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經(jīng)歷
少年時,譚組云從海安陳西璧、陸子才習文,苦練書法,常臨摹鐘王遺跡、漢唐碑版。民國6年(1917年),譚組云遍游長江沿岸,遠至京師、粵、閩,后長期定居上海鬻書。歷與康有為、高邕之、曾熙、于右任、張大千等切磋書藝,彼此交厚。書法與譚延闿齊名,世稱“南北譚! 民國19年,譚組云寓居金陵雞鳴寺,與時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的譚延闿,合版《天馬賦》。于右任為帖扉頁題:“試看南北奇書。畏公舊友、組云吟兄妙作!鄙虾!渡陥蟆吩禽d譚組云各體書聯(lián)。張大千的老師曾農(nóng)髯對譚組云的書畫亦十分贊賞,稱其“筆疏以健,神韻欲流!
譚組云曾將他與石濤、彭剛直、吳俊卿、李梅庵、李息翁、王一亭及其哲嗣少云、小云、長媳韓佩芬的書畫合版《十人書畫集》一冊。與譚少云、譚小云合版《三譚書畫集》,并于上海大新公司展廳舉辦“三譚書畫展”。30年代,譚組云采用面授與函授之法,在上海創(chuàng)辦海陵學苑。繼于上海設(shè)華商書局,專業(yè)印售名家書畫作品及其著作,并于南京、丹田等地設(shè)立分發(fā)行所。
人物作品
晚年譚組云家居海安潭園,與韓紫石、陸省吾先生在鳳山創(chuàng)佛教居士林。譚組云的作品及著述有《海香詩鈔》、《海陵印存》、《海陵書畫集》、《續(xù)藝舟雙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