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李遵勖,生于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卒于北宋寶元元年(1038年),潞州上黨(今山西長治)人,初名勖,因娶宋真宗趙恒妹萬壽公主,而加“遵”字為“遵勖”,字公武,李崇矩孫。
李遵勖在少年時期,特別喜好騎馬射箭,即使冰雪覆蓋原野,仍往來馳騁其中。他善于寫文章,尤見長于詩、詞。李遵勖進士及第后,歷官左龍武將軍、駙馬都尉,澄州刺史,均州、宏州、康州團練使,澤州防御使,宣州觀察使等。
李遵勖任澶州知州時,逢黃河發(fā)大水,浮橋?qū),他親自督工董其役,7日而成。景(左示旁右右)二年(1035年),他在許州任上時,得知掌管倉庫收糧的官吏辦事總是延誤時間,便親自到倉庫辦理繳糧事宜。待倉庫官吏到達,見李遵勖在場,都嚇得面如土色。州轉(zhuǎn)運使在州內(nèi)招募水兵,僅打量外表而不問是否會水,強迫入冊。李遵勖到任,讓有關(guān)部門審查,將其中十分之七不習(xí)水者全部汰掉,使水軍名副其實,作戰(zhàn)能力加強。
李遵勖非常崇拜敬重他的老師。楊億曾教李遵勖作文章,楊億死后,李遵勖去親奠,并乞求朝廷賜楊億“忠”字。李遵勖對朋友又十分忠誠,他與當(dāng)時名土劉筠生前關(guān)系十分融洽,劉筠死,家中貧窮,李遵勖常去看望劉筠的親屬,并帶去錢物幫助他們渡過難關(guān)。
其玄孫是活佛濟公,原名李修元,南宋禪宗高僧,法名道濟。
佛學(xué)造詣
李遵勖精于佛學(xué),與和尚楚園共同撰《偈頌》,惜已不存,景祐三年(1036年)十月辛酉,李遵勖將奉旨所撰《天圣廣燈錄》30卷獻給宋仁宗趙禎,請求將此書送到傳播佛法的主管部門,朝廷采納了他的意見,將其編入佛藏經(jīng)典之中,今存于《中華大藏經(jīng)》中。他又著有《閑宴集》20卷,《外館芳題》7卷,均佚。將死,與浮圖楚圓為偈頌。卒,謚和文。遵勖著有問宴集二十卷,外管芳題七卷,均《宋史本傳》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