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姚夔

    姚夔

    姚夔(1414年-1473年3月7日),字大章,號損庵。嚴州府桐廬縣(今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人,明朝名臣。

    明英宗正統(tǒng)七年(1442年)中進士,次年授任吏科給事中,向英宗上陳時政八事,立見施行。土木之變后,英宗被俘虜,姚夔果斷建議擁立監(jiān)國的郕王朱祁鈺即位,是為明代宗。景泰初年,姚夔升任南京刑部右侍郎,不久改任禮部侍郎。英宗復辟后,被調(diào)往南京,不久又被調(diào)回,后累官至禮部尚書,掌管貢舉。錢皇后去世后,姚夔不懼周太后的權勢,力請錢皇后與英宗合葬,最終使明憲宗及周太后同意所請。后遷任吏部尚書,加授太子少保。

    成化九年(1473年),姚夔去世,享年六十歲,獲贈榮祿大夫、少保,謚號文敏。

    姚夔歷仕英宗、代宗、憲宗三朝,才干過人,每當朝議不定時,他總能一言立決,為朝局的穩(wěn)固起到了重要作用。著有《姚文敏集》八卷。

    (概述圖來源:浙江桐廬保慶堂今修姚夔像)


    人物生平

    初入仕途

    永樂十二年(1414年),姚夔生于嚴州府桐廬縣。明英宗正統(tǒng)三年(1438年),姚夔參加鄉(xiāng)試,名列第一,進入國子監(jiān)學習。正統(tǒng)七年(1442年),姚夔參加會試,再次名列第一。同年登進士第。

    正統(tǒng)八年(1443年),姚夔擔任吏科給事中,承擔監(jiān)察、諫言的職責,有了向朝廷直接上奏疏的機會。姚夔上的第一道奏疏就是奏請明英宗關于時政的八件事:“皇帝要蓄養(yǎng)德行、各部要推舉賢才、考察相關部門、慎重選取諫臣、延寬誥敕的時限、革除倉庫監(jiān)察的弊病、建立追謚的準則、在各地當?shù)剡x取教官。”這八事都關乎君德、國政之要,切中時弊,深受英宗嘉許,多數(shù)得到采納。同年,他得知一些地方的賑貧糧倉,里長、甲長怕貧者不能償還,就貸給富戶收取利息,以致貧民兇年饑,豐年亦饑。姚夔將這件事急奏朝廷,要求下令天下相關部門,每年打開糧倉必須親自勘察,先貸給最貧困的人。英宗見到姚夔的奏請,立即命令各地施行,全國不少貧民賴此得益。

    臨危建言

    參見:土木之變、北京保衛(wèi)戰(zhàn)

    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八月,明英宗在土木之變中被瓦剌太師也先所俘,國勢危急。朝廷上下分成了主戰(zhàn)派與主和派,在是否勸監(jiān)國的郕王朱祁鈺即位的問題上,意見紛紜,議而不決,于是詢問各位言官的意見。姚夔厲聲說:“國家任用大臣正是為江山社稷,此事何須再議!”于是與眾大臣詣文華殿,懇請朱祁鈺即位,是為明代宗。

    十月,也先率重兵長驅(qū)直入,京師危急。姚夔上奏戰(zhàn)守方略,指出:“兵敗之后,人心未定,應該堅壁固守。請急調(diào)遼東、宣府兵入衛(wèi),與京軍內(nèi)外夾擊!备髀非谕踯娫诒可袝谥t的部署指揮下,大敗瓦剌軍,北京保衛(wèi)戰(zhàn)取得全勝。

    姚夔

    剛正清明

    景泰元年(1450年),姚夔越級擢升為南京刑部右侍郎。當時刑部規(guī)矩廢弛,案件堆積如山。姚夔到任后,整頓吏治,嚴肅規(guī)矩,不久,監(jiān)獄便無長期滯留的囚犯。

