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靈山景區(qū)位于江蘇省無錫市太湖之濱,是中國5A級旅游景區(qū),中國最佳佛光普照景區(qū),世界佛教論壇永久會址,最美中國文化魅力旅游目的地景區(qū)。
景區(qū)占地面積約30公頃,集湖光山色、園林廣場、佛教文化、歷史知識于一體,著名景點有小靈山、祥符禪寺、靈山大佛等,是中國最為完整、也是唯一集中展示釋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題園區(qū)。
歷史沿革
1994年
·4月10日,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實地踏勘祥符寺舊址。
·5月正式行文準(zhǔn)允建造青銅鑄釋加牟尼巨型立像。
·6月26日,靈山大佛法相研討會暨新聞發(fā)布會舉行。
·7月30日,趙樸初在京審定靈山大佛1米小樣,同時題詩一首。
·8月15日,靈山大佛工程實施現(xiàn)場爆破,工程啟動。
·9月25日,祥符寺舉行奠基典禮。
·10月20日,靈山大佛奠基典禮在無錫太湖小靈山隆重舉行。
·12月24日,籌建委員會與航天工業(yè)部南京晨光廠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大佛鑄造工程簽約儀式,趙樸初先生首次提出“五方五佛”的理念。
1995年
·2月13日,無錫市機構(gòu)編制委員會批準(zhǔn),同意成立無錫市靈山景區(qū)管理處。
·4月6日,無錫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qū)管理委員會任命吳國平為景區(qū)管理處主任。
·7月17日,經(jīng)江蘇省宗教局批準(zhǔn),由茗山法師兼任無錫市祥符禪寺住持。
·7月23日下午2時,靈山大佛立像舉行隆重的“開爐澆鑄灑凈儀式”。
·10月27日,祥符禪寺大雄寶殿、佛像開光暨方丈茗山大和尚升座儀式隆重舉行。
1996年
·1月19日,“如何做好、做活、做足靈山勝境這篇大文章”專題研討會召開。
·2月,成立了“靈山旅游工藝品公司”。
·5月30日,靈山大佛第一塊青銅鑄件開始安裝,正在祥符禪寺與會的漢傳佛教教制工作會議的全國諸山長老為此舉行了灑凈儀式。
·6月12日,國字函(96)105號國務(wù)院宗教局對無錫市建造靈山大佛批復(fù)。
·8月21日,修復(fù)祥符禪寺,建造大佛立像籌建委員會完成《小靈山》編撰工作。
1997年
·1月18日,“江南第一鐘—祥符禪鐘”安裝就位。
·1月18日,諸山長老在南京晨光機器廠澆鑄現(xiàn)場隆重舉行“佛首融金澆鑄灑凈儀式”。
·5月28日上午10時,靈山大佛土建工程封頂慶典儀式隆重舉行。
·4月3日,靈山大佛圓頂(佛體最后一塊鑄件)安裝完成。
·10月28日,國宗函(1997)201號,國務(wù)院宗教事務(wù)局批準(zhǔn)靈山大佛于1997年11月15日舉行開光儀式。
·11月14日:趙樸初居士親臨無錫,先后三次視察即將開光的靈山大佛。
·11月15日,靈山大佛開光,海內(nèi)外高僧大德共同為大佛開光,近八萬信眾參加了開光活動。
·11月19日,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參觀靈山勝境。
1998年
