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929年生,著名書法家,重慶白沙鎮(zhèn)人。六歲學書,唐師顏柳,宋法蘇黃,對晉、魏、明、清書法也有所涉獵。擅長行書,榜書和雙鉤,所作體勢峭拔,遒勁豪放。從1979年起,參加國內(nèi)省級以上書法展及中日、中韓、中新、中泰、大陸與臺灣省等書法交流展覽達90余次。1987年曾訪問日本,在東京與神戶舉辦過個人 展、小品展。1991年應(yīng)邀去西德講授書法時舉辦過個人展。書作收入《當代中國書法作品集》、《明清現(xiàn)代中國的書展》等作品集達100余種。選入國內(nèi)碑林、名勝、紀念館等刻石、刻匾、陳列等計140余處。自寫或與人合作在省以上刊物發(fā)表的文章有:《對中國書法批評方法論的思考》、《略論書藝美學中的氣說》等多篇。合作編著的集子有:《書法學習與欣賞》、《楹聯(lián)集粹》、《詩林絮語》等。傳略收入《中國當代書法家集》等。他生前是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四川省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書協(xié)會員,四川省書學學會副會長,四川省老年書法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省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成都翰林中國書畫藝術(shù)學副院長、書法教授。
2009年1月4日凌晨3時,在成都因癌癥醫(yī)治無效謝世, 。
藝術(shù)履歷
周浩然 (1929-2009)出生于四川江津(今屬重慶市)一個有名的儒醫(yī)世家。他6歲即在祖父、父親的指導下學習書法,7歲開始為街鄰撰寫對聯(lián),11歲時就因常為鄉(xiāng)人書寫神龕和店鋪招牌而被稱為“神童”。1942年,13歲的周浩然到重慶川東師范上學。校長聶榮藻先生十分重視書法,不遺余力地倡導之,常說:“好書法是為人師表的一部分!边@話對年輕的周浩然影響非常大,使他一生與書法結(jié)緣。他參加工作后,教學之余勤練書法不輟。其書學唐代顏真卿、柳公權(quán),宋代蘇軾、黃庭堅等大家,博采眾長,融會貫通,逐步形成筆力遒勁雄強,結(jié)字寬博挺拔、沉厚 峭拔的獨特風格。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周浩然的書法就聲名鵲起!拔母铩睍r,有人勒令他書寫三米見方的巨幅。他從容不迫,用長竹竿綁成巨毫,一揮而就,字字剛勁有力,氣魄宏大,見者無不稱贊。不久,有關(guān)部門安排全國10位著名書法家到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揮毫題詞,他也是受邀請者之一。1979年,我國文化部門選擇明清以來有代表性的100位著名書畫家的作品去日本展覽,現(xiàn)代書家有沈尹默、楚圖南、趙樸初、舒同、林散之、馬公愚等,周浩然亦位列其中。1980年起,周浩然先后參加了中日、中韓、大陸與臺灣等書法交流展100多次。他曾在日本東京、神戶舉辦過個人書法展,還應(yīng)邀去德國講授中國書法藝術(shù),舉辦個人書法展。鄭州黃河碑林、開封翰林碑林、洛陽團城牡丹碑廊、重慶縉云山、合川釣魚城、新四軍紀念館、淮海戰(zhàn)役紀念館……這些外省名山大川景點、紀念館都留有他的墨寶,計160多處。他的家鄉(xiāng)江津臨江城樓有清代名士鐘云舫撰的長達1612字的“天下第一長聯(lián)”,經(jīng)他手書而相得益彰。其字形神兼?zhèn),大氣磅礴,渾然天成,令人嘆為觀止!懂敶袊鴷ㄗ髌芳肥沼兄芎迫粫ㄗ髌愤_10余種。他還撰寫發(fā)表書法論文多篇,出版《書法學習與欣賞》等專著多部。他生前是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四川省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在國內(nèi)外書壇享有盛譽。成都杜甫草堂的“大雅堂”、青羊?qū)m的“黃老遺風”等匾額,武侯祠“喜神坊”的石碑以及“天仁大酒店”、“航空大廈”等許多招牌,雖未落款,但一眼就能認出是他的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