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何福同(1898—1960),廣西上林縣協(xié)和鄉(xiāng)六門村(今澄泰鄉(xiāng)大坡村板文莊)人。壯族。國立北平師范大學畢業(yè),旋到日本考察觀光;貒,先后到煙臺、安慶等地教學多年。之后,又調(diào)廣西桂林省立第三高中任校長。不久,升遷廣西教育廳任督學?谷諔(zhàn)爭前夕,赴印度尼西亞,在中爪哇省府三寶壟華僑中學任教8年。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回家鄉(xiāng),1948年到香港,任教于沙田華僑工商學院,并與友人合資在九龍?zhí)灵_辦尚德英文書院,但因九龍?zhí)恋貐^(qū)開辦學校受香港法律所限制,不能注冊而停辦。1959年在新亞書院任講師。1960年4月1日因病在香港逝世。福同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教育有方,治學嚴謹。他態(tài)度和藹,對學生熱切關懷,因此深得學生們的贊譽。福同對中國文學潛心研究,頗有造詣。著述有《二十世紀的中國散文》、《太平天國鱗爪》、《馬哥勃羅傳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