·4月8日,國家宗教局局長葉小文在省市委統(tǒng)戰(zhàn)和宗教部門陪同下參觀靈山。
·4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偕夫人朱琳在江蘇省省委書記陳煥友、省長鄭斯林等陪同下來靈山。
·4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同志偕夫人王冶平視察度假區(qū)。
·5月1日,公司總經(jīng)理吳國平同志被評為無錫市第六屆“十大杰出青年”。
·5月9日,靈山發(fā)展有限公司被中華慈善總會聘為總會特邀理事。
·5月30日,靈山勝境景區(qū)舉行全自動門票磁卡系統(tǒng)投入運行揭幕儀式,成為無錫市首家引入全自動檢票系統(tǒng)的景區(qū)
1999年
·1月1日,祥符禪寺聽鐘聲迎新年活動暨99生態(tài)環(huán)境游無錫地區(qū)開幕式在靈山舉行。
·1月18日,靈山景區(qū)管理處在市創(chuàng)建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活動中榮獲優(yōu)秀達標(biāo)獎。
·10月8日,第四屆中國民間藝術(shù)節(jié)在靈山勝境廣場隆重開幕,3萬余名國內(nèi)外游客參加了氣勢恢宏的開幕式。
·12月31日,“同撞世紀(jì)鐘、共迎千禧年”撞鐘活動在靈山景區(qū)隆重舉行。
·慶建國五十周年迎澳門勝利回歸,北京—澳門萬里長跑啟程儀式在無錫靈山勝境廣場舉行。
2000年
·1月1日,同撞世紀(jì)鐘,共迎千禧年—靈山與世界同歡慶活動隆重舉行。
·4月,靈山實業(yè)有限責(zé)任公司掛牌。
·9月,無錫靈山新景“百子戲彌勒”落成。
·10月1日,舉行佛骨舍利的迎請安放儀式。
·10月1日—11月15日,舉辦第三屆無錫靈山文化旅游節(jié)歷時45天。
·11月8日,祥符禪寺舉行無相法師升座和水陸法會活動。
2001年
·2000年12月31日—2001年1月1日,“聽新世紀(jì)鐘聲,迎新世紀(jì)曙光”大型慶典活動和2001年中國體育健身游江蘇首游式活動在靈山景區(qū)隆重舉行。
2002年
·4月20日,為慶祝無錫太湖國家旅游區(qū)建區(qū)十周年,度假區(qū)與中央電視臺共同舉辦了《周末喜相逢》大型文藝晚會。
·9月9日,“靈山勝境文化園區(qū)”舉行奠基儀式。
·10月14日,公司會同市佛協(xié)、祥符寺、南京晨光集團等單位,對山西泰通雕塑裝飾公司創(chuàng)作的“九龍灌浴”雕塑藝術(shù)小樣進行認(rèn)定。
·10月14――15日,中國第六屆中華不老城開幕式在靈山景區(qū)舉行。
·10月21日,由南京晨光集團設(shè)計的“靈山文化園區(qū)”主體景觀“九龍灌浴”機械互動設(shè)計方案通過審核。
·11月8日,“九龍灌浴”工程澆鑄簽約儀式在湖濱飯店舉行。
·11月11日,靈山大佛與自由女神對話。中央電視臺《讓世界了解你》欄目,通過衛(wèi)星雙向傳播。
2003年
·我公司被評為“無錫市二00二年度重合同守信用企業(yè)”。
·6月7日,江蘇省省內(nèi)游啟動儀式在靈山舉行。
·7月6日,靈山文化勝境文化圓滿建成,正式向游客開放。
·9月26日,靈山勝境“太子像”開光暨祈禱國泰世界和平大法會在靈山勝境隆重舉行。
·10月20日,靈山勝境入選無錫旅游十八景。
·10月31日,來自美國、芬蘭、荷蘭、和瑞典的17名國際著名企業(yè)集團老總造訪靈山。
