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Audrey Hepburn

    Audrey Hepburn

    Audrey Hepburn奧黛麗·赫本(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是知名音樂劇與電影女演員,晚年曾任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特使。


    人物摘要

    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是知名音樂劇與電影女演員,晚年曾任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特使。

    個人資料

    基本信息

      姓名:(Audrey Hepburn)

      全名:奧黛麗·凱瑟琳·范·赫姆斯特拉·赫本-魯斯頓(Audrey Kathleen van Heemstra Hepburn-Ruston)

      香港譯名柯德莉·夏萍

      血統(tǒng):有比利時、荷蘭、英國和愛爾蘭四國血統(tǒng)

    Audrey Hepburn

      誕辰:1929年5月4日,于比利時的布魯塞爾

      星座:金牛座

      血型:A

      逝世:1993年1月20日,因結(jié)腸癌逝于瑞士沃州的托洛徹納茨(Tolochenaz)

      語言:精通英語、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荷蘭語、佛蘭德語(原比利時官語之一,1980年并入荷蘭語)等多國語言

      榮譽(yù):“AFI百年百大明星”之一,奧斯卡影后

      屬相:蛇

    樣貌特征

      發(fā)色:棕色

      瞳孔:棕色

      身高:170cm

      體重:46kg 103磅

      三圍:34A-20-34(來源:1953年《名人偵探》雜志)

      服裝尺碼:6

      鞋碼:10

    家庭成員

      遠(yuǎn)祖:   英王愛德華三世(King Edward III of England) 蘇格蘭玻斯威爾第四代侯爵詹姆士·赫本(James Hepburn,4th Earl of Bothwell)

      父親:   約瑟夫·維克多·安東尼·赫本-魯斯頓(Joseph Victor Anthony Hepburn-Ruston)英國銀行家

    ?  母親:   艾拉·凡·赫姆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荷蘭貴族后裔,爵位為男爵

      長兄:   阿爾勒·羅伯特·亞歷山大·寇勒斯·凡·尤弗德(Arnoud Robert Alexander Quarles van Ufford)荷蘭貴族后裔,爵位為鄉(xiāng)紳

      次兄:   伊恩·埃德加·布魯斯·寇勒斯·凡·尤弗德(Ian Edgar Bruce Quarles van Ufford)荷蘭貴族后裔,爵位為鄉(xiāng)紳

      配偶:   梅爾·費(fèi)勒(Mel Ferrer)(1954.9.24~1968)   安德烈·多蒂(Andrea Dotti)(1969.1.18~1982)

      伴侶:   羅伯特·沃爾德斯(Robert Wolders)(1983~1993赫本謝世)

      長子:   西恩·赫本·費(fèi)勒(Sean Hepburn Ferrer)(1960.7.17)

      次子:   盧卡·多蒂(Luca Dotti)(1970)

      寵物:   約克夏犬 著名(Famous)、山姆(Sam)   小鹿 依比(Ip)   杰克羅素犬 Missy、Tuppy、Penny、Piceri、Jackie

    其他信息

      愛好:芭蕾

      最喜愛的顏色:白色

      最難忘的景色:瑞士的白雪

      最意外、難忘的事:獲得奧斯卡獎

      名言:“ 記住,如果你在任何時候需要一只手來幫助你,你可以在自己每條手臂的末端找到它。隨著你的成長,你會發(fā)現(xiàn)你有兩只手,一只用來幫助自己,另一只用來幫助別人!

    人物生平

      1929年5月4日,奧黛麗·赫本生于比利時布魯塞爾,父親約瑟夫·維克多·安東尼·赫本-魯斯頓是一位英國銀行家,母親艾拉·凡·赫姆斯特拉是荷蘭貴族后裔,有男爵的封號,家族譜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愛德華三世。   【注】奧黛麗·赫本同時是英王愛德華三世和蘇格蘭玻斯威爾第四代侯爵詹姆士·赫本(即蘇格蘭瑪麗女王的第三任丈夫)的后裔。在詹姆士·赫本的后裔中,與奧黛麗同一時代的好萊塢名人還有凱瑟琳·赫本和摩納哥前大公雷尼爾三世(娶好萊塢影后格蕾絲·凱麗為王妃轟動了全世界,被稱為世紀(jì)婚姻),而英王愛德華三世的后裔中也有亨弗萊·鮑嘉這樣的好萊塢明星。實(shí)際上他們和奧黛麗是遠(yuǎn)房親戚。   赫本的全名原本為“奧黛麗·凱瑟琳·魯斯頓”,但在二戰(zhàn)發(fā)生后,由于約瑟夫偶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母系先祖中有“赫本”這個姓氏,于是把自己的姓氏改為“赫本-魯斯頓”。因此,奧黛麗的名字也相應(yīng)修改為“Audrey Kathleen van Heemstra Hepburn-Ruston“。

    童年

      赫本在六歲時就讀于英國倫敦的貴族寄宿學(xué)校(1935年~1938年)。但那時她的父親支持納粹,忽然不告而別,拋下他們一家人。這件事在赫本幼小的心靈上留下很大的創(chuàng)傷。1938年赫本的父母親正式離婚了。雖然約瑟夫在赫本的希望和要求下取得了探視權(quán),實(shí)際上約瑟夫并沒有來看她。二次大戰(zhàn)繼續(xù),赫本跟隨母親一起回到荷蘭的姥姥家。1939年時她進(jìn)入安恒音樂學(xué)院(Arnhem Conservatory)學(xué)習(xí)芭蕾舞,之后二戰(zhàn)爆發(fā),宣稱中立的荷蘭被納粹占領(lǐng)。當(dāng)時的身份文件大多為手寫,為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國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煩,她母親篡改了自己的身份文件替她制造了一個荷蘭假名艾達(dá)·凡·赫姆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與Ella寫法上很相似,便于偽造),但是這個名字從未合法登記過。

    少年

      當(dāng)納粹侵占安恒后,有謠傳母親的家族帶有猶太血統(tǒng),原本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視為帝國敵人,不但財(cái)產(chǎn)被占領(lǐng)軍沒收,赫本的舅舅也被抓入集中營。在戰(zhàn)爭的饑荒期間,赫本經(jīng)?坑艚鹣闱蚯o及由烘草做成的“綠色面包”充饑,并喝大量的水填飽肚子。營養(yǎng)不良促使她的身材逐漸瘦削。雖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斷鍛煉她最愛的芭蕾舞,即使穿上最難捱的木制舞鞋。赫本曾為荷蘭游擊隊(duì)秘密工作(包括表演芭蕾舞募集捐款、傳遞情報(bào)等),為反法西斯戰(zhàn)爭做出過貢獻(xiàn)。1944年安恒戰(zhàn)役,青年坦克軍官特倫斯·楊參加了戰(zhàn)斗,正是這場戰(zhàn)役將奧黛麗·赫本一家從納粹手中解放出來,23年后,成為導(dǎo)演的特倫斯·楊執(zhí)導(dǎo)了赫本主演的懸疑驚悚片《盲女驚魂記》。

    青年

       二戰(zhàn)后,赫本與母親帶著省吃儉用存下來的100英鎊遷至英國倫敦。她在這邊打工邊尋找深造的機(jī)會。

    ?  1948年,赫本進(jìn)入著名的瑪莉·藍(lán)伯特(Marie Rambert’s)芭蕾舞學(xué)校學(xué)習(xí),期間曾因繳不上高額學(xué)費(fèi)而返回荷蘭,并在一部宣傳片中飾演一位空姐。經(jīng)過數(shù)月訓(xùn)練,赫本被告知不適合做芭蕾舞者。面對家庭的經(jīng)濟(jì)壓力,她轉(zhuǎn)而成為兼職模特兒,并參與歌舞團(tuán)演出。赫本擊敗多數(shù)應(yīng)征者,成為音樂劇《高跟紐扣鞋》(High Button Shoes)的合唱團(tuán)員。由于表現(xiàn)突出,她還參與了另一部音樂劇《韃靼醬》(Sauce Tartare)的演出。

