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丁崇享公,湖南隆回羅白人,明萬歷年間人生卒未詳,石匠手藝精熟。廉其情,好善行,一生為民間架橋修路亭,做有很多好事。崇享公仙逝前三年對石子嶺曲陡狹道進行征服改造。南從羅白千秋,北至民族(今山界回族鄉(xiāng))樟巴山,長達兩公里山坡小道,劈石修鋪寬敞迭級而上的石板大道,同時于石子嶺陀石谷口構(gòu)建路亭,供路人歇息。路亭四邊墻垛、檐、門、窗全部用厚寬一尺、長一尺以上規(guī)格劃一的石磚砌而成,數(shù)百年來全貌端正堅固。崇享公劈荊斬刺,歷時三年竣工之日,喚方圓民眾,每人備柴三塊,置石子嶺山坳處,盤形累疊,崇享公盤坐其中,囑民眾辰光時刻,焚火燒柴化身上天。果然,享公真人就這樣仙游去了。后人婉言:享公修身仙游去,此地留有石仙亭。
時至今日,每逢冰雹天,方圓數(shù)十里民眾敲鑼打鼓撒米念道:享公爺爺,治(止)風(fēng)治(止)暴。很快冰雹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