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白寶山(滿族):白全福的父親, 評書、滑稽二簧、相聲藝人。藝名慶有軒、云里飛,北京人,滿族。他自幼入嵩祝成班學(xué)京戲,出科以后,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變前,曾搭四喜班充任武行,事變后因該班作藝之三慶園被火焚毀而散去。因聽評書《西游記》,又拜恒永通為師,學(xué)說《西游記》,取藝名慶有軒。恒永通是說《西游記》一門藝人中頂掌門戶的門長猴兒安(安太和)的弟子,滿族。從猴兒安開始,在北京說《西游記》的才由道情書改為評書講說。慶有軒繼承恒永通的衣缽,說了幾年《西游記》,最拿手的是“豬八戒鬧無底洞”一回,說書時(shí)仍打著漁鼓筒吟誦書贊,兼賣沉香佛手餅,有道情遺韻,因收入微薄,難以維生,便攜長子白寶山(藝名畢來鳳,人稱“小云里飛”)、次子白寶亭(相聲藝人,焦德海之徒)到花市大街等處撂地演出,父子用大白抹出白眼圈,用白土子在地上寫“平地茶園特約超等名角云里飛、畢來鳳,雨來散,風(fēng)來亂”。寫完后,云里飛“啊”地大聲怪喊,畢來鳳把鞋脫下來,光著襪底翻筋斗,招徠觀眾。所作之藝乃是一種托名京戲的臨時(shí)滑稽,重在抓包袱兒。如唱《三盜九龍杯》,據(jù)張次溪《人民首都的天橋》中的記載:“老云里飛把破大棉襖紐扣兒解開,算是飾周云花,壁里蹦(畢來鳳)飾楊香武,鑼鼓文場是用嘴說,那塊寫字的大白,就算是九龍玉杯。楊香武見周云龍那一幕,說三天之內(nèi)要盜取九龍玉杯,說到這里,老云里飛就把這塊大白拿起來往懷內(nèi)衣裳兒內(nèi)一放,說杯呀在這兒哪,叫你臭妹妹的盜不了去。圍觀眾人大笑,緊跟著就要錢。”有一些京劇、相聲藝人也來云里飛這里搭班參演。他們常演的節(jié)目有《三盜九龍杯》、《駱馬湖》、《惡虎村》、《探親家》等。至MIN國初年,云里飛父子班演唱的《戲迷傳》,紅極一時(shí)。
云里飛為人愚直,晚年時(shí),間或一人往各處撂地說《西游記》和相聲短段,兼賣沉香佛手餅。當(dāng)其開口唱時(shí),先拖漁鼓筒敲擊,砰砰作聲,再唱“一洞天,美猴王,保著唐僧去取經(jīng)”之類詞句,形容孫行者之猴性,豬八戒之呆性,俱惟妙惟肖。后患癱瘓,行動艱難,乃停演。
白寶山的弟子很多,有男有女,如馬艷華、夏麗華等。相聲藝人郭全寶幼年時(shí)也向他學(xué)過滑稽二簧。白寶山之子白全福(藝名飛不動)自動隨父在天橋作藝,后專攻相聲,成為天津市曲藝團(tuán)的相聲名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