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書畫家
明末清初廣東著名書畫家。少年時于羅浮山洞中讀書,善擊劍,工書畫,與明末清初廣東名書畫家黎瑞球、鄺露等相友善。曾北上抗清,后南返追隨唐王。唐王死后,臆居?xùn)|莞茶山。其后老家被清兵所毀,乃舉家移居?xùn)|安縣石麟山中,直至逝世。石麟山上有張穆之讀書亭。其畫以畫馬畫鷹及蘭竹為主,尤其以畫馬為最精。其詩也甚工,著有詩集《鐵橋集》。他的書法也被譽(yù)為“筆勢險絕,無一字不傳神,無一字不痛快”!稄V東文物》一書中介紹了1940年2月,中國文化協(xié)進(jìn)會在香江舉辦文物展覽會,張穆之的部分詩畫作品在展覽會上展出,其中繪畫有:凌麗甫藏的《張穆之水仙畫》,高劍父藏的《張穆獨駿圖》,百壺山館藏的《張穆白馬軸》,簡又文藏的《張穆畫馬》、《張穆八駿圖》。書法手跡有凌麗甫藏的《張穆詩冊一一一二頁》。他的作品及事跡還載入了《東安縣志》、《云浮文物志》及《肇慶歷代詩選》等書。
南朝宋官員
簡介
張穆之,字思靜,梁武帝蕭衍母張尚柔之父。西晉司空張華六世孫。宋文帝時為員外散騎侍郎,交阯太守。在郡政績卓異。交州刺史死,境內(nèi)大亂,他威懷兼撫,州得以安定。宋文帝將授以交州刺史,未拜病卒。梁武帝即位,追贈光祿大夫。
傳記
《南史卷十二·列傳第二》
穆之,字思靜,晉司空華六世孫也。少方雅,有識鑒。初為員外散騎侍郎,深被始興王浚引納。穆之鑒其禍萌,求為交阯太守,政有異績。宋文帝將以為交州刺史,會病卒。子弘籍,字真藝,齊初為鎮(zhèn)西參軍,卒于官。梁武踐阼,追贈穆之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贈弘籍廷尉卿。弘籍無子,從父弟弘策以子纘嗣,別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