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介
何會文先生年幼習書,后拜名家為師,他從顏柳、二王入手,早年對《蘭亭序》、《圣教序》下過精深功夫,深得其平和自然、遒美健秀、委婉含蓄之美以及溫醇古厚之道。后定位風格于米芾,力求變王氏書風的靜態(tài)美為動態(tài)美,尋求與自己性格及藝術追求相契合的內在精神,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其用筆靈活多變、酣暢淋漓、沉著痛快,而形成以王為底、以米為表、沉穩(wěn)爽健、飄逸華滋的藝術風格。書法作品張揚而不氣焰,疏狂而不桀驁,顧盼俯仰的意象中既有大江東去的豪放,又有小橋流水般的蘊藉。作品備受書界名家的推崇,并多次獲得過國內書法大獎,作品流傳至全國及海內外。
何會文先生的可貴之處在于對藝術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上。雖從事繁忙的教育文化工作,但工作之余,他推掉了許多應酬,犧牲了許多休閑時間,幾乎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書法的學習、創(chuàng)作之中----這使他寂寞而快樂著,辛勤而享受著。他的勤奮在圈子里是出了名的。雷打不動一早一晚都要練上個把小時,即便出差,只要時間允許,他的行囊中總是要多備上一套筆墨紙硯,在賓館酒店、會議間隙,興致一來他都會筆酣墨暢的寫上一陣子。
獨家觀點
何會文先生認為,書法藝術是神圣的,它通過黑白線條和空間律動所產生的無窮變化,超越表象,直至
心性,足可以酣暢淋漓地表現(xiàn)人的情感、精神。中國書法是十分講究文化意蘊和文化精神的。這就首先要明確漢字的特點和書法產生的哲學淵源,同時,還應該知道書法藝術的人文精神和書法家的人文關懷兩者之間的關系。從人格到書格,然后從書格再回歸人格,從技到道,從道到技,道而技,技而道,經過反復升華,最后形成書法發(fā)展的過程。
書法藝術也可以視為水墨藝術,跟中國畫藝術一樣。宇宙以氣之周行而成,而書法以線之流動而成,它和宇宙的運行規(guī)律是一致的。點線的連接,行間的轉折,氣韻的流轉連貫,血脈的相疏相連,牽動人們進行一種由此及彼的空間聯(lián)想,其性質是趨動的、連貫的,可以無限延伸的,迂回曲折、無往不復、游弋無阻、周流不息。書法作品中的筆畫雖多,書行雖重,但是始終應該彼此顧盼、朝向仰掩、此起彼伏、似斷還連、氣脈相通、一氣呵成,這才是書法所形成的節(jié)奏的藝術,正如旋律賦予音樂以生命一樣,氣韻的周流與血脈的貫通賦予書法以生命的意味,于是書法就活了。
書法之所以活了,是因為線條的變化,線條之所以變化,是跟人的情感相聯(lián)系的。從這一點來講,任何一幅好的書法作品都是一筆書,都是不間斷的血脈相連氣韻流轉的完整動作,是一個過程和這過程形成的結果。在筆墨由實而虛、由近而遠、由強而弱、由靜而動、周而復始的韻律化運動中形成了周易所描述的那個境界,體現(xiàn)了圓渾通融,天人合一的狀態(tài)。
成就榮譽
2006年2月,書法作品入選河南省第十五屆群眾書法作品展。2006年12月,書法作品入選河南省第十八屆群眾書法作品展。
2007年5月,書法作品在“燃情歲月老干部、老將軍、老黨員、老戰(zhàn)士、老專家、老教師、老工人、老模范、老書畫家書畫作品北京邀請展”中獲金獎并入編《當代中華老人書畫藝術家精品集》。
2007年5月,在紀念米芾逝世九百周年首屆米芾杯全國書畫展覽書法類一等獎,并被授予授予“中國古文化優(yōu)秀傳承者”榮譽稱號。
2007年6月,在“第二屆u2018盛世中華u2019全國書法、美術大賽”作品征稿活動中獲二等獎。
2007年8月,被聘為河南名家書畫藝術研究學會終客座教授。
2007年9月,在第三屆“中華杯”全國新北京新奧運書畫大展活動中榮獲銀獎。2007年9月,紀念毛澤東發(fā)動秋收起義80周年全國書畫大賽中榮獲藝術金獎。
2007年8月,書法作品入選《中國·內蒙古第四屆國際草原文化節(jié)暨呼和浩特第八屆昭君文化節(jié)系列活動》《第十屆當代書畫家作品邀請展》。2008年,在紀念八一南昌起義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八一杯”文學藝術大獎賽中獲書法作品一等獎。
2008年8月,書法作品入選“我為奧運添光彩”市老年書畫展。
2008年10月,書法作品在平頂山首屆農民藝術節(jié)獲優(yōu)秀獎。2009年6月,書法作品獲河南省第十八屆群眾書法作品展優(yōu)秀作品獎。
2010年5月,書法作品獲河南省第十九屆群眾書法作品展優(yōu)秀作品獎。
2010年7月,作品入選由中國共產黨89歲華誕舉辦的“迎七一,慶世博”平頂山市老年書畫展覽,并獲書法精品獎。
2014年5月,被文化部評為國家一級書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