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大學教授
基本介紹
男,生于1961年3月,漢族,中共黨員,系副主任,教授、 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為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河口、海岸動力學及其工程應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高技術(shù)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項目1項,主持完成省部級科研課題3項、廳局級及橫向課題6項、開放基金2項;參與完成國家、省部級及橫向科研課題16項。其中獲省部級科技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廳局級科技進步獎2項。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70余篇;出版專著兩部。在在非均勻泥沙起動、輸移、矢量控制方程與沖刷柔性防護領(lǐng)域做出創(chuàng)新性成果。社會兼職:水利部、山東省開發(fā)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評審專家,教育部水利水電高職高專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學習和工作經(jīng)歷
1980年09月-1984年06月,蘭州交通大學鐵道系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8年09月-1991年06月,蘭州交通大學土木系學習,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5年09月-1998年07月,四川大學水利工程系學習,獲工學博士學位。
1984年07月-1995年08月,蘭州交通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
1999年10月-2000年10月,四川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2000年11月-2001年12月,美國Clarkson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1999年01月-今, 中國海洋大學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 植物河道穩(wěn)定河相關(guān)系與水力設計標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879084),2009-2011,30萬元,主持;
2. 海底管線的柔性導流促淤防護技術(shù)研究,國家高技術(shù)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2008AAO9Z309,2008-2010,100萬元,主持;
3. 植物作用下的河寬調(diào)整及水力幾何形態(tài)研究(5047902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5-2007,25萬,主持完成;
4. 潮間帶泥沙輸移規(guī)律及植物群消能護岸的機理研究,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基金項目2002-2005,3萬元;主持完成;
5. 黃河口環(huán)境生態(tài)對水資源的需求研究,山東黃河河務局項目,2004-2005,5萬元,主持完成。2005年8月獲山東省科技廳鑒定,技術(shù)水平達到國內(nèi)領(lǐng)先水平;
6. 植物作用下的兩相流力學機理研究,四川大學高速水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課題,2004-2005,2萬元,主持完成;
7. 青島張村河K1-K5段模型試驗研究,青島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2004-2005,17萬元,主持完成;
8. 蓬萊電廠一期工程取水頭及引水溝道穩(wěn)定性斷面模型試驗,蓬萊電廠,2004-2005,23萬元,主研(第二),已完成;
9. 新建鐵路黃(驊南)-大(家洼)線黃河大橋防洪影響評價,鐵道第一勘測設計院,2005-2006,8萬元,主持完成;
10.沙子口灣海堤工程與海洋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研究,青島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2006.1-2006.12,4萬元,主持完成;
11.青島世界銀行貸款節(jié)水灌溉項目竣工報告編制,青島市水利局,2006-2007,30萬元,主持完成;
12. 康大地產(chǎn)大岔口項目區(qū)水文資料分析與計算, 青島康大時代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2007,1.8萬元, 主持完成。
獲獎情況
1. 植物治沙動力學理論及其在水土保持中的應用,2003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二;
2.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專業(yè)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2005山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三;
3. 黃河口環(huán)境生態(tài)對水資源的需求研究,2005年獲山東黃河河務局(正廳級)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二。
學術(shù)論文
1. 泥沙輸移矢量式及其應用,《水利學報》,1998年,第9期,pp37-40,EI收錄;
2. 斜交橋渡的壅水及設計計算,《水科學進展》,2001,12(2),pp201-205,EI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