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楊濮(?—?) 西漢宜陽(今屬河南)人。初為御史,遷主爵都尉。元鼎五年(前112),任樓船將軍,率軍出豫章(治今江西南昌),進(jìn)攻南越。次年,以功封將梁侯。旋又與中尉王溫舒等率軍擊破東越。元封二年(前109),與左將軍荀彘率軍攻朝鮮。他從齊地浮渤海,至王險城(今朝鮮平壤市南),為朝鮮所敗。軍還,免為庶人,病死。
歷史
楊濮具體事跡的記載,在《史記》里還有一些零星記載。
一是打南越,《史記·南越列傳》有詳細(xì)記載。西漢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四月,南越王相呂嘉謀反,殺害漢朝使者及南越王、王太后。漢武帝派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濮帶領(lǐng)歸義越侯越人嚴(yán)(為戈船將軍) 和越人弛義侯(為下瀨將軍)“出豫章,下橫浦為正兵”,率領(lǐng)十萬師征討。這是一次針對南越族叛軍的匯合戰(zhàn),以伏波將軍為一路,以樓船將軍為另一路,兩路軍打得都很出色。這兩支軍隊因攻占了番禺,元鼎六年十月,滅南越國,將南越列為九郡,劃出南海、象郡交界的地方,置合浦郡合浦縣,郡治在合浦(今廉州鎮(zhèn))!昂掀帧边@個名稱的含義就是江河匯集于海的地方。由于戰(zhàn)功,兩人都得到了漢武帝的封賞,其中樓船將軍楊濮“以陷堅為將梁侯”。
二是征東越。在《史記·東越列傳》中寫道:也是在元鼎五年,東越王徐善借南越王反叛之際,要求帶兵八千從樓船將軍擊南越。徐善是別有用心的。“兵至揭揚(yáng),以海風(fēng)波為解,不行,持兩端,陰使南越。及漢軍破番禺,不至!币馑际,徐善率領(lǐng)的八千水兵,以海上起風(fēng)浪為由,不聽從樓船將軍指揮,而停留在南越和東越兩者的中間,但又暗中派人去南越,與叛軍聯(lián)系。直到漢軍攻克了番禺,仍不見他的到來!笆菚r樓船將軍楊濮使使上書,愿便引兵擊東越”,但漢武帝考慮到戰(zhàn)士過于疲勞,沒有同意,暫時放過了徐善。這導(dǎo)致徐善終于叛亂,自稱“武帝”,攻殺漢朝將吏。元鼎六年秋,漢武帝派橫海將軍韓說、樓船將軍楊濮、中尉王溫舒等人率師出擊東越,迅速平定。
三是緊接著又平定西羌。
這三仗楊濮都打得很順利,為他贏得了很好的名聲。他也在戰(zhàn)爭的閑暇期間,在蓬萊建立了海軍基地,訓(xùn)練水軍。但接下來的一仗卻是楊濮打得最壯烈、結(jié)局也最悲慘的一戰(zhàn),這就是東征朝鮮。
據(jù)《史記·朝鮮列傳》記載,因為朝鮮王右渠(漢人)叛亂,元封二年(前109年)秋,武帝“遣樓船將軍楊仆從齊浮渤海,兵五萬人,左將軍荀彘出遼東,討右渠(朝鮮王)!辈澈Ec黃海的分界線,就是今天的山東篷萊海域,這里向北的海洋皆為渤海,一片深藍(lán),陰暗叱咤,鬼蜮翻騰,楊仆將軍率領(lǐng)的五萬水兵“浮渤海上”,假如以每條樓船250人算,也要200條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