    景泰四年(1453年),入京改任禮部侍郎,奉旨考察云南官吏,升降公允適當。一年后還京,留任禮部。

    天順元年(1457年),團營提督石亨、大臣徐有貞聯(lián)合宦官曹吉祥發(fā)動“奪門之變”,英宗重登皇位。石亨以首功進爵忠國公,其下屬、親友、故交因此有四千余人得官。石亨結黨營私,勢焰熏灼,不附石亨的正直之臣斥遂殆盡,一些小人競相走其門路。而姚夔不卑不亢,兀立不附。石亨怨恨姚夔不依附自己,就乘間將他調(diào)往南京,任南京禮部右侍郎。但明英宗知姚夔的為人,沒過幾月就調(diào)他回京,任吏部左侍郎。當時石亨有一黨羽,原為真定知府,因為貪贓被免職。石亨派親信去囑托姚夔為此人復職,并帶去了已擬好的復職稿讓姚夔批復。姚夔擲筆于案,大聲說:“我寧肯不做侍郎,也必不批準此稿!庇谑侵浦沽舜耸。后來石亨被罷官,攀附石亨的人都被降黜,而姚夔聲名遠播。

    天順七年(1463年),姚夔遷任禮部尚書。同年春,主持貢試,試院失火,燒死貢士多人。姚夔引咎自責,說未能防范于未然,致殃及天下英才,伏地痛哭不止。

    成化二年(1466年),江南大旱,南京兵部尚書李賓上奏朝廷,請求明憲宗“命令浙江、江西、福建諸生繳納米來救濟災荒,凡繳納糧米者均可入國子監(jiān)讀書!睉椬诼爮睦钯e的建議,準備下旨實行。姚夔堅持認為不可,他認為濟荒應由國庫支出錢糧,或發(fā)動富室贊助解決,不應靠變相賣學來實現(xiàn)。這不僅損害國子監(jiān)聲譽,而且增加諸生負擔。此議終作罷論。

    成化四年(1468年),國家屢次發(fā)生天災,出現(xiàn)異象,按照“天人感應”說,姚夔上疏請求憲宗做到十件事:

    一、均愛后宮嬪妃,以添子嗣;二、放棄在西山新建塔院;三、斥遠阿諛奉承之徒;四、參加經(jīng)筵;五、裁決政務;六、親君子;七、遠小人;八、節(jié)約吃穿用度;九、愛護國之棟梁;十、衣著、飲食、言語、行動都遵從祖制,以回天意。

    他還認為:“現(xiàn)在能夠保持成化初年的政策就已經(jīng)足夠了!泵鲬椬谝詢(yōu)詔答復。姚夔所上請的十件事,皆被批準。

    直言明禮

    成化四年(1468年),孝莊錢皇后去世。錢皇后沒有為明英宗留下子嗣,按照慣例,明代未能留下子嗣的皇后多被廢黜,而明英宗不愿效仿前人,因此去世前留下詔命,命錢皇后百年之后與他合葬。而英宗去世后,憲宗生母周妃(即后來的周太后)指使太監(jiān)夏時等提議:以錢皇后久病未育為由,尊周妃為太后。此議被閣臣商輅、彭時等阻止,但提出兩宮并尊之議,得到同意。此時錢皇后去世,此議又起,周太后欲于百年后與英宗合墓,便授意憲宗為錢皇后另選葬地。一時間朝內(nèi)嘩然,但眾臣皆“相視莫敢先發(fā)”。彭時等首先上疏,執(zhí)意請二后并袱陵廟。憲宗深感母命難違,決疑不下。

    是時姚夔執(zhí)掌禮部,深感此事事關重大,便冒著違忤周太后旨意之險,就“陵廟事”一連向憲宗上了三道奏章,反復直言此事不合禮制,不合孝道。憲宗見了姚夔的三道奏章,仍決議不下。最后憲宗雖贊同眾大臣提議,但由于數(shù)次請命太后未獲批準,仍令在裕陵旁選擇一塊風水寶地安葬錢太后。姚夔見上奏章無效,就率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錦衣衛(wèi)、六科十三道九十九名官員,跪伏于文華門哭諫。最終,憲宗來到清寧宮將群臣之意轉(zhuǎn)達給太后,懇請她順從人心。在此嚴峻形勢之下,周太后妥協(xié),同意讓孝莊錢皇后與英宗合葬裕陵,神主附太廟。