    ?  1951年,赫本正式成為電影演員是在英國電影《天堂笑語》出演的時候,此后在電影中扮演一些較次要的人物。她在《神秘客》中首次扮演配角,之后在電影《雙姝艷》里施展她的舞技,同時接演另一部電影《蒙特卡羅寶貝》(Monte Carlo Baby)。為了拍攝后者的法國翻拍版《前進(jìn)蒙特卡羅》(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奧黛麗要到法國出外景。演出期間卻被坐在臺下的法國著名女作家高萊特夫人一眼認(rèn)定她就是自己作品《金粉世界》(Gigi)中“姬姬”一角的化身,夫人邀請她到紐約好萊塢出演音樂劇《金粉世界》的女主角,開啟了赫本到美國發(fā)展的機(jī)緣。同時,她還被《雙姝艷》的導(dǎo)演推薦給威廉·惠勒,參加了新影片《羅馬假日》的試鏡,獲得非常好的贊譽(yù),從而得到這部電影的女主角角色。

    ?  1952年奧黛麗·赫本到美國正式參與舞臺劇《金粉世界》的演出。其間十分出色,廣受人們的歡迎,因此獲得世界戲劇大獎(Theatre World Award)最佳女主角。但為趕拍《羅馬假日》,在《金粉世界》巡回八個月演出后被迫結(jié)束。這年因無法兼顧事業(yè)與婚姻,她取消與未婚夫詹姆士·漢森(James Hanson)的婚約,但兩人日后仍保持良好的友誼。

    1953年,與好萊塢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一起主演的電影《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正式上映,由于她的成功演繹,該片放映后迅速風(fēng)靡世界。赫本在片中扮演楚楚動人的安妮公主形 象,表現(xiàn)出公主高貴、優(yōu)雅的氣息,外貌優(yōu)美脫俗,體態(tài)輕盈苗條,一頭黑色短發(fā)。在那個性感金發(fā)女郎受歡迎的年代,赫本的形象卻一下子吸引了觀眾的目光。著名的赫本頭表現(xiàn)出的天真無邪,使她成功的贏得到多數(shù)人的贊賞,一下子成了國際流行發(fā)式。一時間,赫本成了國際知名人士,全世界都在播放她的新聞片,電視臺用黃金時間贊美她。大量的報(bào)紙欣喜若狂地贊美她的美貌、活力、嫵媚、典雅,人們稱贊她是繼嘉寶和褒曼之后的最佳女演員。許多報(bào)紙?jiān)u論稱贊赫本說:“一位新嘉寶誕生了!”據(jù)說英格麗·褒曼在意大利觀看《羅馬假日》時,竟發(fā)出一聲驚叫,她丈夫羅西里尼問她:“你為什么叫喊?”褒曼說:“我被奧黛麗·赫本深深感動了!” 赫本不僅俘虜全世界億萬影迷的心,同時連評論家們也都不知不覺被她吸引。1954年3月25日,赫本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三天后,因《翁迪娜》(Ondine)中的精彩表演再榮獲托尼獎(Tony Award)殊榮。

    ?  1954年她與亨佛萊·鮑嘉、威廉·荷頓又一同演出比利·懷德拍攝的愛情片《龍鳳配》。后來由于《翁蒂娜》的演出加上抽煙過量,赫本在醫(yī)生的建議下到瑞士休養(yǎng)。不久接受參與《美人魚》演出的梅爾·費(fèi)勒(Mel Ferrer)的求婚,兩人于9月24日步上紅毯。

    ?  1955年奧黛麗·赫本再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可惜未獲獎,同年因意外首度流產(chǎn)。之后幾年,她主演的《戰(zhàn)爭與和平》、《甜姐兒》、《黃昏之戀》等片都獲得不錯的評價,聲勢扶搖直上。但丈夫梅爾的演藝卻遭遇挫折,逐漸轉(zhuǎn)到幕后。

    1959年赫本三度懷孕,為防止半年前的流產(chǎn)再度發(fā)生,她推掉包括《西城故事》等片的片約,直到生下第一個兒子西恩·赫本·費(fèi)勒(Sean Hepburn Ferrer)后才同意主演《蒂凡尼的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u2018s)。雖然《蒂梵尼的早餐》的作者屬意原出演舞臺劇的主角飾演女主角霍莉·戈萊特麗(Holly Golightly),拍攝過程赫本也一度為了主題曲是否采用亨利·曼西尼(Henry Mancini)與約翰尼·莫瑟(Johnny Mercer)的《月亮河》(Moon River)而與電影公司起沖突,事后證明她的演出與堅(jiān)持是對的:

    1961年奧斯卡金像獎獲得兩項(xiàng)音樂性獎項(xiàng),奧黛麗·赫本第四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的提名。這部影片使她的演藝生涯再創(chuàng)高峰,但她開始挑戰(zhàn)更有演技難度的作品。同年年底,赫本接下《雙姝怨》的演出,但評價平平;之后的《謎中迷》試圖挑戰(zhàn)懸疑片的角色。但她最成功的作品還是1964年主演的《窈窕淑女》(My Fair Lady),這部改編自同名音樂劇的歌舞片獲得8項(xiàng)奧斯卡的獎項(xiàng),但主演的赫本卻因?qū)а葑層蓜e人幕后代唱的關(guān)系無法獲得提名。

