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及榮譽
70年代
1977年約爾格·拉維利執(zhí)導的《菲岱里奧》在格蘭音樂廳的成功上演使這個音樂廳成為聲樂藝術演出的上佳場所。米歇爾·普拉松隨后在此指揮上演了《莎樂美》、《紐倫堡的名歌手》、《阿依達》、《浮士德》、《卡門》等多部歌劇,都得到了國際評論界的一致贊譽。
80年代后
1984年,米歇爾·普拉松在巴黎貝爾西的全能運動館指揮上演了威爾第的《阿伊達》,盛況空前,連演16場,觀眾達20萬人。1985年6月,他又在此指揮演出了21場普契尼的《圖蘭朵》;1987年5月,威爾第的《納布科》又連演16場。1996年6月,還是在巴黎貝爾西全能運動館,他指揮了兩場非同尋常的音樂會,被稱為當年的“頭號盛事”。音樂會上演的是柏遼茲的《安魂曲》,1250人參加了演出,觀眾達2萬人。
作為法蘭西音樂的積極倡導者,米歇爾·普拉松通過委托新作品來鼓勵現(xiàn)代音樂的創(chuàng)作,他通常在圖盧茲國家交響樂團赴國外巡演中,或是在格蘭音樂廳的常規(guī)音樂會上首演這些委托作品。米歇爾·普拉松為保護法蘭西的藝術遺產也做了大量工作,他和圖盧茲國家交響樂團為EMI公司錄制了許多重要作品,并發(fā)掘了一批湮沒無聞、有待重新認識的作品,許多錄音獲得了多項國際大獎。
其它信息
普拉松還經常指揮其他世界級樂團,包括柏林愛樂、倫敦愛樂、瑞士羅曼德樂團、萊比錫格萬特毫斯管弦樂團等。從1994至1999年他還曾是德累斯頓愛樂樂團的音樂指導。
普拉松得到過許多大獎和榮譽,其中法蘭西學院授予米歇爾·普拉松1995年度國際音樂新聞大獎,是第一次由法國藝術家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