    力革時弊

    成化四年(1468年)冬,天空中出現(xiàn)彗星。當時的人認為這是有人行為不當,而上天要降不祥于人間,言官借此接連彈劾姚夔,姚夔請求辭官回鄉(xiāng),憲宗不允。明憲宗相信番僧,有的被封法王、佛子,服裝用度僭越無度。一時奸人都羨慕他們,爭相做其徒弟。姚夔向明憲宗力諫,這種勢頭稍減。

    成化五年(1469年),改任吏部尚書,這一年雨雪都沒有按時降下,姚夔上疏陳述當朝弊病二十條。姚夔任吏部尚書期間,注意人才的提拔和任用,也不避親戚故舊。當初,王翱主持吏部,對南方人有所壓制,所以北方人很喜歡他。到姚夔時,喜歡幫助南方人,只要是被姚夔評定或推薦的人多能稱職。

    成化七年(1471年),被加授為太子少保。

    成化八年(1472年)九月,南京、浙江大水。姚夔奏請讓朝臣共同尋求安民弭患的辦法。每當遇到天災異象,姚夔就請求賑濟災民,憂形于色。

    與世長辭

    成化九年(1473年),姚夔病重,臥床不起,臨終時,他對兒子姚壁說:“我受國之厚恩,不能做到謀求回報,死后勿按慣例請求厚葬重祭,以加重我的過錯。”二月九日(公歷3月7日),姚夔在京師長安里的家中病逝,享年六十歲。憲宗聽聞噩耗,深為悼痛,賜祭葬。追贈他為榮祿大夫、少保,謚號“文敏”。次年,歸葬于桐廬原籍牛山麓。

    主要成就

    姚夔在朝三十余年,老成干練,受英宗、代宗、憲宗三朝器重,先掌禮部、再掌吏部,皆有所作為,憂國之心老而彌篤,堪稱人臣表率:

    立代宗、穩(wěn)固朝局

    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八月,明英宗朱祁鎮(zhèn)在土木之變中被也先所俘,形勢危急,朝中出現(xiàn)主戰(zhàn)派與南遷派,人心不穩(wěn)。姚夔果斷與其他文官擁立英宗之弟,時任監(jiān)國的郕王朱祁鈺為帝,是為明代宗。此舉使得朝堂暫時穩(wěn)固,也使也先要挾明英宗,進一步向明朝索取贖金等行動的算盤打空。姚夔在此期間還上陳作戰(zhàn)方略,得到采納,為明朝后來北京保衛(wèi)戰(zhàn)時的勝利打下基礎。

    甘冒風險,直言議禮

    成化四年(1468年),孝莊錢皇后去世后,明憲宗生母周太后欲于百年后與英宗合墓,故不許孝莊錢皇后與英宗合葬。姚夔就“陵廟事”向憲宗連上三道奏章,請求周太后遵循禮制。見上奏章無效,姚夔率百官哭諫,終于使憲宗皇帝與周太后同意讓錢皇后與英宗合葬裕陵。后來明孝宗見到姚夔的此三道奏章,評曰:“先朝大臣忠厚為國乃如此!”

    歷史評價

    楊守陳:①姚公間世之杰,儀容魁岸,識量廣恢,鳥有鸞鶴,馬惟龍騋,百氏淹貫,六行且該,瑚璉之器,棟梁之材,鄉(xiāng)書省選,連奪倫魁,文播天下,厥聲若雷,遂登甲第。②嗚呼!自古優(yōu)于政者,多劣于文。高其名者,或卑其位。騁之前者,槩蹶之后。通于身者,或塞于子,而公無一歉焉,獨年齡未及乎?耄期勛業(yè)未臻于極致,故上下多悼惜之走也。少欽英譽,跂而望之,長挹令儀,輒被知遇,恒時觴詠笑談,忘乎位與齒之懸也。