    晚年

      赫本的第二次婚姻,與多蒂的結(jié)合使她息影七年,廣大觀眾十分懷念她,電影公司和圈中的人物都希望她能再次出山。1976年,不安于“賢妻良母”生活的赫本終于重返影壇,與因演007諜報(bào)員詹姆斯·邦德而名噪一時的辛·康納利一起主演《羅賓漢和瑪莉安》,影片描寫中古傳說中隨十字軍東征歸來的農(nóng)民英雄羅賓漢與離別十八載的愛侶之間的一段深情。該片的首映式在紐約舉行。當(dāng)赫本前往出席之前,她非常不安,闊別影壇七年,電影事業(yè)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人們會怎樣對待她?在首映式之前,赫本還不得不盡快飛往好萊塢,在美國電影學(xué)院表彰威廉·惠勒接受終生榮譽(yù)獎的儀式上發(fā)言。她朗讀了一首自己寫的詩,結(jié)果博得滿堂喝彩,這使她又驚又喜。接著她又飛往紐約參加首映式。首映式在廣播城市市音樂廳舉行,赫本一到,約有6000人向她歡呼,用唱歌的聲調(diào)齊唱到:“我們愛你,奧黛麗!”赫本對此完全沒有思想準(zhǔn)備,她被人們的熱情感動得熱淚盈眶,她說:“看到人們并未對我感到膩味,我很感動!比缓笏亠w往好萊塢,出席該片在西部的首映式,并在奧斯卡金像獎的頒發(fā)儀式上擔(dān)任授獎人。這對電影明星來說,是一種特殊的榮譽(yù)。赫本息影七年,感觸頗深,但她最難忘的是,好萊塢沒有忘記她,電影沒有忘記她,廣大觀眾沒有忘記她。1980年冬赫本遇見了羅伯特·沃爾德斯,這個后來被她稱為“靈魂伴侶”的男人影響了赫本原已經(jīng)出現(xiàn)危機(jī)的婚姻。在赫本與安德烈·多蒂離婚后,兩人最后成為永久的人生伴侶。她雖然息影多年,但演技并未遜色。繼《羅賓漢和瑪莉安》后,她又主演了《血統(tǒng)》(1979)、《哄堂大笑》(1981)、《直到永遠(yuǎn)》(Aways)(1989)。進(jìn)入70年代以來,歐美的婦女解放運(yùn)動日趨高漲。婦女不再滿足于做男人的玩物和附庸。她們走出家庭,走向社會,和男人一樣工作奮斗。近年來不少女演員成功地塑造了這種新女性的形象,很受歡迎。相比之下,赫本復(fù)出后仍然跳不出天真無邪、活潑善良的少女形象,這就不能不給人一種落伍、懷舊的感覺,令人感到哀嘆、惋惜,這也是她重返影壇后所拍四部影片均不很受歡迎的主要原因之一。無論如何,奧黛麗·赫本的一生,是光輝燦爛的一生,她在黃金時代所創(chuàng)造的銀幕形象,正如她自身一樣,留給人們美好的印象太強(qiáng)烈了。她在電影史上所占的獨(dú)特的一頁,是不會被歲月所抹掉的。1991年4月22日,美國林肯中心電影協(xié)會向赫本授予Gala榮譽(yù)獎,該項(xiàng)獎自1972年起每年向全世界最資深望重的藝術(shù)大師頒發(fā),獲獎?wù)呦群笥凶縿e林、勞倫斯·奧立弗、伊麗莎白·泰勒、詹姆斯·史都華等影界巨星,這是對赫本影壇生涯以及非凡演技的崇高褒獎。赫本晚年,仍然老驥伏櫪,為公益事業(yè)發(fā)著光和熱。1988年,她擔(dān)任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在這個職位上,她不時舉辦一些音樂會和募捐慰問活動,并不時造訪一些貧窮地區(qū)的兒童,足跡遍及埃塞俄比亞、蘇丹、薩爾瓦多、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委內(nèi)瑞拉、厄瓜多爾、孟加拉等亞非拉許多國家,受到當(dāng)?shù)厝嗣竦膹V泛愛戴和歡迎。1992年底,她還以重病之軀赴索馬里看望因饑餓而面臨死亡的兒童。她的愛心與人格猶如她的影片一樣燦爛人間。   當(dāng)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雷莎修女獲悉奧黛麗·赫本病危的消息時,她命令所有的修女徹夜為奧黛麗·赫本禱告祈使其能奇跡般地康復(fù)。1993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托洛徹納茨(Tolochenaz)的住所,因結(jié)腸癌病逝。為表彰她為全世界不幸兒童所做出的努力,美國電影藝術(shù)和科學(xué)學(xué)院將該1993年度奧斯卡人道主義獎授予了她,此時赫本已離世,由其子西恩·赫本·費(fèi)勒代領(lǐng)該獎。

    獲獎經(jīng)歷

    奧斯卡獎

      1953年她主演的《羅馬假日》成功上映,赫本因此第一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依照慣例,凡獲該獎提名者,全得出席該獎的終評頒獎儀式。與眾不同的是,此屆頒獎儀式是在洛杉磯和紐約同時舉行。全美廣播公司電視網(wǎng)將兩地聯(lián)成一個有機(jī)整體,通用汽車公司則出資27萬美元買下了在頒獎儀式過程中做電視的權(quán)利。   1954年3月25日,赫本在紐約演出完《美人魚》,謝幕后就一頭鉆進(jìn)出租車。在出租車上,她換掉了戲裝,一下車,她穿過劇場外龐大的影迷群,她一路小跑,后面跟著她的母親男爵夫人。在一名警察護(hù)送下直奔頒獎現(xiàn)場——世紀(jì)劇院。當(dāng)時她感到體力不支,加上希冀、盼望、焦慮、恐懼,那天晚上的一切對她都好像是一場夢,一切印象都是模模糊糊的!   穿過門廳,那里簇?fù)碇笈浾吆蛢A慕者,閃光燈不斷地發(fā)出耀眼的光。她馬上躲進(jìn)化妝間去洗臉上的油彩。那些性急的記者和攝影者們等了五分鐘便不耐煩了,把門拍得震天響。無奈,赫本只好先放他們進(jìn)去拍上幾張。赫本步入會場時,電視屏幕上正播放著遠(yuǎn)在墨西哥的主持人賈萊·古柏宣讀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名單。赫本找了個位置坐下來,接著看到古柏拆開一只信封,抽出一張什么也沒有的紙條,做出宣讀獲獎?wù)叩臉幼,赫本?nèi)心怦怦直跳,她緊咬指甲,緊張地期待著最后的結(jié)果。只見世紀(jì)劇場的司儀走上舞臺,宣布道:“獲獎?wù)撸簥W黛麗·赫本!   赫本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一片歡呼聲中,她從座位上一躍而起,跑到舞臺側(cè)翼,由于過度興奮,本應(yīng)向右,她卻向左跑去,司儀趕緊把她招呼到舞臺中央來,在抓住獎品的當(dāng)兒,她差點(diǎn)和司儀撞個滿懷。她接過金像說了一句話:“這真有點(diǎn)讓人受不了!庇终f了幾句官樣的感激話后,她就逃離了舞臺。   然后是記者招待會。赫本由于樂極發(fā)呆,竟把金像弄丟了。她記得是放在什么地方,但誰也找不著它。這樣,她拍照的時候就沒法拿著金獎了。有人拿出另一個讓她拿著。最后還算幸運(yùn),她的那一個竟在洗手間里找到了;氐郊,她不能入眠,一夜出神地?fù)u來晃去,鬧得男爵夫人也一夜沒睡好。

    榮譽(yù)紛至沓來

      幾天以后,赫本又聽到一個好消息:她榮獲美國戲劇年度獎——托尼獎。從此以后,榮譽(yù)對她紛至沓來。事實(shí)證明,此時赫本已處于事業(yè)的頂峰。自1948年她拍第一部40分鐘的短片以來,僅僅五六年時間內(nèi),她就獲得如此殊榮,實(shí)在是很了不起的,簡直成了榮譽(yù)“暴發(fā)戶”,也的確“真有點(diǎn)讓人受不了”。   赫本榮獲第26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標(biāo)志著好萊塢進(jìn)入了新秀輩出的時代,人們?yōu)橛皦霈F(xiàn)這樣一個清新雋永、純潔可愛的形象而欣喜若狂,世界各地紛紛向她表示祝賀,赫本也十分愉快,她用各地發(fā)來的賀文裝飾她的房間,以此來慶祝她的成功。之后,她一帆風(fēng)順,成為歐美影壇上一顆耀眼的新星。

    拍片精挑細(xì)選

      赫本一生共拍26部影片,這在歐美著名演員中應(yīng)該算是最少的了。但她的幾乎每一次表演都讓人永久難忘。她拍片精挑細(xì)選,寧缺毋濫,從影26年,平均每年只拍一部電影!读_馬假日》成名后,她不但慎選劇本,而且只和一流導(dǎo)演合作。所以,赫本每拍一部片子都水準(zhǔn)高,賣座也好,深得影界和評論界的一致好評!读_馬假日》自不待說,1956年《戰(zhàn)爭與和平》公演后,觀眾寫信給報(bào)社說:“赫本演得如此出色,以至于我每次翻開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一副赫本面孔的娜塔莎就躍然紙上。”《蒂凡尼的早餐》中,赫本飾演一位玩世不恭、膚淺虛榮的社會下層年輕賣笑女子霍莉·戈萊特麗。該片公演后,在社會上引起強(qiáng)烈反響。據(jù)《華盛頓郵報(bào)》報(bào)道,幾個大學(xué)生“被赫本弄得神思恍惚達(dá)一周之久,似乎有一種擺脫不了的魔力,天天晚上把他們拉到影院去看霍莉·戈萊特麗!痹撈闹黝}歌《月亮河》(Moon River)為亨利·曼西尼專為赫本所作,并由赫本親自在片中演唱,后來不僅獲得奧斯卡最佳歌曲獎,而且風(fēng)行一時,成為歐美流行最廣的電影歌曲之一。

