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帕索里尼曾參加 意大利共產(chǎn)黨, 1949年被意共以 同性戀為由將其開除。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shí)應(yīng)征入伍,后擔(dān)任 中學(xué) 教師。1950年代初任教于 羅馬一所貧民窟 學(xué)校,接觸到 社會(huì)最陰暗的一面,這對他的 人生觀以及以后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在這期間他創(chuàng)作了反映羅馬貧民生活的 小說《生活的年輕人》、《激動(dòng)的生活》,也曾創(chuàng)作 劇本,貝爾托魯奇的處女作《死神》就是特意請他寫的。1950年代末他寫了 詩集《葛蘭西之燼》以及小說《暴力人生》使其位居當(dāng)代最偉大的作家之列。之后他把主要精力投放在 電影事業(yè)上,先后拍攝了如《 俄狄浦斯王》、《 美狄亞》、《愛與憤怒》、《 十日談》及《 薩羅》(又名《 索多瑪120天》)等電影。
他在《薩羅》公開上映前不久,在 羅馬被人痛毆之后再以帕索里尼他自已的 轎車殘忍地輾斃。
作品年表
1961 《accattone》《迷茫的一代》
1962 《mammaroma》《羅馬媽媽》
1962 《laviamoci il cervello》《洗腦》
1963 《軟乳酪》La ricotta 選自《羅高巴葛》《Rogopag》
1963 《憤怒》La rabbia
1964 《vangelo seconde matteo》《馬太福音》
1964 《comizi du2019amore》《愛的集會(huì)》
1966 《uccellacci e uccellini》《害鳥和益鳥》
1966 《streghe le》《女巫》
1967 《edipo re》《俄浦狄斯王》
1968 《teorema》《定理》
1968 《云像什么》Che cosa sono le nuvole / 選自《意大利狂想曲》《Capriccio all*italiana》
1968 《capriccio all italiana》《任性的意大利風(fēng)格》
1969 《porcile》《豬圈》
1969 《amore e rabbia》《愛與憤怒》
1969 《紙花的故事》La sequenza del fiore di carta
1969 《豬圈》(又名《豚小屋》)Porcile
1970 《非洲奧瑞斯特札記》Appunti per una Orestiade Africana
1970 《medea》《 美狄亞》
1970 《decameron》《 十日談》
1971 《racconti di canterburg》《 坎特伯雷故事集》
1972 《十二月十二日》12 Dicembre
1974 《fiore delle mille a una notte》《 一千零一夜》(《 天方夜譚》)
1974 《桑那城墻》Le mura di San*a
1975 《Salò o le 120 giornate di Sodoma》《薩羅》(《 索多瑪1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