    劉吉:夔儀觀魁偉,器度弘博。與人言表里洞達,喜獎拔后進……及掌銓衡,留心人才,極力詢訪。至于黜陟之際,尤不茍,雖讒口中傷,屹不為動。朝廷有大事,大臣集議,疑未能決者,夔一言而判,眾心服之。夔豪俊慷慨,學通而文贍。但頗不拘小節(jié),晚節(jié)為妻子所累,言官喋喋不置。論者謂夔布時練務,類唐杜黃裳,而未免通饋謝,當時固有疵議之者。然求之一時大臣中,罕有其比,亦無愧于一代名臣云。

    朱祐樘:先朝大臣忠厚為國乃如此!

    李賢:姚夔表里相稱,有大臣之量。

    商輅:器識宏偉,言論侃侃,立朝三十余年,憂國之心,老而彌篤,每當廷議,正色昌言,人皆敬服說。謂公可屬大事,正直弗狥如古周勃、姚崇其人。誠知言哉!

    唐樞:①文敏公姚夔,善應變,濟務可屬大事。初為給事中,議朝政侃侃。成化初,居大宗伯,連上封事,決擇犬儀節(jié),及詳慈懿異葬,尤詞嚴義正。后轉(zhuǎn)吏部,厘正銓法,有撓之者卒不聽。時彗見,四方災,亦連疏歸本入,士人壯之。②群公者惕警之遺,自幼而老,砥礪之風自子而孫,渾厚英發(fā)之氣自家而國,而天下刷翎鼓翮,尚延昔日之所及。如人身病苦于藥石,而豢梁肉反克,然氣腴矣。

    項篤壽:①夔資儀山立,議論河懸。雄才偉度,遇事立斷。獎誘后進,振拔淹滯。意所交識,不避親故。②姚好建白,皆切中事宜。三公者,與尹遞掌邦治,簡毅通敏,各擅其長,要之皆天官之良也。

    林時對:本朝一代偉人,皆吾浙產(chǎn)也……經(jīng)濟則有嘉興項襄毅忠、仁和胡端敏世寧、蘭溪唐文襄龍、桐盧姚莊敏夔、烏程閔莊懿珪、常山樊清簡瑩、烏程潘司空季馴、平湖陸莊簡光祖、山陰朱司馬元爕。

    查繼佐:姚文敏所爭,皆天子家事?揲T一節(jié),遂為世廟時爭禮前籌,得不得時也……夔豪俊慷慨,不拘小節(jié),論者追擬唐杜黃裳。而未免通餽謝,當時私暱屬官之訐所自來也,而素自在。

    張廷玉:①夔才器宏遠,表里洞達。朝議未定者,夔一言立決。其在吏部,留意人才,不避親故。②天順、成化間,六部最稱得人。王翱等正直剛方,皆所謂名德老成人也。觀翱與李秉、年富之任封疆,王竑之擊奸黨、活饑民,王復之籌邊備,姚夔之典秩宗,林聰、葉盛之居言路,所表見,皆自卓卓。其聲實茂著,系朝野重望,有以哉。

    軼事典故

    觀稼臺

    姚夔為人質(zhì)樸,沒有官僚的作風,為人質(zhì)樸敦厚,身居高位,卻平居近人,待人誠懇。孝敬雙親,友好兄弟,視民如子,見貧困者常給予接濟。他府內(nèi)有一座花園不種花,改植莊稼,每年親自耕作,稱“觀稼臺”。同僚見了驚異,他說:“我輩年食俸祿幾百石,而不知農(nóng)家種植之艱辛。我之所為,意在不忘衣食父母!