    工作刻苦認(rèn)真

      赫本對待電影,最突出最感人的就是她在拍攝工作中從來都相當(dāng)?shù)乜炭、認(rèn)真。她說:“我從來不擁有什么天賦才能,我崇拜我的工作,我盡了最大努力!笔堑,她的確是這樣做的。在為拍《美人魚》試裝時,為了使服裝達(dá)到完美的程度,赫本在制作過程中一連幾個小時地站著,紋絲不動。在拍《修女傳》時,她突然患了腎結(jié)石,但仍強(qiáng)迫自己起床,繼續(xù)工作。她曾在大雨中一連淋上好幾個小時,也曾為騎馬而摔斷椎骨;她曾因?qū)W開車而撞了別人的車被推上法庭;還曾因拍攝需要花幾個月耐心馴養(yǎng)一只小鹿,做它的代理媽媽……因?yàn)樗奶熨x和刻苦工作,她的演技日益純熟精湛,也越來越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甚至那些要求苛刻的影評家也對她推崇備至,授予她各種各樣的電影獎。她先后五次被提名奧斯卡獎,亦就是說,她先后至少五年都在該年度歐美影壇的五大女明星之列。她的知名度越來越大,人們給她的片酬也越來越高。1955年拍《戰(zhàn)爭與和平》時,她的片酬高達(dá)30萬美元,這是當(dāng)時演員片酬的世界之最了。1964年拍《窈窕淑女》時,她的片酬高達(dá)100萬美元,成為繼主演《埃及艷后》的伊麗莎白·泰勒之后的第二個拿到百萬片酬的女演員。

    氣質(zhì)如此高雅

      赫本是世界影壇上難得一見的瑰寶,她的容貌清秀,不俗艷,而且耐看。她的身材苗條修長,她的氣質(zhì)永遠(yuǎn)那么高雅純潔。在觀眾心目中,她從不在攝影機(jī)前搔首弄姿,更不用裸露鏡頭和挑逗性的動作來取悅觀眾,色情電影更與她無緣。1967年在拍《儷人行》時,其中有一場海濱的戲,赫本和男主角必須身著游泳衣。然而對優(yōu)雅、美麗、十分敏感又十分苛刻的赫本,想到自己首次將身材暴露在千千萬萬影迷面前,不禁緊張到極點(diǎn)。導(dǎo)演安慰她,給她打氣說,她的身材是大多數(shù)婦女所羨慕的。而她還是忐忑不安。戲盡管是拍了,但她演的動作很做作,明顯是裝出來的愉快。她的這種潔身自愛的高尚情操,在西方影藝界,尤其是在好萊塢女明星中,是非常難得可貴的。

    同事以與她合作為榮

      正因?yàn)槿绱,?dǎo)演和演員們、同事們都愿與她合作,并以此為榮。她與曾幾度合作的大導(dǎo)演威廉·惠勒、比利·懷爾德以及特倫斯·楊之間都相處得十分愉快。而她似乎也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一些商業(yè)氣息很濃的導(dǎo)演一經(jīng)與她合作,便得以凈化、升華,拍出了藝術(shù)水準(zhǔn)相當(dāng)高的片子。如特倫斯·楊是著名的商業(yè)導(dǎo)演,曾導(dǎo)演過007詹姆斯·邦德偵探片集,而他與赫本合作拍《盲女驚魂記》時,竟為赫本優(yōu)雅的風(fēng)度所感染,拍出的片子藝術(shù)水準(zhǔn)很高,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同樣也收到了很高的經(jīng)濟(jì)效益。攝影師們愛看她那好不俗艷的美,都喜歡為她拍照捕捉那“無法比擬的美”,著名導(dǎo)演比利·懷爾德說:“自從嘉寶以來還不曾出現(xiàn)過這樣的人物:導(dǎo)演見了會忍不住再三為她大拍特寫鏡頭——拍她那端莊的大眼睛,拍她那誘人而甜蜜的微笑,拍她那活潑的舉止,拍她那熾熱的感情。你離開了劇院,但她的音容笑貌,時時出現(xiàn)在你的眼前,揮之不去,欲忘不能!

    為人很有教養(yǎng)

      赫本不僅外形純美,而且內(nèi)心也清潔高雅,她為人很有教養(yǎng),從不擺大明星的架子。因此,演員們都很愿意與她同臺演戲。在《羅馬假日》里,她與格里高利·派克合作就十分好。在拍斯坦利·多南執(zhí)導(dǎo)的《儷人行》中,她與男主角扮演者艾伯特·芬尼合作得也相當(dāng)愉快。兩位主角甚至有時因?yàn)樵跀z影機(jī)前笑得太過火而只好重拍。艾伯特情緒極好,經(jīng)常講笑話,一場戲下來,檢查錄音時,突然聽見艾伯特說:“我和奧黛麗要當(dāng)導(dǎo)演啦!不曉得斯坦利·多南還能掙到什么錢!”自然這段錄音只好剪掉,重錄。當(dāng)然也有的演員因?yàn)楹毡久麣馓,與她一起拍戲還有些不適應(yīng)。在拍《蒂凡尼的早餐》時,和她演對手戲的是年輕英俊的演員喬治·佩帕德。他非常緊張,在拍一場與赫本的床上戲時,他躺得過于靠邊,不料撲通一聲跌倒在地板上,后來,赫本熱情主動幫助他,使他消除了緊張,終于拍好了這場戲。

    人品和藝德

      赫本的人品和藝德也是為圈中人物和廣大影迷所稱贊的。她拿過百萬片酬,但她認(rèn)為,一個演員不該由于拿過百萬片酬就非拿百萬不可。在1966年拍喜劇片《偷龍轉(zhuǎn)鳳》時,她與著名導(dǎo)演惠勒第三次合作,赫本十分感謝這位在《羅馬假日》中提拔、啟發(fā)她的恩師,主動地將片酬減為75萬美元。至于拍攝巨片《窈窕淑女》一事就更能說明問題,來自英國的歌舞演員朱莉·安德魯絲(后主演了《音樂之聲》)在百老匯主演了根據(jù)肖伯納《賣花女》一劇改編的《窈窕淑女》,十分走紅。華納兄弟公司見有利可圖,創(chuàng)紀(jì)錄地花了550萬美元買下了該片的拍攝權(quán)。但老板華納覺得安德魯絲名氣不大,決定換由赫本主演賣花女艾麗莎,他們認(rèn)為,僅憑赫本這個名字就足以使這部電影成功。湊巧的是,安德魯絲應(yīng)迪士尼影片公司之邀主演《歡樂滿人間》。兩部影片都獲得巨大成功。但在1964年度評奧斯卡獎時,安德魯絲獲得最佳女主角,且《窈窕淑女》一片也獲得奧斯卡史上少有的最佳影片等八項(xiàng)獎,而在其中作為頂梁柱的赫本卻連提名都沒有。個中原因有二,一是投票者們認(rèn)為片中歌曲是別人配唱的,用別人的歌聲來為自己配音是赫本的欺騙行為,其實(shí)赫本在自己主唱上是盡了最大努力的,他們不了解實(shí)情。二是電影界人士對在舞臺上扮演艾麗莎的大名鼎鼎的安德魯絲未被起用感到憤慨。這個消息雖然使赫本感到震驚,但她卻覺得這些決定是公平的,雖然觀眾和影視界評論界對《窈窕淑女》反應(yīng)很好,但她認(rèn)為自己在片中的表演也不盡如人意。但赫本影迷們對此卻憤憤不平,連安德魯絲也公開表示:“赫本應(yīng)當(dāng)獲提名”。頒獎單位學(xué)院為緩和眾怒,讓赫本主頒本屆最佳男主角獎,而該獎獲得者就是在《窈窕淑女》中與赫本合作的男主角扮演者哈里森。赫本對此并不耿耿于懷,她表現(xiàn)得大度、自信和愉快,并千里迢迢專程從歐洲拍片現(xiàn)場趕來頒獎,還向安德魯絲表示祝賀,甚至事后給她送去一大束鮮花。而赫本自己則收到了一大扎慰問電報(bào),其中有一份來自好萊塢的另一個赫本——凱瑟琳·赫本,電報(bào)中說:“別為落選而煩惱,說不定那天你會因?yàn)橐粋連提名都不值得的角色而獲獎!痹陬C獎儀式上,幾乎每一個《窈窕淑女》的獲獎?wù)叨荚陬I(lǐng)獎時說:“我要感謝奧黛麗·赫本的精彩表演!敝挥泄锷恢勈裁床藕,因?yàn)閮刹俊恶厚皇缗防锼际悄兄鹘牵谖枧_上與安德魯絲搭檔成功,在影片中又與赫本配合默契,此刻他手拿金像不知感謝哪位“淑女”才好,終于,他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我要向,唔……兩位窈窕淑女表示敬意。”

