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東坡肘子
天縱大才蘇東坡除了詩詞書畫極負盛名,還極會享受生活,盡管多次遭遇貶謫流放,卻總能尋找到自己的樂趣。比如他善于做菜,也樂于自己動手。在黃州生活貧寒的蘇東坡,就常親自燒煮豬肉與友人共享,還作詩一首傳播經(jīng)驗:“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鮮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焙贾萦幸坏兰矣鲬魰缘拿耍命S酒烹飪而成的“東坡肉”,相傳這道菜的始創(chuàng)著就是蘇東坡。定州有一道與蘇東坡有關(guān)的名萊--北派東坡肘子。這里面肯定有著一段緣由,但是故事沒有流傳下來,也許這只是定州人對東坡先生知定州的一種懷念,難免有些附會,但肘子香而不膩,味道可口,是定州的一道名菜。
特色手掰腸
定州的手掰腸近些年來聲名鵲起,外地許多大大小小的餐館飯店也推出了這道定州風(fēng)味的涼菜。所謂手掰腸,就是用手來掰,而非刀工。特點還在于灌腸的風(fēng)味獨特,如果將腸蒸熱再吃,會更加香昧撲鼻。
美味松醪酒
古來定州就產(chǎn)好酒,相傳春秋時期的中山國就有能醉人千日的美酒,民間關(guān)于“玄石飲酒,一醉千日”的故事,就是有力的證明。漢代的“中山冬釀”也流傳廣泛,漢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就藏儲著大量酒缸。北宋年間,喜酒的蘇東坡出任定州知州,上任途中夜渡漳河,松明照路,濃烈的松香氣味令他突發(fā)奇想,于是在定州取松枝、松果、黑龍泉水,按酒方投料親自釀成中山松醪酒。極具仙酒之鳳的中山松醪,勃發(fā)了蘇東坡的情馳神縱,遂直抒胸臆,灑脫超然地寫下了著名的《中山松醪賦》,“…望西山之咫尺,欲褰裳以游邀?绯逯悸梗訏毂谥w猱。遂從此而入海,渺翻天之云濤…”
1915年,中山松醪酒與茅臺酒一道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國際酒賽,并獲得了金獎。
中山松醪酒介于黃酒、白酒之間,夏可加冰,冬可加熱,有健胃活血之功能。至于酒的味道,蘇東坡有過評論:“味甘余之小苫,嘆幽姿之獨高,知甘酸之易壞。笑涼州之葡葡!
能在閑暇時節(jié)找家小店,與朋友舉松醪老酒,淺斟低酌,發(fā)思古之幽情一番,應(yīng)該是不錯的享受。
誘人的肉燜子
北方許多地方都有肉燜子,特點是用很少的肉加以多多的淀粉,配以適當(dāng)調(diào)料熬制而成。不知這是不是物質(zhì)匱乏時期的特產(chǎn),意以極少的肉和濃烈的肉味欺騙旺盛的食欲。時間過了這么久,人們對肉燜子最為正宗,每天上午超過10點來鐘,就會全部告罄。
清真寺旁的甜丸子
清真寺旁邊有家清真小店,收拾得干干凈凈,出售一種傳統(tǒng)清真食品--甜丸子。所謂甜丸子就是包上豆沙餡的糯米團子,看著從熱油鍋里撈出的圓溜溜、金黃色的日團子,真能勾出饞蟲來。咬上一口,香甜酥軟,解饑解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