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宋鴻圖,字瑤軒,人送外號“金剛姆”,南嶼江口村人氏。光緒二年赴京參加武舉,殿試上以一式“魁星踢斗”獲一甲第一名——武狀元,授御前侍衛(wèi)。光緒四年,選任為廣東參將?上形锤叭危宦勀赣H病逝,丁憂故里。在家守孝時不幸染痢疾暴卒,年僅30歲。宋鴻圖出生在南嶼江口村。由于宋鴻圖的父親早亡,他自小便在家務農(nóng)過活。也許是從小就開始鍛煉,宋鴻圖長得腰粗膀闊、身材魁梧,而且臂力過人,人送外號“金剛姆”。
據(jù)說在宋鴻圖16歲那年,隔壁鄉(xiāng)有一名漁夫臂力驚人,單手就能拖動四五百斤的重物,自稱臂力天下無敵。鄉(xiāng)里人知道后不服氣,便慫恿村里公認力氣最大的宋鴻圖跟他“掰腕子”比賽。于是他們二人便在浦口村設(shè)下擂臺,這場比賽引來了眾多人圍觀,更有人當場立下盤口,就地開莊。
所謂棋逢對手,剛開始,擂臺上兩名大力王僵持在那,誰也壓不倒誰。盞茶功夫,兩人都有力竭的跡象,這時候,兩人比拼的已不僅是力氣,更是耐力和信念。只見宋鴻圖一聲怒吼:“你手拗斷了!”隨即一聲“嘭”,宋鴻圖已經(jīng)把對手壓倒在桌上。原來那漁夫聽得宋鴻圖一聲怒吼后,心有所懼,露出破綻,而宋鴻圖則是借著一聲怒吼,鼓起了全身的力氣,此消彼長,自然贏了擂臺。宋鴻圖之名也名噪里閭。
話說宋鴻圖有一位堂兄,名宋泰生,自小便是喜愛功夫得緊,且家境殷實,用重金從永泰請來一位武功深厚的師傅,在家建起練武堂,修習武藝。這時宋鴻圖已經(jīng)20歲,正值青壯。他和堂兄一般,皆是生性好動,得知堂兄習武后,他常常跑到練武場觀摩,這樣的武刀弄棒,宋鴻圖越看越是喜歡,私下常到堂兄那偷藝。
堂兄見他這般好學,自己也想有一個伴,便領(lǐng)他去拜見師傅,請求師傅讓他跟班學藝。老師傅見宋鴻圖長得身材魁梧,神力過人,乃是習武的好苗子,而且宋鴻圖言語之間,對習武的熱情溢于言表,便遂了宋鴻圖的心愿。
從此以后,宋鴻圖便跟著師傅和堂兄修煉武藝。師傅悉心教導,宋鴻圖更是勤學苦練,習武不到四年,便有小成。傳聞宋鴻圖在練武場練功時,用的是一把特制的鐵鑄大刀,重逾180斤。一般人舉都舉不起來,而宋鴻圖用此大刀練武,卻絲毫不見費力。耍弄起來,有如雪飄梨花、錦簇一團,令人眼花繚亂。
同治十二年,宋鴻圖參加武舉鄉(xiāng)試(這“鄉(xiāng)試”其實是全省范圍的選拔考試),便得了一個亞元(第二名)。但宋鴻圖對此并不滿意,中了武舉亞元后,反而練得勤快。除此之外,在練武閑暇之余,更是讀起了《孫子兵法》這類書籍。
三年后,宋鴻圖再次參加武舉。這次的宋鴻圖一路過關(guān)斬將,中了武進士后,又參加殿試。殿試時,“冠蓋云集,兩宮垂簾”。27歲的宋鴻圖雖然刀法嫻熟精湛,步伐嬌健自如,但心里難免有些緊張。在殿上舞刀,舞到酣處之時,突然間大刀飛過肩部時不慎失手,眼看就要墜落到地。好個宋鴻圖,不見怯懦,瞬間右腳向上一勾,大刀從腳上一躍飛起,宋鴻圖身手敏捷地接住大刀,并順勢揮舞向前。此次意外,反而激起宋鴻圖好強的性子。一時間,只聽得見風聲和刀幕,卻不見人影。在場文武官員,無不驚得目瞪口呆,個個拍手叫絕,兩宮垂簾后也不斷喝彩。殿試后,皇上欽賜宋鴻圖光緒二年第一甲第一名武進士及第。主考官試后請教宋鴻圖:“此招從未見過,這是什么招?”宋鴻圖一笑,答曰:“魁星踢斗!”
事后,這式“魁星踢斗”名滿京城,宋鴻圖也被授于御前侍衛(wèi)。
后記
光緒四年,宋鴻圖被選任為廣東參將,眼看錦繡前途在前,卻突聞家中母親病逝。親友、隨從皆勸他先到任,后奔喪。但宋鴻圖以“孝”為重,上報朝廷請假回籍守孝。
宋鴻圖守孝期間,赴南嶼西來庵燒香,恰逢光緒三年狀元王仁堪。這文、武兩狀元一見如故,均有相見恨晚之感,一時天高海闊,無所不談。王仁堪在與宋鴻圖交談中,得知宋鴻圖平時只讀武戰(zhàn)之類書籍,而文史、地理、科技等知識相對貧乏。便勸宋鴻圖多讀一些其他書籍,充實見聞。王仁堪回府后,夜晚挑燈鋪紙研墨,揮筆寫了“古劍不磨留養(yǎng)氣,異書多讀當加餐”。經(jīng)方家裱禙后交親戚送予宋鴻圖。遺憾的是,當王仁堪的墨寶帶到南嶼時,宋鴻圖因鄉(xiāng)間流行瘟疫染疾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