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原名劉雙楫。戲曲研究所研究員,1913年8月生,卒于1990年2月24日。湖北武漢市人,共產(chǎn)黨員。早年習 京劇、 漢調(diào),從師楊得祿、 王素云。工武生、老生、小生。曾隨父 劉藝舟在鄂、川等地從事演出活動。1937年參加革命,1938年至1948年參加 周恩來、 郭沫若領導的抗日演劇隊,1948年10月在華北大學三部學習,并參加華大文工三團。新中國國成立后,相繼在 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戲曲學校、 中國戲劇研究院實驗 京劇團、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等單位從事導演、教學和研究工作,為新中國戲曲導演制和戲曲導演隊伍的建立、建設做過不懈的努力。 長期從事戲曲表導演研究及教學工作。生前為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研究員, 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戲曲學會理事。戲曲研究所研究員,卒于1990年2月24日。湖北武漢市人,共產(chǎn)黨員。
生平
1913年8月生于湖北武漢
1937年參加革命
1938年至1948年參加 周恩來、 郭沫若領導的抗日演劇隊
1948年10月在華北大學三部學習,并參加華大文工三團
1951年在 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任教
1953年調(diào)原中國戲曲研究院導演組工作。
主要成果
導演及演出的劇目主要有:《包得行》、《國家至上》、《大明英烈傳》、《緝私關(guān)》、《靖西風光》、《 紅旗歌》、《黑旋風李逵》、《梁山伯與祝英臺》及 京劇《四川白毛女》等。
主要著述有
《蕭長華談表演藝術(shù)》(與祁兆良等人合作),1956年藝術(shù)出版社出版;《關(guān)于中國戲曲導演的幾個問題》( 楊舒整理),載于《戲劇藝術(shù)講座》導演專輯;《導演元素十講》(龔戰(zhàn)、高法全整理),由湖北省戲曲學校1984年編印。
榮獲獎項:1963年、1980年兩度導演 馬少波創(chuàng)作的《 正氣歌》。該劇于1981年獲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文聯(lián)頒發(fā)的劇本創(chuàng)作、演出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