    繡花鞋

    傳說,某一年太后壽誕,朝中百官及家眷皆送金銀珠寶祝賀,只有姚夔送上了姚母親自縫制的繡花鞋一雙。原來姚夔為官清正,并無積蓄,拿不出像樣的賀禮。姚母是大腳,想起有一次窺見太后裙下也是一雙大腳,于是連夜趕制了一雙,不想太后竟對金銀珠寶毫不稀罕,穿上姚母縫制的繡花鞋卻感覺十分舒適,欣喜異常。于是,太后從此與姚母結為知已,以姐妹相稱了。

    一換解兩難

    天順年間,姚夔任吏部左侍郎時,一日,與吏部尚書王翱考試選取監(jiān)生。王翱出論題為:“道盛德至!保ǔ鲎浴洞髮W》,原文是道盛德至善,意思是品德非常高尚,達到了最完善的境界)就試者不敢直言題目的差錯,只是告訴主考官:“題目甚難!币缑靼琢丝忌囊馑,但又不好顯言,便私下里請求王翱說:“此題果不容易,監(jiān)生廢書已久,希望更換此題!蓖醢空f:“那你可以換一次。”姚夔說:“只易了u2018盛德至善u2019,則諸生便可下筆!蓖醢啃χ饬。

    《閑中今古錄摘抄》就此事評價道:冢宰(指王翱)只知道與將與德意義關聯(lián)的詞句相對成文,而記錯了章句,如果不是姚夔婉言以請,則試者的思想該如何表達,大家都只好擱筆了!

    主要作品

    姚夔文章練達,政事文章在當時首屈一指,詩文皆直抒胸臆。著作有《藞矗堆稿》,后來經(jīng)其子姚璽刻版時改名為《姚文敏集》八卷(《四庫總目》),今存清光緒刻本。

    人際關系

    家系

    輩分關系姓名簡介
    家世曾祖父姚鼎——
    祖父姚伯華以孝聞名,贈資政大夫
    祖母楊氏贈夫人
    姚惟善不仕,贈資政大夫
    申屠氏贈夫人
    ——王氏——
    同輩堂弟姚龍與姚夔同舉進士,授任刑部主事,累官福建左布政使
    長子姚璧歷官兵部郎中,后被降為廣西思明同知
    次子姚璽國子監(jiān)生,后授中書舍人

    (姚夔家系參考資料:)

    史料索引

    《資德大夫正治上卿太子少保吏部尚書贈榮祿大夫少保謚文敏姚公夔墓志銘》

    《姚冢宰誄并序》

    《明史·卷一百七十七·列傳第六十五》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十三》

    《國朝典故·卷八十四》

    《國琛集·下卷》

    《今獻備遺·卷三十二》

    《萬歷野獲編·卷三》

    名人推薦
    • 劉文斌
      劉文斌,男,14歲開始接觸魔術,因為David Copperfield的魔術改變了他。曾向世界魔術大師Jeff McBride學習魔術,也是世界魔術師協(xié)會永久會員(IMS國際魔術師協(xié)會)。擅...
    • 蔣孟育
      蔣孟育,字道力,號恬庵,明代同安縣澳頭人, 后遷居金門。
    • 韓懷寬
      韓懷寬,1978年生。2015年進修于杜源吉工筆花鳥畫創(chuàng)作基地;2014年結業(yè)于中國工筆畫論壇“2014暑期工筆花鳥高級研修班”得到李曉明、鄭路迅、龔雪青、李喆、王亞新、牛...
    • 裴廣鐸
      裴廣鐸 ,生于1922年6月,2004年1月去世。 甘肅廣河人。畫家,在《甘肅日報》當美術編輯。擅長版畫、漫畫。 1948年 畢業(yè)于成都華西協(xié)合大學哲學歷史系。 上個世紀40年代..
    • 吳楚
      吳楚,中國青年書畫家吳楚,號清荷堂主。自幼隨父學習書法,酷愛文學藝術。2005年拜中國當代畫壇五大領軍人物殊榮獲得者趙景偉先生為師,為其首席弟子。2009年畢業(yè)于中...
    • 胡安娜·克魯斯
      胡安娜·克魯斯,全名胡安娜·伊內(nèi)斯·德·拉·克魯斯(1651-1695)墨西哥女詩人。生于墨西哥城附近的鄉(xiāng)村。她的作品以處于殖民地時期的墨西哥社會為背景,描繪了各階層的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