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寇雋,字祖俊,京兆萬年人。曾任司空府主簿、梁州刺史。注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提倡禮讓之風。大統(tǒng)五年,歸屬西魏,任秘書監(jiān)。北周時期,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吨軙贰侗笔贰酚袀。
軼事典故
華州民史底與司徒楊椿訟田。長史以下,以椿勢貴,皆言椿直,欲以田給椿。雋曰:“史底窮民,楊公橫奪其地。若欲損不足以給有余,見使雷同,未敢聞命!彼煲缘剡史底。孝莊帝后知之,嘉寇雋守正不撓,即拜司馬,賜帛百匹。其附椿者,咸譴責焉。
篤于仁義,期功之有孤者,衣食豐約,俱與之同。少為司徒崔光所知,光命其子盛與俊結(jié)友。俊每造光,常清言移日。小宗伯盧辯以俊業(yè)行俱崇,待以師友之禮。每有閑暇,輒詣俊宴語彌日。恒謂人曰:"不見西安君,煩憂不遣。"其為通人所敬重如此。
親屬成員
上谷寇氏家族
寇修之秦州刺史馮翊哀公 | 寇贊雍州刺史河南郡公 | 寇元寶豫州刺史河南郡公 | 寇祖口徐州刺史 河南郡公 | 寇靈孫赭陽太守河南郡公 |
寇珍孫 | ||||
寇虎皮洛陽令 | ||||
寇臻幽郢二州刺史 | 寇祖訓順陽太守 | 寇偘舞陰太守 | ||
寇治荊州刺史昌平昭男 | 寇朏之東荊州刺史 | |||
寇彌尚書郎 | ||||
寇雋梁州刺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 寇奉儀同大將軍、順陽郡守昌國縣公 | |||
寇颙儀同大將軍、小納言濩澤郡公 | ||||
寇祖仁銀青光祿大夫 | 寇永羽林監(jiān) | |||
寇謙之道士 |
《魏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周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九 》
史書記載
寇雋,字祖俊,上谷昌平人也。祖贊,魏南雍州刺史。父臻,安遠將軍、郢州刺史。
寇雋性寬雅,幼有識量,好學強記。兄祖訓、祖禮及雋,并有志行。閨門雍睦,白首同居。父亡雖久,而猶于平生所處堂宇,備設(shè)帷帳幾杖,以時節(jié)列拜,垂涕陳薦,若宗廟焉。吉兇之事,必先啟告,遠行往返,亦如之。性又廉恕,不以財利為心。家人曾賣物與人,而剩得絹五匹?茈h于后知之,乃曰:“惡木之陰,不可暫息;盜泉之水,無容誤飲。得財失行,吾所不取。”遂訪主還之。其雅志如此。
選為魏孝文帝挽郎,除奉朝請。大乘賊起,燕趙擾亂,雋參護軍事東討,以功授員外散騎侍郎,遷尚書左民郎中。以母憂不拜。正光三年,拜輕車將軍,遷揚烈將軍、司空府功曹參軍,轉(zhuǎn)主簿。時靈太后臨朝,減食祿官十分之一,造永寧寺,令雋典之。資費巨萬,主吏不能欺隱。寺成,又極壯麗。靈太后嘉之,除左軍將軍。
永安二年,出為左將軍、梁州刺史。民俗荒獷,多為盜賊。雋乃令郡縣立庠序,勸其耕桑,敦以禮讓,數(shù)年之中,風俗頓革。梁遣其將曹琰之鎮(zhèn)魏興,繼日版筑。琰之屢擾疆場,邊人患之。雋遣長史杜休道率兵攻克其城,并擒琰之。琰之即梁大將軍曹景宗之季弟也。于是梁人憚焉。屬魏室多故,州又僻遠,梁人知無外援,遂遣大兵頓魏興郡,志圖攻取?茈h撫勵將士,人思效命。梁人知其得眾心也,弗之敢逼。雋在州清苦,不治產(chǎn)業(yè)。秩滿,其子等并徒步而還。吏人送雋,留連于道,久之乃得出界。
大統(tǒng)二年,東魏授俊洛州刺史,俊因此乃謀歸闕。五年,將家及親屬四百余口入關(guān),拜秘書監(jiān)。時軍國草創(chuàng),墳典散逸,俊始選置令史,抄集經(jīng)籍,四部群書,稍得周備。加鎮(zhèn)東將軍,封西安縣男,邑二百戶。十七年,除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加散騎常侍。遂稱篤疾,不復朝覲。西魏恭帝三年,賜姓若口引氏。
孝閔帝宇文覺踐阼,進爵為子,增邑五百戶。武成元年,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增邑并前二千戶?∧挲X雖邁,而志識未衰,教授子孫,必先禮典。世宗尚儒重道,特欽賞之,數(shù)加恩錫,思與相見。俊不得已,乃入朝。世宗與同席而坐,因顧訪洛陽故事?∩黹L八尺,須鬢皓然,容止端詳,音韻清朗。帝與之談?wù)摚挥X屢為前膝。及俊辭還,帝親執(zhí)其手曰:"公年德俱尊,朕所欽尚,乞言之事,所望于公。宜數(shù)相見,以慰虛想。"以御輿令于帝前乘出。顧謂左右曰:"如此之事,唯積善者可以致之。何止見重于今,亦將傳之萬古。"時人咸以為榮。
保定三年,卒,時年八十。高祖宇文邕嘆惜之,贈本官,加冀定瀛三州諸軍事、冀州刺史,謚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