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潘承弼精研版本及 考證。其家藏書淵源可溯至乾隆時代的 潘奕雋的“三松堂”,后有 潘祖蔭的“滂喜齋”,祖父潘祖同“竹山堂”等,再經(jīng)他及兄 潘承厚極力搜集,與鄧邦述、宗舜年、丁祖蔭等人角逐一時,積書至20余萬冊。藏書樓名“寶山樓”、“宋韻金篇之居”、因蓄金石拓本2萬余種,石硯50余方,后遂取名藏書樓為“著硯樓”。收藏中注重明末史料和鄉(xiāng)賢文獻(xiàn),尤多珍秘的版本,如宋版《陳后山集》、明人文傲彩繪《金石昆蟲草木狀》等,價值極高。所藏圖書、金石,解放后捐獻(xiàn)給上海圖書館。該館編有《吳縣潘氏寶山樓藏書目錄》6卷,《寶山樓通俗小說書目》。藏書印有其祖父潘祖同的“舊史氏”、“還讀書堂”、“梅逸道人”、“吟蘭書屋圖記”、“祖孫父子兄弟叔侄翰林之家”等。
個人成果
所著《 著硯樓書跋》403篇,是古籍版本、目錄學(xué)、?睂W(xué)的參考讀物。其間有許多題跋,對各書的傳世版本作了總結(jié)性的論述?∮小洞呵镒髠髯x》、《寒松閣題跋》、《定庵續(xù)集》、《汲古閣書跋》、《鳴野山房書目》、《吟香仙館書目》等;與顧廷龍合編有《明代版本圖錄》;編印有《上海歷史文獻(xiàn)圖書館農(nóng)藝史料目錄》、《上海歷史文獻(xiàn)圖書館臺灣史料目錄》等;自著和編校有《著硯樓讀書札記》、《寄漚剩稿》、《詞律校異》、《詞選箋注》、《〈日知錄〉補校》、《圖書金石題跋》等。輯佚達(dá)130余家,成《著硯樓輯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