      由于赫本在銀幕上的形象,廣大觀眾十分喜愛她。在她聲譽(yù)鼎盛的五、六十年代,世界各地的影迷把她奉為“銀幕女神”,對她的名作百看不厭!读_馬假日》成功后,全世界都贊美她的美貌,說她是仙女下凡,她那吊眼梢、高顴骨,迷人的、若隱若現(xiàn)的微笑,還有那小精靈似的下頜,都使男人女人們?yōu)橹畠A倒,她的一切都成了世界女性仿效的對象。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dǎo)演合作演員
    1989直到永遠(yuǎn)/天長地久Hap
    1981哄堂大笑 /皆大歡喜Angela Niotes
    1978血統(tǒng)/ 朱門血痕/血線BloodlineElizabeth Roffe
    1976羅賓漢與瑪莉安Lady Marian
    1967儷人行/ 麗人行/二人同路Two for the RoadJoanna Wallace斯坦利·多南阿爾伯特·芬尼;Eleanor Bron;William Daniels
    1967盲女驚魂記/等到天黑Wait Until DarkSusy Hendrix
    1966偷龍轉(zhuǎn)鳳 /怎樣偷到一百萬How to Steal a MillionNicole Bonnet
    1964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Eliza Doolittle
    1964巴黎假期/花都繽紛錄/巴黎燃情記 Paris, When It SizzlesGabrielle Simpson/GabyRichard QuineNoel Coward;Mel Ferrer;托尼·柯蒂斯
    1963謎中迷/謎中謎/迷中迷/花都奇遇結(jié)良緣/兒戲 CharadeRegina Lampert
    1961蒂凡尼的早餐/ 珠光寶氣/第凡內(nèi)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Holly Golightly布萊克·愛德華茲喬治·佩帕德;斯坦利·亞當(dāng)斯
    1961雙姝怨/孩子們的時刻 The Children’s HourKaren Wright
    1960恩怨情天 /恩怨有情天The UnforgivenRachel Zachary
    1959翠谷香魂/ 綠廈Green MansionsRima
    1959修女傳 The Nun’s StorySister Luke
    1957甜姐兒/滑稽面孔Jo Stockton
    1957黃昏之戀/ 午后之愛/下午的愛情Love in the AfternoonAriane Chavasse/Thin Girl
    1956戰(zhàn)爭與和平 War and PeaceNatasha Rostov
    1954龍鳳配/ 薩布麗娜SabrinaSavrina Fairchild
    1953羅馬假日/ 羅馬假期/金枝玉葉Roman HolidayPrincess Ann
    1952前進(jìn)蒙特卡羅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Melissa Walter
    1952雙姝艷/ 神秘的人The Secret PeopleNora Brentano
    1951野燕麥One Wild OatHotel receptionist
    1951天堂笑語/ 天堂里的笑聲Laughter in Paradise賣煙女孩
    1951少婦軼事Young Wives’ TaleEve Lester
    1951械劫裝甲車 /薰衣草山的暴徒/The Lavender Hill MobChiquita
    1951蒙特卡羅寶貝/ Monte Carlo BabyLinda Farrel
    1948荷蘭七課 Nederlands in Zeven lessen空中小姐

    參演電視劇

    首播時間劇名扮演角色
    1993世界花園 Gardens of the World with Audrey Hepburn解說員
    1987賊間之愛 Love Among Thieves
    1957魂斷梅耶林 Mayerling

    話劇

      美人魚Ondine (1954)其他譯名:翁蒂娜   金粉世界 Gigi(1951)其他譯名:金粉世家、琪琪、姬姬、吉吉   ■ 開胃醬Sauce Piquante(1950)其他譯名:辛辣醬   ■ 韃靼醬Sauce Tartare(1949)其他譯名:塔塔醬   ■ 高跟鈕扣鞋High Button Shoes(1949)其他譯名:高跟鞋

    電影獎項(xiàng)

    奧斯卡金像獎 Oscar/Academy Award

      1954年 獲獎最佳女主角 Roman Holiday 羅馬假日   1955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 Sabrina 龍鳳配   1960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 The Nun’s Story 修女傳   1962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 Breakfast at Tiffany’s 蒂凡尼的早餐   1968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 Wait Until Dark 盲女驚魂記

    奧斯卡人道主義獎

      1993年 獲獎瓊·赫爾肖特人道主義獎(Jean Hersholt Humanitarian Award)與伊麗莎白·泰勒同獲此獎

    金球獎 Golden Globe Award

      1954年 獲獎最佳女主角(劇情類)Roman Holiday 羅馬假日   1955年 獲獎世界電影最受歡迎女演員(Henrietta Aword: World Film Favorite - Female)   1957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War and Peace 戰(zhàn)爭與和平   1958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音樂喜劇類)Love in the Afternoon 黃昏之戀   1960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The Nun’s Story 修女傳   1962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音樂喜劇類)Breakfast at Tiffany’s 蒂凡尼的早餐   1964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音樂喜劇類)Charade 謎中迷   1965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音樂喜劇類)My Fair Lady 窈窕淑女   1968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音樂喜劇類)Two for the Road 麗人行   1968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Wait Until Dark 盲女驚魂記   1990年 獲獎塞西爾·B·德米爾電影終生成就獎(Cecil B. DeMille Award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 in Motion Pictures)

    紐約影評人協(xié)會獎 NYFCC

      1953年 獲獎最佳女主角 Roman Holiday 羅馬假日   1954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 Sabrina 龍鳳配   1955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 War and Peace 戰(zhàn)爭與和平   1957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 Love in the Afternoon 黃昏之戀   1959年 獲獎最佳女主角 The Nun’s Story 修女傳   1964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 My Fair Lady 窈窕淑女   1967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 Wait Until Dark 盲女驚魂記

    英國學(xué)院獎 BAFTA

      1954年 獲獎 最佳英國女演員 Roman Holiday 羅馬假日   1955年 提名 最佳英國女演員 Sabrina龍鳳配   1957年 提名 最佳英國女演員 War and Peace 戰(zhàn)爭與和平   1960年 獲獎 最佳英國女演員 The Nun’s Story 修女傳   1965年 獲獎 最佳英國女演員 Charade 謎中迷   1992年 獲獎 特別獎 Special Award

    意大利電影金像獎

      David di Donatello Award   1960年 獲獎 最佳外國女演員 The Nun’s Story 修女傳   1962年 獲獎 最佳外國女演員 Breakfast at Tiffany’s 蒂凡尼的早餐   1965年 獲獎 最佳外國女演員 My Fair Lady 窈窕淑女

    西班牙圣塞巴蒂斯安國際電影節(jié)

      1959年 獲獎最佳女主角 The Nun’s Story 修女傳   【說明】獲祖萊塔獎金(Zulueta Prize)

    林肯中心電影協(xié)會

      1991年 獲獎Gala榮譽(yù)獎(Gala Tribute)

