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載原文
唐開元中,有僧義福者,上黨人也。梵行精修,相好端潔,縉紳士庶,翕然歸依。嘗從駕往東都,所歷郡縣,人皆傾向,擅施巨萬,皆委之而去。忽一旦,召其學徒,告己將終。兵部侍郡張均、中書侍郎嚴挺之、刑部侍郎房琯、禮部侍郎韋陟,常所禮謁。是日亦同造焉。義福乃升座。為門徒演法。乃曰:“吾沒于是日,當以訣別耳!本弥瑥堉^房曰:“某宿歲餌金丹,爾來未嘗臨喪!毖杂櫍瑥埶鞚撊。義福忽謂房曰:“某與張公游有數(shù)年矣,張有非常之咎,名節(jié)皆虧。向來若終法會,足以免難,惜哉!”乃攜房之手曰:“必為中興名臣,公其勉之。”言訖而終。及祿山之亂,張均陷賊庭,授偽署。房琯贊兩朝,竟立大節(jié)。(出《明皇雜錄》)
譯文內容
唐玄宗開元中業(yè),有個僧人叫義福,是上黨人。他精心修習佛道,為人端莊高潔,無論公卿大臣還是庶民百姓,都樂于跟他學道。他曾跟從皇帝去東都洛陽,沿途經過的郡縣,人人都仰慕向往他,專門給他的施舍就多達數(shù)萬,他都沒有接受就走了。
忽有一天早上,他召集自己的門徒,告訴他們說自己即將逝世。兵部侍郎張均、中書侍郎嚴挺之、刑部侍郎房琯、禮部侍郎韋陟等,平日常來拜訪他,這天他們也都來了。義福像往常一樣準時登上講壇,給門徒們講說佛法。他說道:“我要在今天死去,要跟諸位訣別了!
過了好長時間,張均對房琯說:“我常年服用長生不老的金丹,從未參加過別人的喪禮。”說完,張均便偷偷地溜走了。義福突然間對房琯說:“我與張公交游多年了。張均有非同尋常的災難,要在名譽與節(jié)操方面都蒙受損害。如若他能一直堅持到法會的終了,那就足能免除其災難。實在可惜呀!”他握著房琯的手說:“您一定會成為唐朝中興的名臣。您要善自為之!”說完就死了。
等到安祿山謀反篡位時,張均為叛賊抓獲,在安祿山臨時朝庭內被授為重要官職,果然氣節(jié)名節(jié)皆虧。房琯則在平定叛亂,唐朝中興之后,再次襄贊皇朝,最終保持了大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