的綜合反映。朱先生十分講究書外功夫。他精湛的書法藝術之所以內(nèi)涵豐富,底蘊深厚,無不與他深厚扎實的國學功底相關聯(lián)。先生早年畢業(yè)于 河南大學中文系,幾十年來一直在文化教育的田畝中耕耘,主要從事古典文學的教學工作。他文史兼工,對經(jīng)、史、子、集,書學、美術、詩詞創(chuàng)作博采綜習,皆有功夫。
創(chuàng)作成就
科研成果頗為顯著,先后有《書學十論》、《中國魏晉南北朝文學》等著述問世。尤愛詩詞創(chuàng)作,發(fā)表過不少作品,可謂詩書畫集于一身。書藝砥礪人品,人品影響書藝。先生胸襟寬博,敦厚溫和,處事平和寬容,待人誠懇謙遜。他對蘭蕙情有獨鐘,有不少自題詩作,其中一首這樣寫道:“深山空谷是君家,歲歲吐香伴煙霞,屈子重節(jié)滋九畹,只因品高冠百花!边@正是先生高雅志趣和高潔品格的生動寫照。先生情懷高遠,淡泊名利。他的書法作品多u2019次參加海內(nèi)外大型書展,先后在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國家以及國內(nèi)的北京、福州、鄭州等地展出!吨袊敶珜毤、《唐詩三百首四體書法藝術》、《千家詩四體書法藝術》、《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書畫作品集》均有他的作品收錄。中國翰園碑林、神墨碑林、屈原碑林、民族英雄鄭成功碑林,都有他的書作勒石立銘。因此,像《中國現(xiàn)代書法界人名大辭典》、《中國當代書法家辭典》、《中國當代文藝家辭典》等辭書自然有先生的名字。
藝術貢獻
至于各種賽事獎項,更是無算。然而,這對朱先生來說,統(tǒng)統(tǒng)都是浮云流水,可棄敝屣。讓他矢志不移,如癡如醉的只是他的書法藝術。先生晚年雖逾八旬高齡,但他對藝術境界的追求卻更加執(zhí)著。他對許多人不厭其煩地重復著一句古話:“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直到他辭世之前兩個月,還依然堅持臨池不輟。最讓他縈心的是書法,經(jīng)常涉及的話題也是書法。
對年輕書法愛好者,他循循善誘,諄諄教誨,對他們充滿了殷切的期望。而對那些心浮氣粗、急功近利者,又時常表現(xiàn)出惋惜和困惑。社會變革時期,世情多姿,大浪淘沙。書壇藝界,追名逐利者有之,奉迎怪力亂神者有之,求捧乞吹者有之,幻想通過一個捷徑在一早上就大紅大紫者亦有之。然如此種種,在傾盡畢生心血,獻身學術、藝術的長者面前不該自省、自警、自勵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