    美國演員工會獎

      1992年 獲獎 終生成就獎

    電影水晶獎

      1996年 獲獎 水晶獎(Crystal Award)

    金桂冠獎 Golden Laurel Award

      1970年 女明星 第8位   1968年 女明星 第2位   1968年 最佳戲劇表演獎 女演員第3位 Wait Until Dark 盲女驚魂記   1967年 女明星 第12位   1966年 女明星 第7位   1965年 最佳喜劇表演獎 女演員第3位 My Fair Lady 窈窕淑女   1965年 女明星 第14位   1964年 最佳喜劇表演獎 女演員第3位 Charade 謎中迷   1964年 女明星 第15位   1963年 女明星 第10位   1962年 女明星 第3位   1962年 最佳喜劇表演獎 女演員第3位 Breakfast at Tiffany’s 蒂凡尼的早餐   1962年 最佳戲劇表演獎 女演員第4位 The Children’s Hour 雙姝怨   1961年 女明星 第12位   1960年 女明星 第5位   1960年 最佳戲劇表演獎 女演員第2位 The Nun’s Story 修女傳   1958年 女明星 第5位   1958年 最佳戲劇表演獎 女演員第1位 Love in the Afternoon 黃昏之戀

    其他表演獎項(xiàng)

    戲劇世界獎 Theatre World Award

      1952年 獲獎 最佳女主角 Gigi 金粉世界

    托尼獎 Tony Award

      1954年 獲獎 最佳女主角 Ondine 美人魚   1968年 獲獎 特別成就獎(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

    艾美獎 Emmy Award

      1993年 獲獎 杰出個人成就獎(Outstanding Individual Achievement)Gardens of the World with Audrey Hepburn 世界花園

    格萊美獎 Grammy Award

      1993年 獲獎 最佳兒童誦讀專輯(Best Spoken Word Album For Children) Audrey Hepburn’s Enchanted Tales 奧黛麗·赫本的魔法童話

    美國四大藝術(shù)獎項(xiàng)

      The Four Major Entertainment Awards in American Show Business   奧黛麗·赫本是拿全美國四大藝術(shù)獎項(xiàng)(電影奧斯卡獎、戲劇托尼獎、音樂格萊美獎和電視艾美獎)的僅有九人之一,九人名單如下,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不包含特別獎   1962年 理察·羅杰斯(Richard Rodgers)   1976年 海倫·海絲(Helen Hayes)   1977年 麗塔·莫雷諾(Rita Moreno)   1991年 約翰·吉爾古德(John Gielgud)   1993年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   1995年 馬文·漢利許(Marvin Hamlisch)   1997年 喬納森·圖尼克(Jonathan Tunick)   2001年 梅爾·布魯克斯(Mel Brooks)   2001年 麥克·尼克斯(Mike Nichols)

    其他榮譽(yù)

      ■好萊塢星光大道明星Star on the Walk of Fame   藤街1652號(1652 Vine Street)紀(jì)念星   ■ 總統(tǒng)自由勛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1992年 獲獎 總統(tǒng)自由勛章 表彰赫本在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所做貢獻(xiàn)   【說明】該獎?wù)聻槊绹褡罡邩s譽(yù),而非美國籍的赫本在去世前1個月獲得該獎?wù)拢?992年12月獲獎,1993年1月20日去世)   ■ 美國電影協(xié)會百年百大明星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100 Years... 100 Stars   1999年6月15日 獲選 美國電影協(xié)會(AFI)“百年最偉大女明星”第3名   ■ 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總部雕像   2002年5月,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赫本為聯(lián)合國所做的貢獻(xiàn)   【說明】赫本為獲此殊榮的唯一一人   ■ 美國郵政總署紀(jì)念郵票   2003年 紀(jì)念郵票 在37美分面值的郵票中采用了來自電影《龍鳳配》中的赫本形象,以紀(jì)念赫本的好萊塢傳奇歷史和人道主義精神   【說明】赫本為獲得該項(xiàng)榮譽(yù)的少數(shù)幾個非美國人之一   ■ 美國200大文化偶像   2003年 獲選 美國VH1電視臺美國200大文化偶像第34名   ■ 各類雜志/網(wǎng)站投票評選榮譽(yù)   [表演類]   1997年 獲選 英國雜志《帝國》(Empire)評選的“史上100大銀幕明星”第50名   2001年 獲選 美國雜志《傳記》(Biography)組織2500多名讀者投票評選的“史上最受歡迎女演員”第1名   2005年 獲選 美國電影雜志《首映》(Premiere)評選的“史上最偉大銀幕明星”第18名   2006年 獲選 美國電影雜志《首映》(Premiere)評選的“銀幕史上100位最偉大角色”第32名,獲選角色為《蒂凡尼的早餐》中的霍莉·戈萊特麗   年份不明 獲選 美國雜志《娛樂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評選的“100位最偉大藝人”第16名   年份不明 獲選 美國雜志《娛樂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評選的“史上最偉大銀幕明星”第21名   [時尚類]   2004年 獲選 有“時裝圣經(jīng)”之稱的著名時尚雜志《VOGUE》評選的“世界時尚名人”女性第1名,得票率29%   [選美類]   1990年 獲選 美國雜志《人物》(People)評選的“世界50大最美麗人物”之一   1995年 獲選 英國雜志《帝國》(Empire)評選的“銀幕史上100大最性感明星”第8名   1996年 獲選 英國時尚雜志《哈潑斯與名媛》(Harpers & Queen)評選的“史上最有魅力女性”第1名   2004年 獲選 著名時尚雜志《世界時裝之苑》(ELLE)評選的“世界最美麗女人”第1名,得票率為76%   2006年 獲選 英國雜志《新女性》(New Woman)組織5000多名讀者投票評選的“世界古今百大美女”第1名   年份不明 評選的“史上100大自然美人”第1名

    主要影響

      奧黛麗·赫本是影壇上難得一見的瑰寶:她的容貌清純秀麗,既不俗艷,而又耐看,很多攝影師喜歡為她拍照以捕捉那“無法比擬的美”。有“時裝圣經(jīng)”之稱的時裝雜志《VOGUE》2004年的時尚名人投票中,赫本以29%的票數(shù),榮登女性榜首!禫OGUE》雜志發(fā)言人表示:“大家覺得奧黛麗·赫本高貴又有氣質(zhì),她的美麗永恒不變!一講到Style,人人都會立刻想起她!”。2004年6月,赫本又被著名的時尚雜志《ELLE》評選為有史以來世界最美麗女人第1名,得票率為76%。“她是自然與美麗的化身,她皮膚細(xì)嫩,性情溫和、活潑,她的微笑散發(fā)著獨(dú)特的魅力和內(nèi)在美”,《ELLE》雜志的主編羅西·格林如是說。2006年4月,英國《新女性》雜志對5000多名讀者進(jìn)行調(diào)查選出古今百大美女,結(jié)果赫本再次榮登榜首。   赫本似乎還有一種使導(dǎo)演化腐朽為神奇的驚人影響力。譬如,斯坦利·多南本是一位娛樂派導(dǎo)演,但他一和赫本合作后,拍出來的電影就不同凡響,從《甜姐兒》經(jīng)《謎中謎》到《儷人行》,無不令人刮目相看。另外,拍商業(yè)電影007情報(bào)賺大錢的導(dǎo)演泰倫斯揚(yáng),為奧黛麗赫本拍的《盲女驚魂記》,藝術(shù)成就之高使許多影評人認(rèn)為他終于發(fā)揮潛力,甚至脫胎換骨了。   人們并沒有忘記這位美麗善良的“安妮公主”,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為了紀(jì)念赫本所做的貢獻(xiàn),專門為她在紐約總部樹立了一尊以她名字命名的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奧黛麗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并于2002年5月舉行了揭幕儀式。而在赫本去世10周年,美國郵政總署則發(fā)行了她的的紀(jì)念郵票。

