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法國傳教士田德能——中國咖啡始祖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法國傳教士田德能神父受理幫助朱苦拉村杞干文等彝族人打贏了與漁泡江東升“順天王”張邑清捆綁販賣72名婦女的官司。同年,受昆明教區(qū)教會的派遣,帶領魯鴻儒(法國籍)、鄧培根(四川人)到大理州賓川縣朱苦拉村傳教,并在朱苦拉村修建了天主教堂。
《云南宗教史》第358頁、《云南天主教史》第396頁中記載:田德能(?-1912年),法籍傳教士,19世紀末到云南,先在平彝縣(今富源縣)天主教堂、永勝縣片角新街天主教堂傳教,后到賓川傳教,1908年引發(fā)“賓川教案”后離開賓川。1911年到昭通縣天主教堂任神父,1912年死于昭通縣城。
《賓川縣志》第780頁“天主教”一節(jié)中記載了朱苦拉咖啡引種人,法國天主教傳教士田德能何時被派到大理州賓川縣漁泡江峽谷中的平川鎮(zhèn)朱苦拉村傳教和引種咖啡的故事。
因為田德能酷愛喝咖啡,他們隨身除了攜帶《圣經(jīng)》、衣物、一些生產(chǎn)工具和藥品外,還有途經(jīng)越南時他的法國同鄉(xiāng)送給他的一株咖啡苗。田德能神父在教堂外親手種下了這些咖啡苗。他當時并不知道,這些咖啡幼苗的祖先,竟然可以追溯到1715年荷蘭咖啡商送給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那株咖啡苗。
后來,隨著神父傳教事業(yè)的發(fā)展,咖啡文化也被傳播到了云南更多的地方。這些帶著“貴族”血統(tǒng)的咖啡幼苗來到云南后,仿若找到故鄉(xiāng)的感覺,馬上適應了云南紅土高原的海拔、氣溫、緯度和降水量,慢慢孕育成一片片咖啡林,咖啡樹第一次在中國大陸的土地上出現(xiàn)了。
100年多過去了,田德能恐怕也想不到,雖然自己的傳教事業(yè)因歷史而中斷,但他帶來的咖啡卻隨著時光留存了下來。
1993年云南咖啡榮獲了第42屆布魯塞爾尤里卡博覽會金獎。
1904年(光緒三十年)云南成為中國大陸最早種植咖啡的地方,田德能也被譽為中國咖啡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