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陳良,是“亞圣”孟子高度贊揚的杰出學者(豪杰)。楚國人(今湖北京山)人,據(jù)傳是屈原的老師!睹献诱f解·滕文公上08并耕章》批評了陳相沒有好好向陳良學習。陳良集儒,道兩家文化之長。
陳良故里即京山東南永興鎮(zhèn)南莊一帶,南莊東二里山丘立有“楚陳良故里”古碑(毀于文化革命中,今有殘碑),山頂有被毀的筆冢,山坡有墨池二方,有一處學宮遺跡。永興鎮(zhèn)東南一帶舊稱“陳良鄉(xiāng)”。
儒家八派之一仲良氏之儒即《孟子·滕文公上》所載陳良一派:"陳良,楚產(chǎn)也,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于中國,北方之學者,未能或之先也。"
據(jù)梁啟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推測,可能是楚國人陳良。郭沫若在《十批判書·儒家八派的批判》中也認為“仲良氏之儒……或許就是陳良一派……他們是有門徒的,陳相與其弟辛u2018事之數(shù)十年u2019,足見他在南方講學甚久,門徒一定不少。以年代言,屈原就應該出于他的門下!惫暨在《屈原研究》中進一步指出:“屈原或許是儒家陳良的弟子”。
1993年10月,郭店一號墓出土大量楚簡,均為先秦時期的文獻,共16篇。除2篇道家文獻外,其余14篇均為儒家著作,即《緇衣》《魯穆公問子思》《窮達以時》《五行》《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成之聞之》《尊德義》《性自命出》《六德》《語叢一》《語叢二》《語叢三》《語叢四》,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據(jù)學術界推測,其作者極有可能是“仲良氏之儒”,即生于楚國的陳良。
孟子說:“我聽說過用華夏之道改變夷狄之道的人,沒有聽說過被夷狄之道所改變的人。陳良是出生在楚國的人,他喜歡周公、仲尼所傳的道,到北方中原一帶學習圣人之道,北方的求學之人,都沒有幾個能超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