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清道光進士,殿試欽點第一名,深受道光皇帝喜愛,歷事三朝皇帝(道光、咸豐、同治),在朝30余年,風流文雅,忠于職守,清政廉潔,七次擔任評審科第卷主考,張之洞就是哀嘆的。相傳,在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的一次鄉(xiāng)試中,徐士谷拿起一份落選卷仔細閱讀后大加贊賞,并連說:“可惜!”后列之紅榜。這份考卷就是張之洞的。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張之洞名列殿試前茅。
張之洞不忘師恩,為徐士谷故鄉(xiāng)書“立公祠”等多塊牌匾,以次來紀念一心為公的恩師,留以后人敬仰。
徐士谷,字稼生,號拙翁(公元1803——1866年),今豐城市拖船鎮(zhèn)蛟湖村人。
清道光進士,殿試欽點第一名,深受道光皇帝喜愛,歷事三朝皇帝(道光、咸豐、同治),在朝30余年,風流文雅,忠于職守,清政廉潔,七次擔任評審科第卷主考,張之洞就是哀嘆的。相傳,在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的一次鄉(xiāng)試中,徐士谷拿起一份落選卷仔細閱讀后大加贊賞,并連說:“可惜!”后列之紅榜。這份考卷就是張之洞的。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張之洞名列殿試前茅。
張之洞不忘師恩,為徐士谷故鄉(xiāng)書“立公祠”等多塊牌匾,以次來紀念一心為公的恩師,留以后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