    時尚情緒

    不盲從流行

      奧黛麗·赫本是二十世紀(jì)最受到崇拜與爭相模仿的女性之一,她鼓勵女性去發(fā)掘與強(qiáng)調(diào)自己的優(yōu)點(diǎn),不僅改變了女性的穿著方式,也改變了女性對自我的看法。自從為《龍鳳配》試裝時遇見法國時尚設(shè)計(jì)師休伯特·德·紀(jì)梵希以后,赫本就成為了紀(jì)梵希的“繆斯女神”和靈感源泉。赫本穿著紀(jì)梵希設(shè)計(jì)的服裝出演了影片《龍鳳配》、《甜姐兒》、《黃昏之戀》、《蒂凡尼的早餐》、《巴黎假期》、《偷龍轉(zhuǎn)鳳》、《謎中迷》和電視《賊間之愛》!八芮宄雷约阂裁,她了解自己的容貌與身材,優(yōu)點(diǎn)與缺點(diǎn)。她知道要穿著削肩的晚禮服遮住自己嶙峋的鎖骨。我為她設(shè)計(jì)的款式終于變成廣受歡迎的時裝,我將之命名為u2018薩布麗娜露肩洋裝u2019。”紀(jì)梵希如實(shí)評價他的好搭檔——赫本對于時尚的領(lǐng)悟和把握能力。赫本了解自己的缺點(diǎn)與優(yōu)點(diǎn),她發(fā)展了屬于她自己的風(fēng)格。她引領(lǐng)的風(fēng)潮,前衛(wèi)的風(fēng)格幾十年來風(fēng)行不墜,歷久彌新。可能她唯一的規(guī)則就是不要盲目地跟著流行走,趨之若鶩。事實(shí)上,她總是遵循著自己的趣味,堅(jiān)持著自己的步調(diào)。任何衣服穿在她的身上,絕對不會顯得喧賓奪主,這就是時尚界所說的“是奧黛麗穿衣服,而不是衣服穿在奧黛麗身上”。

    不迷信性感

      赫本出現(xiàn)在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樂觀主義盛行、經(jīng)濟(jì)蓬勃發(fā)展的時期,這是美國乃至世界的充滿光榮與夢想的鼎盛時期。女性也正在這一時期得以紛紛步入職場,接受大學(xué)教育,經(jīng)濟(jì)獨(dú)立,尋求自己的夢想。赫本正是應(yīng)社會潮流和時代女性的需求而生。她以其歐洲人的優(yōu)雅與美國人的活力、成熟世故與天真清純復(fù)雜交織的特質(zhì),以其與生俱來的對時裝的敏銳、識見與體悟,建立了現(xiàn)代美學(xué)的新標(biāo)準(zhǔn)。在20世紀(jì)乃至今天,赫本以激進(jìn)的姿態(tài)和絕對的勇氣,改變了世人所公認(rèn)的美女定義。她特立獨(dú)行的扁平身材、短發(fā)、平底鞋、剪裁合體的簡潔褲裝、襯衣等等,將女性從簡·羅素式的蓬松卷發(fā)、緊身毛衣、緊身窄裙和高跟鞋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將女性從對豐滿的胸部或身體的近乎偏執(zhí)的或自虐般的自我預(yù)設(shè)中解放出來———“她是第一位不以性感取勝的人”。

    赫本頭

      《羅馬假日》讓影迷看到了一位燦爛美麗的新星;讓影評人欣賞到一位影壇演藝奇葩的芬芳;讓赫本一舉成名,且因本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由于赫本飾演的那位公主在片中把一頭秀發(fā)剪短,竟使這種短發(fā)風(fēng)靡一時,世界各地女性爭相仿效,于是這種發(fā)型也就順理成章地被稱為“赫本頭”。

    坎坷情路

      赫本的初戀發(fā)生在她事業(yè)起步初期,對方是英國企業(yè)家詹姆斯·漢斯。盡管母親一再勸告赫本事業(yè)和愛情難以兩全,但赫本始終抱著魚與熊掌兼得的幻想。但隨著《羅馬假日》在全球范圍的成功,赫本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裂痕和矛盾不可避免的產(chǎn)生。思前想后,赫本痛苦的放棄了青澀的初戀。   在《羅馬假日》的倫敦首映式上,赫本與美國影人梅爾·費(fèi)勒(Mel Ferrer,與赫本婚姻存續(xù):1954 - 1968)結(jié)識。費(fèi)勒比赫本大十四歲,他的成熟氣質(zhì)俘獲了赫本的芳心,二人很快合作出演《美人魚》并舉行了婚禮。公主有了稱心如意的歸宿,二人還誕下一子西恩。但之后赫本的事業(yè)一帆風(fēng)順,如日中天,而費(fèi)勒卻始終在二流作品中掙扎。生活在赫本光芒掩蓋之下的費(fèi)勒壓力越來越大,婚姻裂痕漸漸顯現(xiàn)。盡管赫本試圖挽回 ,但這段婚姻還是在1967年走到盡頭。他們的關(guān)系即使在最輕松愉快的時刻,也有某種程度的緊張。還有一點(diǎn),作為一個國際知名人士和影壇巨星的丈夫,費(fèi)勒不愿做她事業(yè)的陪襯和保護(hù)人,更不安于個人事業(yè)的暗淡。赫本力圖忍讓和克制。然而,盡管“她為挽救他們的婚姻關(guān)系以做了所能做的一切”,盡管曾許下宏愿,要為影視界眾眷屬樹立榜樣,與法瑞爾白頭偕老,但是,使人無法抗拒的是,在結(jié)婚10年后,他們最終還是在拍《窈窕淑女》期間出現(xiàn)了裂痕,赫本逐漸意識到一個早已存在的事實(shí):費(fèi)勒對她的控制多于愛;費(fèi)勒對她不忠的行為時有發(fā)生。赫本終于明白,她的白頭偕老夢完全只是一廂情愿。1968年秋天,這對夫妻在瑞士相聚了,此間,赫本又經(jīng)歷了一次流產(chǎn),這次流產(chǎn)像不祥之兆籠罩著他們的婚姻,至此,赫本與費(fèi)勒的婚姻關(guān)系完全結(jié)束了。赫本對此十分痛苦、失望,她對格里高利·派克說:“我一直嘗試,極力想保住我們的婚姻,但太難、太難了。干我們這一行,常常要表演熱烈、愛撫,有時就不免假戲真做。在這個圈子里,婚姻真難維持啊!請你相信,我是把婚姻、家庭生活放在第一位而把事業(yè)放在第二位的!   1968年,赫本在希臘旅行期間邂逅心理醫(yī)生安德烈·多蒂(Andrea Dotti,與赫本婚姻存續(xù):1969 - 1982)。多蒂是意大利人,從少年時開始就是赫本的崇拜者,此時他以意大利人特有的熱情感染了赫本。二人不顧年齡的差距舉行了閃電式的婚禮,并誕下一子盧卡。赫本接受上次婚姻失敗的教訓(xùn),徹底息影.雖然,意大利、羅馬,赫本的成功一生都要感謝這個地方,但是,赫本從一開始就不知道的是:在意大利人的觀點(diǎn)里,一個男子不認(rèn)為他一結(jié)婚就該終止他自由的性生活,有一部分人認(rèn)為在結(jié)婚之后有一個甚至幾個情婦都是很合適的。多蒂婚后時常弄出許多丑聞,甚至同當(dāng)時羅馬城里最聲名狼藉、最妖艷的美女搞在一起。當(dāng)時,一份刊物《國家調(diào)查》刊登了這一事件:“多蒂是個淫婦的兒子,而奧黛麗卻是個圣人。多蒂時常帶女人上夜總會。當(dāng)奧黛麗在羅馬時,他就裝得像個天使。當(dāng)多蒂和女演員、模特兒在一起被人拍照時,多蒂非常狼狽,恨不得把這些女人藏進(jìn)汽車?yán)!?  這對赫本的打擊很沉重,她幸福生活的美夢又破滅了,她的婚姻又一次以悲劇告結(jié)束。赫本別無選擇,她已為離婚做好了準(zhǔn)備。多蒂對此很恐慌。他倆決定上夏威夷的火奴魯魯去度第二次蜜月,但事實(shí)證明這也是徒勞.但此時她已為這段不值得付出的婚姻浪費(fèi)了一個演員的黃金時代。   1980年,赫本與羅伯特·沃特斯相遇,這個后來被她稱為靈魂伴侶的男人當(dāng)時正遭受喪妻之痛,兩顆受傷的心靈同病相憐,緩慢而堅(jiān)定的靠近。此后二人相濡以沫十多年,直到赫本病逝。因?yàn)榱_伯特,赫本度過了平靜和美好的晚年。

