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鄭良士(856~930年),初名昌士,字君夢,福建仙游縣孝仁里鄭宅(今賴店鎮(zhèn)圣泉村)人。唐大中十年(856年)生。
唐昭宗景福二年(893)獻(xiàn)詩五百首給朝廷,受昭宗李燁賞識,授國子監(jiān)四門博士,歷補(bǔ)闕,累遷康、恩二州刺史。天復(fù)元年(901)棄官歸隱。王審知主閩,知他才華出眾聘為八閩署、館、驛巡官,后遷建州判官。不久,授威武軍節(jié)度書記,終左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缎绿茣に囄闹尽分浧洹栋讕r集》十卷,《中壘集》五卷,詩集十卷皆佚。《全唐詩》卷726錄其詩三首!度圃娧a(bǔ)編·續(xù)拾》卷34補(bǔ)詩二首。其詩多寄情山水,表現(xiàn)超脫凡塵的思想。代表作如《游九鯉湖》、《題興化高田院橋亭》等。
人物生平
鄭良士自幼博學(xué),酷愛詩文,其詩作遠(yuǎn)近聞名,尤擅長五言、七言詩。唐廣明、龍紀(jì)年間(880~889年),被薦入京,參加朝廷考試,不中。景福二年(893年),以詩500篇獻(xiàn)朝廷,得到昭宗的賞識,授國子四門博士,后遷任康州、恩州刺史,兼御史中丞。由于唐末政治腐敗,其才華無法施展,無意為官,于天復(fù)元年(901年)棄官歸隱故里白巖。家居期間,常與泉州刺史王延彬、邑人陳乘、徐寅等以詩相唱酬。
后梁貞明元年(915年),閩王王審知賞識其才華,授為八閩署、館、驛巡視官,后升任建州判官、威武軍節(jié)度使書記官,左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等職。
鄭良士晚年又回歸故里。他承家學(xué)淵源,重視對子女教育,8個子女都成才,先后出仕,元弼為閩國禮部尚書,元龜為宋初進(jìn)士,官至司馬。他的八個子女都“俱博學(xué)能文”、“時號鄭家八虎”。后唐長興元年(930年)卒,終年75歲。
詩作選
鄭良士是晚唐詩人,其詩大多寄情山水,表現(xiàn)超脫凡塵的思想,代表作有《題興化高田院橋亭》(題目為后人所加)、《游九鯉湖》等!缎绿茣に囄闹尽肥占栋讕r集》10卷,《中壘集》5卷。《全唐詩》收集鄭良士詩3首。
他的詩多寄情山水,歌頌家鄉(xiāng)及祖國壯麗河山。
《游九鯉湖》
“仄徑傾崖不可通,湖嵐林靄共溟蒙。
九溪瀑影飛花外,萬樹春聲細(xì)雨中。
覆石云閑丹灶冷,采芝人去洞門空。
我來不乞邯鄲夢,取醉聊乖鄭圃風(fēng)!
《棲云精舍》
“三邑平分萬仞山,崢頭禪院瞰寒空。
噴煙一帶香泉白,倚云千株古樹紅。
宿客語來巖谷應(yīng),真僧游去虎狼同。
不堪悵望吟詩石,鮮碧苔青檜影中!
《題興化高田院橋亭》
到此溪亭上,浮生始覺非。
野僧還惜別,游客亦忘歸。
月滿千巖靜,風(fēng)清一磬微。
何時脫塵役,杖履愿相依。
《寄富洋院禪者》
畫破青山路一條,走鞭飛蓋去何遙。
礙天巖樹春先冷,鎖院溪云晝不銷。
霅上茗芽因客煮,海南沈屑為齋燒。
誰能學(xué)得空門士,冷卻心灰守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