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履歷
2013年-2014年12月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書法》編審中心——編輯和責任審讀;
1998年任吉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2001年任吉林市孔子學會理事;
2004年受聘北華大學成教學院客座教授;
2004年任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2007年任吉林市書法家協會理事;
2007年法國國立土倫瓦爾大學講學教授;
2010年受聘北華大學東亞歷史文獻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2010年受法國瓦爾省政府邀請赴法國文化交流;
2011年任吉林市甲骨文學會副會長;
2014年任陜西師范大學書法文化研究院研究員;
書法作品入選并獲獎,發(fā)表學術論文多篇,載于CSSCI來源期刊、國家中文核心期刊、國家級權威報刊等;
多次應邀出席國家級大型學術研討會進行學術研討;
涉獵歷史文獻學和歷史語言學等領域;
治學之馀兼工書法、詩文創(chuàng)作。?
參展記錄
1999年
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文聯書畫藝術中心聯合舉辦的“紀念孔子誕辰2550年書畫大展”;
2012年
入選“關東風”東北三省書法家協會教師書法作品聯展;
2016年
應邀參加“首屆當代文人書法周書法作品展”;
9月應邀參加“愛國者為祖國添彩——首屆當代名家代表作品展”。
獲獎經歷?
1998年
獲吉林省書法家協會、吉林省美術家協會舉辦的《紅樓夢》全國書畫藝術作品展二等獎;
獲紀念中國佛教二千年書畫大展銀獎。
發(fā)表文章
1、論文“古月清風嘉陵畔,珠光玉色墨香中——沈尹默書學之文化意義” ?入選《沈尹默論壇論文集》(上海書畫出版社);
2、論文“語石三則三問”入選《西泠印社成立11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泠印社出版社);
3、論文“蘭亭集序與魏晉風度考”入選《第三屆蘭亭論壇論文集》(中國文藝出版社);
4、論文“貞觀書風與隋唐制度淵源考述”入選《中國哲學與中國哲學史研究論文集》(西安交通大學出版);
5、論文“《藝文類聚》與初唐詩風之衍變”入選《首屆歐陽詢書學論壇論文集》;
6、“史家之重光——陳寅恪之學術與藝事”發(fā)表于《中國書法》;
7、“古代書論中的墨法”發(fā)表于《中國書法》;
8、?“孝女曹娥碑的臨習”發(fā)表于《中國書法》;
9、“禮器碑技法解析”發(fā)表于《中國書法》;
10、“蘇軾黃州寒食詩帖選字解析”發(fā)表于《中國書法》;
11、“趙孟罟槿ダ促馓∽紙馕齜⒈磧凇噸泄櫸ā罰?/p>
12、“《藝文類聚》與初唐詩風流變之分析”入選“歐陽詢書學論壇”;
13、“為進步鼓掌”發(fā)表于《書法報》;
14、“當代書法論著中之問題例說”發(fā)表于《書法報》;
15、“書學與書協”發(fā)表于《書法報》;
16、“當代書法史研究途徑臆說”發(fā)表于《書法報》;
17、“成多祿題跋始末”發(fā)表于《書法報》;
18、“戶樞不蠹——淺析國展中的代筆現象”發(fā)表于《中國書畫報》;
19、“拓展清芬”發(fā)表于《中國書畫報》;
20、“書法產業(yè)發(fā)展中的炎涼”發(fā)表于《中國書畫報》;
21、“老樹新花觀冷月”發(fā)表于《中國書畫報》;
22、“讀《俞曲園論書二則》書后”發(fā)表于《中國書畫報》;
23、“錯字入展的將來”發(fā)表于《中國書畫報》;
24、“中體西用與當代書家之文化觀”發(fā)表于《中國書畫報》;
25、“龍坡之光——臺靜農書風一隅談”發(fā)表于《中國書畫報》;
26、“傾聽理想的聲音”發(fā)表于《中國書畫報》;
27、“取法自然說”發(fā)表于《中國書畫報》;
28、“神交紙上”發(fā)表于《中國書畫報》;
29、“對書法作品含金量的評估”發(fā)表于《中國書畫報》;
30、“犖犖觀堂月中天”發(fā)表于《北京晚報·墨緣》;
31、“但隨清流覓選堂”發(fā)表于《北京晚報·墨緣》;
32、?“唐朝敘書錄誤記補正”發(fā)表于《東方早報·藝術評論》;
33、“書道一貫”發(fā)表于《吉林畫報·書畫視界》;
34、“云在天心秋水平”,發(fā)表于《中國書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