    感人友情

      1953年,赫本與著名影星格列高利·派克聯(lián)袂主演了《羅馬假日》一片,從那時起,他們倆就建立了真摯長久的友誼,直到兩人生命的終結(jié)。   《羅馬假日》上映之前派克發(fā)現(xiàn)海報(bào)上打著他的名字,而赫本的名字卻很小,而且藏在一個角落里。他特地通知制片方把原來演員表上的“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羅馬假日》”改成了赫本的名字。   影片上映后引起轟動,赫本立即抓住了世界的目光。1954年3月,赫本因該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赫本站在領(lǐng)獎臺上激動得語不成句,但她卻沒有忘記告訴世界:“這是派克送給我的禮物!”   在《羅馬假日》首映式上,派克特意介紹赫本結(jié)識了好萊塢著名導(dǎo)演梅厄。梅厄是派克的好朋友,派克很欣賞梅厄的才華,他認(rèn)為梅厄能帶給赫本更大的成功。   1954年9月梅厄和赫本在瑞士結(jié)婚。遠(yuǎn)在美國的派克參加了他們的婚禮,他送給赫本的結(jié)婚禮物是一枚蝴蝶胸針。這枚胸針赫本非常喜歡,一直珍藏在她的身邊直到去世。   婚后赫本一直居住在瑞士,與遠(yuǎn)在美國的派克相見的機(jī)會非常少。但是大洋割不斷他們的友誼,他們經(jīng)常通過電話、信件彼此問候。派克始終關(guān)心著遠(yuǎn)方的赫本,希望她的婚姻幸福。但在1968年秋,赫本14年的婚姻完結(jié),傷心欲絕的赫本一連幾天沒有吃東西。就在這時,電話響了,是派克打來的。赫本對派克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在這個圈子里,婚姻真難維持!請你相信我,我是把婚姻、家庭生活放在第一位,而把事業(yè)放在第二位的。我本來想白頭偕老,但太難了,太難了!”赫本的婚姻一直很隱秘,但她在派克面前卻敞開了自己的心扉!【驮诤毡撅枃L婚姻之苦的時候,派克卻遭到了失子之痛。1974年,他的大兒子自殺身亡, 這對派克是個殘酷的打擊,他和妻子整日淚眼相對,躲在屋里不肯見人。他的大門只對從瑞士匆匆趕來的赫本打開。赫本和派克一樣,都是愛孩子如命的人,這個噩耗令她悲傷不已。   多年來,赫本和派克的家庭結(jié)下深厚的情誼。只要到美國,赫本準(zhǔn)是第一個到派克家做客。如果她因?yàn)槭裁刺厥獾氖虑椴荒芸赐煽肆,總會提前打電話說:“派克,真對不起,我要先到別人那里去一下!彼Y貌而周全,贏得了派克一家人的喜愛。   1993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的家中去世。人們?nèi)f萬沒有想到,已經(jīng)77歲高齡的派克在妻子的陪同下,也千里迢迢地趕來參加了赫本的葬禮。要知道,1991年退休之后,派克就極少出門。   葬禮上,已是白發(fā)蒼蒼的派克老淚縱橫,他哽咽地說:“能在那個美麗的羅馬之夏,作為赫本的第一個銀幕情侶握著她的手翩翩起舞,那是我無比的幸運(yùn)!彼拖骂^,在赫本的棺木上輕輕印下一吻,深情地說道:“你是我一生中最愛的女人。”在場的人無不唏噓落淚。   2003年6月12日凌晨4點(diǎn),派克在他的比弗利山莊的寓所里,閉上了眼睛。

    軼事趣聞

    ?  ■ 在赫本成名前,她曾受訓(xùn)成為一名牙醫(yī)助理。

    ?  ■ 赫本曾對《人物》雜志透露,她非常羞愧自己的鞋碼是10號。

    ?  ■ 在傳記《奧黛麗·赫本的私密肖像》中提到,赫本曾發(fā)誓體重永不超過103磅。除懷孕期間外,她確實(shí)成功地遵守了誓言。

    ?  ■ 1990年有一種郁金香的品種以奧黛麗·赫本的名字命名。

    ?  ■ 2006年,赫本在《蒂梵尼的早餐》中所穿過的紀(jì)梵希設(shè)計(jì)的著名黑色長裙“小黑裙”,由倫敦克里斯蒂拍賣行做公開慈善拍賣,估價5萬~7萬英鎊。但在拍賣日12月5日,一位通過電話競拍的神秘買主最終以46.72萬英鎊(約合92萬美元)買走了這件長裙,創(chuàng)造了電影演出服裝新的拍賣紀(jì)錄。

    ?  ■ 赫本分別在1955年、1960年、1966年和1975年四次擔(dān)任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頒獎嘉賓,是女演員中次數(shù)最多的一位。

    ?  ■ 美國電影協(xié)會評選的百大愛情經(jīng)典影片中,有5部是赫本主演的,分別是:《羅馬假日》(第4)、《窈窕淑女》(第12)、《龍鳳配》(第54)、《儷人行》(第57)以及《蒂凡尼的早餐》(第61)。

    ?  ■ 到2007年為止,奧黛麗·赫本和凱瑟琳·赫本是奧斯卡影后中僅有的一對姓氏相同的人。

    ?  ■ 赫本是美國四大藝術(shù)獎項(xiàng)大滿貫“四冠王”的第5位得主,也是奧斯卡獎、托尼獎和艾美獎表演“三冠王”的第13位得主。

    ?  ■ 1953年的奧斯卡影后小金人由瓊·赫爾肖特頒發(fā)給赫本;40年后,赫本獲得了1993年的奧斯卡瓊·赫爾肖特人道主義獎,而此時他們都已離世。

    名人推薦
    • 葉東生
      葉東生是陜西陜煤集團(tuán)澄合礦業(yè)公司總經(jīng)理
    • 徐佩之
      徐佩之,徐羨之兄子,東篬叭艘病
    • 柳天偉
      柳天偉,男,哈尼族,1963年6月生,農(nóng)工黨黨員,F(xiàn)任云南省西雙版納石化集團(tuán)有限責(zé)任公司董事長。
    • 賈諒
      賈諒(1387─1439),男,字子信,先祖博平人,官拜都察院右都副御史。賈諒自幼天資聰慧,少年入館刻苦讀書,成績極佳。
    • Mark Kern
      Mark Kern是Red 5工作室CEO兼首席創(chuàng)意官,代表作品有《魔獸世界》。
    • 張國慶
      張國慶,男,1963年生,河北滄州人,廣東工業(yè)大學(xué)教授,碩士生導(dǎo)師。主要研究方向:動力電池關(guān)鍵材料,電池?zé)峁芾黻P(guān)鍵技術(shù),相變蓄能以及能量轉(zhuǎn)換,新能源的開發(fā)利用與...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