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軍旅
趙貴的曾祖父趙達,曾任北魏庫部尚書,封爵臨晉子。祖父趙仁,以良家子弟的身份鎮(zhèn)守武川(今內蒙古武川),并安家武川。趙貴從小就聰慧過人,有志節(jié)氣概。
北魏孝昌年間(525年—528年),天下戰(zhàn)亂,趙貴帶領鄉(xiāng)人南遷避難。正值葛榮攻陷中山,于是趙貴被拘禁。葛榮失敗后,爾朱榮任命趙貴為別將,隨從征討元顥有功,賜爵燕樂縣子,授官伏波將軍、武賁中郎將。又跟隨賀拔岳平定關中,賜爵魏平縣伯,食邑五百戶。多次升遷至鎮(zhèn)北將軍、光祿大夫、都督。
投宇文泰
永熙三年(534年),鎮(zhèn)守關中的賀拔岳被侯莫陳悅設計殺害后,將領官吏各自逃散,沒有人忠于職守。趙貴對他的親信們說:“我聽說仁義之道難以持之以恒,能遵守它就是君子,違背它就是小人。朱伯厚、王叔治受到賀拔公的小小恩惠,尚且能保持名望節(jié)操,何況賀拔公對我們待以國士之禮,難道能混同于其他人嗎?”說到這里,趙貴痛哭流涕。于是有五十人隨從趙貴,到侯莫陳悅處假裝投降,侯莫陳悅信以為真。趙貴乘機請求為賀拔岳收葬,言詞慷慨。侯莫陳悅認為他很有勇氣,答應了他的請求。
趙貴等人收殮賀拔岳的尸體而歸,與寇洛等人糾集部眾,逃往平?jīng),共同商議抗拒侯莫陳悅。趙貴首先提議迎接賀拔岳部將宇文泰為原賀拔岳部眾的首領。宇文泰來到賀拔軍中之后,任命趙貴為大都督,兼任府司馬。同年,侯莫陳悅被平定后,趙貴以原來的軍職代理秦州政務,擔任秦州大都督。趙貴治事清平恬靜,百姓和下屬官吏都很愛戴他。
奉立之功
主詞條:北魏孝武帝西遷
永熙三年(534年)十月,高歡發(fā)兵進攻洛陽,派都督韓軌進占蒲坂。宇文泰任命趙貴為行臺,與梁御等人率軍征討。還沒有渡過黃河,而北魏孝武帝元修已經(jīng)西入函谷關。趙貴被孝武帝任命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兼任右衛(wèi)將軍。當時曹泥據(jù)守靈州抵抗,趙貴擔任大都督,與李弼等人率軍征討。趙貴晉封侯爵,食邑增加五百戶。同年十二月,宇文泰因與孝武帝發(fā)生沖突,派人鳩殺孝武帝元修,立元寶炬為帝。
大統(tǒng)元年(535年),趙貴因參與奉立西魏文帝元寶炬的功勞,晉封公爵,食邑增至一千五百戶,不久任岐州刺史。當時因為軍國大事繁多,宇文泰要借助趙貴的力量,便沒有讓他前往岐州就職。并仍然兼任大丞相府左長史,加散騎常侍銜。
征戰(zhàn)東魏
大統(tǒng)元年(535年),宕昌國(今甘肅宕昌縣西)君主梁仚定在河西叛亂,西魏朝廷任命趙貴為隴西行臺,同侯莫陳順等人率軍將其擊敗。大統(tǒng)三年(537年),趙貴跟隨宇文泰收復弘農(nóng),攻克沙苑,因功被任命為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雍州刺史,晉封中山郡公。大統(tǒng)四年(538年),宇文泰與高歡征戰(zhàn)河橋,趙貴與怡峰為左軍,作戰(zhàn)失利,率先退回。
大統(tǒng)十二年(546年),趙貴跟隨宇文泰支援玉壁,在玉璧之戰(zhàn)中迫使東魏權臣高歡逃走。高仲密獻出北豫州歸降西魏,宇文泰率軍迎接,在邙山與東魏軍隊作戰(zhàn)。趙貴為左軍,作戰(zhàn)失利,導致全軍潰敗。趙貴因罪被罷免官職,以驃騎、大都督銜統(tǒng)率本部兵馬。
大統(tǒng)十五年(549年),趙貴恢復官爵,任御史中尉,加大將軍銜。東魏將領高岳、慕容紹宗等把王思政包圍在潁川,趙貴率軍支援,東南各州兵馬也歸趙貴調度。東魏軍堵住洧水來灌潁川城,援軍無法靠近,王思政全軍覆沒,趙貴撤軍返回。不久任柱國大將軍,賜姓乙弗。柔然侵犯廣武,趙貴將其擊敗,斬殺數(shù)千柔然士兵,繳獲其軍用物資,整頓軍隊凱旋而回。六官建立后,任命趙貴為太保、大宗伯,改封南陽郡公。
慘遭處死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西魏恭帝拓跋廓被迫禪位于宇文泰之子宇文覺。次年,宇文覺正式即位,建立北周,是為孝閔帝。升任趙貴為太傅、大冢宰,晉封楚國公,食邑一萬戶。
宇文泰在世之時,趙貴與獨孤信等人都與宇文泰的地位資歷相等。孝閔帝宇文覺即位后,晉公宇文護把持朝政,趙貴自認為是元勛重臣,對此憤憤不平,便與獨孤信策劃殺死宇文護。到了約定日期,趙貴準備動手,獨孤信卻制止了他。不久,被開府宇文盛告發(fā),遭到宇文護殺害。
主要成就
抵御外族
大統(tǒng)元年(535年),羌族宕昌國的君主梁仚定入侵西魏,西魏任命趙貴為隴西行臺,趙貴同侯莫陳順等人率軍擊敗梁仚定。大統(tǒng)十五年(549年),柔然侵犯廣武,趙貴將其擊敗,斬殺數(shù)千柔然士兵,繳獲其軍用物資,整頓軍隊凱旋而回。
反擊東魏
趙貴對于宇文泰鞏固關隴政權、建立北周都有很大的貢獻,故而位列八柱國之一。趙貴在爾朱榮執(zhí)政時期為別將,永安三年(530年)跟隨賀拔勝討伐元顥有功,賜爵燕樂縣子,授伏波將軍、武賁中郎將。后從賀拔岳平關中。西魏大統(tǒng)三年(537年),趙貴跟隨宇文泰收復弘農(nóng),在沙苑之戰(zhàn)中也立下了汗馬功勞。西魏軍在沙苑(今陜西大荔南)地區(qū)設伏。閏九月,東魏丞相高歡率20萬大軍經(jīng)蒲津(今山西永濟蒲州鎮(zhèn)黃河渡口)西渡黃河反擊西魏,企圖奪取長安(今西安西北),宇文泰率兵背水東西列陣,以趙貴為左翼,選擇駐地以東10里葦深土濘的渭曲設伏,令將士皆偃戈于蘆葦中,聞鼓聲即起。兩軍將交,宇文泰擊鼓,伏兵驟起,奮勇沖殺。趙貴率西魏軍追至黃河邊,斬俘8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