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原詞條鄭振光出生年份空白,現(xiàn)補上。
鄭振光出生于公元1583年。
依據(jù)是:常州橫林《鄭氏宗譜》中,其兄鄭振先寫的《明初(鄭振光的字)弟曠志銘》,寫到生于“萬歷壬午”,推算當(dāng)在萬歷十一年,公元1583年。
鄭振光(?-1616)字明初。南直隸常州府武進縣(今屬江蘇省常州市)人。明朝政治人物。
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第二甲第十五名進士出身。精研《尚書》。
四十一年(1613年)授河南許州知州。鄭振光正當(dāng)壯年,懷有理想抱負「稂莠鋤、嘉禾殖」,壓抑地方豪強,遏止惡徒不姑息;大小獄案都必定詳查案情,至當(dāng)事人完全服罪為止。勵精圖治,不分晝夜、不辭勞苦,興辦新政、改革弊病,在許州鮮少遭遇阻撓。巡視州境時,鄭振光見到大龍口、白龍坡有荒蕪沼澤地數(shù)百頃、居民流亡外地,即捐資開挖溝渠、堆筑堤防、建立莊園、發(fā)給耕牛與種子,該地於是逐漸豐腴。
許州有驛站,傳驛事務(wù)「沖!梗胤奖M全力供應(yīng)輿馬需要,有些養(yǎng)馬戶、馬頭因此傾家蕩產(chǎn),鄭振光上書極力申請將私幫支出改為公派,以免除里甲賠償拖累,使薪資跟驛站銀不混淆,杜絕驛遞扣留俸銀,并增加驛站編畝,使官馬一百六十匹不再擾民;上級官員同意該措施,并以之為定制。革除長夫走遞工額、稍草領(lǐng)價。鄭振光委任官吏辦事時,即以羨馀款項為獎勵金;多善政,不常發(fā)動許州的勞役,不課徵重賦,胥吏也不壓榨人民,獲舉卓異第一。鄭振光每個月二次向諸生講授理解經(jīng)義,談及科舉考試技巧則深入剖析,娓娓說明;整修文廟、學(xué)舍,修建謹(jǐn)庸堂、強恕堂,每個月考試州學(xué)生。
四十二年(1614年)鄭振光為了許州人文運勢,主持在州城東南方修建文明寺塔,捐銀二百兩,并由薪俸、耗羨補貼工程費用,歷時八個月完工。又建邵文莊公祠,表彰節(jié)孝。致力振興教化,積勞成疾,患病一年馀,不因食少事煩而懈怠。
鄭振光迎養(yǎng)母親於許州署邸,四十四年(1616年)丁母憂,鄭振光哀傷過度而極為消瘦,扶櫬歸鄉(xiāng)途中卒於杞縣,因貧困,以麻衣斂屍歸葬,其妻宜人出售發(fā)簪、耳環(huán)、佩飾。經(jīng)許州士民呈請,入祀名宦祠。
家庭
兄:鄭振先。
侄:鄭鄤。
參考文獻
《光緒武進陽湖縣志》卷二十五·人物·孝友·頁八
民國《許昌縣志》卷八·官師·宦跡·頁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