·12月1日至3日,公司順利通過2003年二個體系監(jiān)督審核。
2004年
·3月29日,杏壇廣場西側(cè)的“趙樸初無盡意齋”工程正式啟動。
·4月24日,一臺冠名為“平安是!睙o錫靈山大型景區(qū)車友聯(lián)歡晚會作為駕車節(jié)開幕式,在全新的靈山勝境廣場隆重舉行。
·5月26日,“浴佛浴心、感恩惜!狈鹫Q日慶祝會在九龍灌浴廣場隆重舉行。
·6月12日,“靈山梵音”首場演出在無錫人民大會堂舉行,取得了巨大成功。
·6月13日,由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江蘇省佛教協(xié)會主辦,無錫祥符禪寺和靈山勝境管委會承辦的首屆“中國無錫靈山u2018人間佛教與社會關(guān)懷u2019研討會”在靈 山舉行。
·6月中旬,經(jīng)中國電視藝術(shù)家電視專業(yè)委員會評定,在中國廣電學(xué)會電視旅游節(jié)目研究會舉辦的優(yōu)秀電視旅游節(jié)目評比中,《九龍灌浴在靈山》獲旅游風(fēng)光片一 等獎的殊榮。
·12月23日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一誠法師又欣然來到靈山,靈山在佛教界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肯定與鞏固。
·12月30日,以“真情回報,愛心永恒”為主題的慶祝靈山慈濟功德基金會成立晚會在無錫市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12月31日,2005年元旦吉祥撞鐘活動暨江蘇省旅游年-歡樂江蘇游啟動儀式在祥符禪寺隆重舉行。
2009年大事記
·3月27日升格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2012年大事記
·04月27日,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傳印長老在香港宣布:無錫靈山將作為世界佛教論壇永久會址。
景區(qū)文化
青龍飛凌八角井
八角井原是寺中僧人做飯洗衣取水的井,只因井沿是八角形狀,所以叫八角井。這八角井深有十丈,徑深也有八尺,所以從井沿邊上望下看,黑黑的望不到底,老百姓就說這口井通太湖,雖然井在高地但無論干旱還是發(fā)大水,井里的水都那么多,絲毫不差。
據(jù)傳在明代天啟年間,有一天太湖里狂風(fēng)大作,浪高雨急,所有的漁船都在水里顛來顛去,情況十分危險,原來是東海來了一條黃龍,在湖里作惡,攪得老百姓不能下湖捕魚,而這條黃龍一看大家都怕它,變本加厲攪得太湖不得安生。冒險出船的也都是船毀人亡,老百姓們只好到祥符寺里進香求菩薩保佑,而且人越來越多,聲音越來越大,隱居在八角井里的青龍聽得一清二楚。這青龍乃太湖鎮(zhèn)湖之神,因為太湖里一直平平安安所以就躲到這八角井里來修身養(yǎng)性,它一聽漁民們的哭求,加上感覺到八角井這段時間來水不大對頭,因此怒上心頭,黃龍居然敢到太湖來鬧事,這不是和我青龍過不去嗎?看我如何去收拾它。
這天晚上,月黑風(fēng)急,老百姓們還在大殿上求佛,三更過后,只見八角井里一道藍(lán)光閃過,巨大的聲響后,只見好一條矯健的青龍,破井而出,直奔太湖而去,廟里的和尚和老百姓才相信八角井與太湖相通之事。這青龍去到太湖,與那東海黃龍奮戰(zhàn)了九九八十一個回合,才將黃龍打敗,太湖又恢復(fù)了往日的平靜。
