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自1945年起,從事專業(yè)和業(yè)余音樂創(chuàng)作活動六十余哉。共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千余首,存全國、全軍和省(市)獲獎作品百余首。同時還創(chuàng)作小說、散文、詩歌、隨筆、殘劇、曲藝一評論等共百余萬字。解放戰(zhàn)爭期間創(chuàng)作的歌曲《小李打靶》、《剿滅匪特》、《光榮花》等,在部隊廣為傳唱!督藴绶颂亍肥杖1963年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解放戰(zhàn)爭歌曲集》和西北大區(qū)《解放戰(zhàn)爭歌曲選》。1951年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歌劇《鋼鐵海防緣》(與人合作),1951年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話劇集《老兵練兵》、曲藝集、《捉俘虜》(與人合作)。1964年新疆青年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帕米爾紀行》。1965年與人合作大型歌舞《我們的隊伍向太陽》由新疆軍區(qū)文工團演出,中央電視臺播放。1981年中國唱片社上海分社出版專輯唱片《蘇州姑娘》(與人合作),198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歌詩集《美哉,蘇州》、1989年與人合作專輯盒帶《天堂之歌》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1990年北京卓越出版社出版《張景坤詞作歌曲集》,1992年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歌詞集《綠色的夢》,2002年中國音樂家音像出版社出版專輯VCD光盤《虎丘尋夢》(與人合作),1991年5月以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創(chuàng)作委員會、江蘇省電視臺、蘇州市文聯(lián)、蘇州市文化局、蘇州市廣播電視局名義舉辦《張景坤詞作音樂會》。歌曲《邊卡就是我的家》、《咱們新疆好地方》《家住長江三角洲》《太湖夜歌》《江南柳》《蘇州姑娘》、《賣鮮藕》、《采紅菱》等歌曲,在全國具有廣泛影響。在新疆部隊期間為藝術(shù)家,作家做了大量引路工作,在部隊和蘇州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推出了許多藝術(shù)人才,在文藝界享有“伯樂”之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