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甘庸德,生卒年月不詳,字元夫,又字玉山,別號一劑先生,清代乾隆時期廣西平南縣大烏里人。因長于醫(yī)術(shù)而聞名,甘庸德治病,不拘泥古方,深得劉河間、朱丹溪醫(yī)治的方法。他往往煉藥為丸,裝在葫蘆中,每次診病必帶葫蘆去,按病給藥,或三四丸至10多丸不等。不能用丸時,就開藥方。他制的藥丸均以朱砂為衣,如綠豆粒的形狀。他中年時,在大安圩設(shè)立“佐化堂”藥店?h令尚政文有病,服用他的方藥,痊愈后書“才堪華國”四字的匾額贈送給他。甘庸德生平著有《藥性賦》、《錫葫蘆賦》、《藥王游獵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