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阿德麗娜·帕蒂(1843—1919)十九世紀下半葉最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她在漫長的職業(yè)生涯中一直占據(jù)著霸主地位,很少有人的名氣能和她相比,威爾第稱她“也許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歌唱家和一位了不起的藝術(shù)家”。她生于1843年,是留下錄音里最年長的大歌唱家之一,她的生命和歌唱生命都長得足以讓她留下唱片,要知道那一輩人能有錄音的真是少之又少。因此,能夠擁有一位一百七十年前出生的藝術(shù)大師在超過一百年前錄制的全部錄音,真是讓人興奮的事情。
生平
帕蒂八歲首次登臺,十六歲在紐約音樂學(xué)院首次參演歌劇,角色是唐尼采蒂的露契亞,十八歲時在英國科汶特花園登臺演唱貝里尼《夢游女》中的阿米娜。她在那一年里表現(xiàn)突出。隨后成功接踵而來,她不僅在美國和英國演出,而且還在俄國和南美演出。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帕蒂主要集中在莫扎特的采琳娜、貝里尼的阿米娜和唐尼采蒂的露契亞等偏古典風格的角色上。在聲音得到不斷發(fā)展后,到了七十年代,她的角色更偏向抒情戲劇,如威爾第的吉爾達、萊奧諾拉甚至阿依達。帕蒂沒有飾演過真實主義歌劇的角色,當真實主義歌劇發(fā)展起來時,她已經(jīng)過了巔峰期。
經(jīng)過漫長的歷程之后,她最后的歌劇演出是1907年在巴黎飾演《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中的羅西娜,而最后一次在公眾前露面是1914 年七十一歲時,在倫敦阿伯特大廳為戰(zhàn)爭慈善活動演唱莫扎特的詠嘆調(diào)《你們可知道》。
據(jù)說帕蒂的名氣可比當今的麥當娜,從圣彼得堡到舊金山再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帕蒂的影響非常廣泛,聽眾們蜂擁而至,許多君主、元首為她屈尊——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和愛德華七世、俄國亞歷山大二世、法國拿破侖三世、奧地利的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普魯士的威廉一世。她也是作曲家們的寵兒——羅西尼、威爾第、柏遼茲、圣-桑、古諾、柴可夫斯基等,無不為之傾倒。作為同行的女高音們更是對其拜服。
1905年,帕蒂終于同意留聲機與打字機公司為她錄制唱片,從1905年到1906年共錄制了32 面,很多曲目都錄制了兩遍。她在聽自己的錄音時表現(xiàn)得非常興奮:“我的天哪,現(xiàn)在我知道為什么我是帕蒂了!啊對!多棒的聲音!多美的藝術(shù)!我明白了一切!”可是現(xiàn)代人聽這些演唱時,會感到困惑。以當代的審美標準來評論的話,它們在音樂風格上幾乎不能被接受:莫扎特完全是浪漫的、搖晃不定的節(jié)奏;《你們可知道》的處理非常隨意,滑音隨處可聞。古諾的《珠寶之歌》和貝里尼的《阿米娜的詠嘆調(diào)》還可以聽出她在全盛時期的余音,聲音溫暖寬厚,音域很廣,完美的連音和細微圓滑的過渡都很迷人。在歌曲的錄音中,托斯蒂的《小夜曲》加上了不一樣的結(jié)尾,很有意思,現(xiàn)當然沒有人那么唱了。阿蒂提的歌曲《吻》是所有錄音中最精彩的一首,活躍的節(jié)奏充滿青春氣息,完美的花腔、極弱的顫音控制,讓我們領(lǐng)略了這位歌后在唱片中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