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醫(yī)
郭鳳藻,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清名醫(yī)。祖孫七代行醫(yī)。雍正六年(1728),郡城流行瘟疫。其細(xì)析病源,精思合藥,普遍施治,活人無算。
近代居士
郭鳳藻,字蘊岑,甘肅渭源縣人,住縣城內(nèi)北街。能文章,尤工書畫,人爭求之。晚年潛修佛乘,專心凈土,持五戒,行十善。并勸其妻柴氏及媳吳氏,皈依佛門,實行佛化家庭。與凈友周佛性、張瑞亭,同心弘法,創(chuàng)設(shè)居士林。在北關(guān)廢池大廟堡,建法源寺,成立佛教支會。善信歸心,念佛者達(dá)三四百人。一九五八年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三日,示微疾。十四日,由家人扶至院中曝日。午后,就床而臥,請道友與其眷屬,咸為助念,鳳藻亦隨眾默念。夜中睡醒,即隨眾念佛。至十五日晚七時,起坐,注視佛像,神志湛然,一無苦惱,微笑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