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字自文,如皋城人,吳越國錢鏐王20世裔孫。其家赤貧,苦讀成才,膽識過人,謀略出眾,史稱其“為八面受敵之才,有萬人不奪之勇”。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倭寇從運鹽河乘船攻如皋,城內(nèi)一片驚慌。錢藻建議閉塞剛建1年的東水關,被知縣陳雍采納。明嘉靖三十八年,中進士,授南京禮部主事,歷任員外郎、郎中,廣東左參議、副使、右參政,福建按察使等。任職期間,獎勵農(nóng)耕,鼓勵經(jīng)貿(mào),裁汰冗卒,節(jié)減冗費;“好獎飭士類,慷慨脫人之難”,常用銀子換成黍米放到學塾,使貧士按月收到糧食數(shù)斗。一生遵循“情不市民,伉不阿貴,歿為明神,生為循吏”的為人和做官之道!叭ス僦眨嫌追鰯y攀哭,襁屬不絕”。是年,卒于順天任所,奉旨御葬于如皋城東湯家灣。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弘歷帝諭祭錢鏐王時,為錢藻御書“正大光明”匾額!睹魇贰贩Q錢藻為“清白吏”。
為官經(jīng)歷
幼家貧,攻苦力學。
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進士,授南京禮部主事。
歷官升郎中、廣信縣令、山東副使,轉(zhuǎn)直隸密云兵備、左參議、湖北布政使等職。
官至順天府尹(又稱大京兆)。
明神宗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病卒于任上,上賜予御祭,靈柩“奉旨進城”,歸葬如城東門外湯家灣。
主要貢獻
曾經(jīng)救撫廣信貧困之士、修復海河朱家口潰堰、重筑長城古北口諸塞、裁減光祿寺冗費,政績煊赫。
主要著作
《押韻便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