第二天一早,大家到八角井邊一看,只見八角形的井欄被憤怒的青龍撞翻一塊,這塊被撞掉的井欄落在了山口邊,人們叫龍帶石。而八角井,也多了一個龍井的美名,據(jù)說乾隆皇帝每次到祥符寺,都要用這龍井的水去泡寺僧的茶,現(xiàn)在你去祥符寺還能看到這口井,石砌的八角井欄有一塊是后來補上去的,不信,你去瞧。
茶圣陸羽結(jié)緣六角井
在祥符寺西邊的谷地里,有半畝茶園。相傳是唐代小靈山寺的僧人所植,在茶園的邊上,原有一個茶寮,茶寮旁有一井,叫六角井,也叫茶房井,如今井還在,而茶寮巳早無蹤影。
別小看祥符寺的這半畝茶園,這可是無錫茶葉的老祖宗,以前的香客文人,凡到祥符寺都必到這茶寮,用這六角井水烹茶品茗。由于茶香泉甘,深得晶茶之人稱贊,也算得上祥符寺一絕吧。
傳說唐朝的時候,茶圣陸羽四處游歷,遍訪天下名茶,聽人說在這馬山島上西鈕有名泉好茶,便欣然上島去尋找這心中的所愛,到了西鈕,用小山泉烹茶品茗,覺得十分過癮,就在這島上住下來,每日煮茶細(xì)品,寫他那部流傳千古的《茶經(jīng)》,同時也到島上各處游玩。
這天陸羽前往龍頭游玩,經(jīng)過祥符寺時,忽聞一股異香,這陸羽是什么人,可以說是茶癡,一聞之下立刻陶醉,原來時間正好是清明,寺中老僧采下新茶正在加工,被這陸羽聞到,驚為天物。他立刻掉轉(zhuǎn)馬頭,直奔祥符寺而來,來到寺中,向寺僧一打聽,連忙央求寺僧舍一點來嘗嘗,出家人慈悲為懷,立刻允應(yīng)了他的要求,這陸羽不僅對茶癡迷,同時對飲茶的水也特別講究,平時出門都自帶泡茶之水。這天他帶的是小山泉之水,這泉天下有名,可是水在馬背上顛簸之后,水的味道變質(zhì)了,這陸羽十分發(fā)愁,忙問寺僧,寺里可有好水,寺僧回答說寺里尚未挖井,只有殿旁一泉,寺里僧眾燒水做飯所用。這陸羽心中一涼,不過好茶在手,怎么舍得放過,水無名氣也罷,連忙叫隨從去取了一壺來馬上烹茶,水開了一沖茶,香氣四溢,剛開始到口中,澀中泛甜,飲后感到清爽甘甜就留在嘴里。更讓這陸羽吃驚的是,想不到這寺中泉水甘洌清甜,實在是泉中上品,這么好的茶配上這么好的水,真是珠聯(lián)璧合。
自從這茶圣陸羽認(rèn)定后,這樣符寺的茶和泉名聲大振,文人騷客,善男信女,進得寺來飲茶成了必做的功課,而且風(fēng)氣日盛,到了明代,為了方便游人飲茶,寺中特將這佳泉掘出,這就是今日的六角井。
靈山圣樹“古銀杏”
馬跡山的祥符寺,歷朝歷代流傳下來無數(shù)神奇美麗的故事,直到現(xiàn)在,這些故事還給祥符寺籠罩著一份神秘的色彩,古銀杏樹的傳說就是其中的一則。
在祥符寺新的大殿后有一株古銀杏樹,這株銀杏要四個人才能環(huán)抱。銀杏本是中國的活化石樹,而這株銀杏相傳是唐代修建靈山庵時所種,更是十分珍貴。這株樹樹老中空,從四周看,神態(tài)各不相同,樹乳累結(jié),秋天時,枝頭上掛滿白果,就象滿天星星一樣,十分好看,人們都說這株樹是鎮(zhèn)寺神樹。
相傳這株銀杏里,曾隱藏著一條巨蟒,這條巨蟒渾身泛著青光,平時從不出來,只是在每年八月十五中秋的夜里,從樹上游下來,靜靜繞寺一周后又爬回樹洞,年年如此,就這樣周而復(fù)始,從不傷人,所以八月中秋看蟒巡寺也成了祥符寺的一件大事,每年中秋月圓之時,就可以一見。地方上的官吏認(rèn)為它不吉利,曾派兵去捕捉過,卻發(fā)現(xiàn)樹洞中空無一物,于是一時傳開,這條青蟒乃是神蟲,到祥符寺進香的善男信女也都要在這古銀杏樹下跪拜一番方肯離開。由于沒有捉到巨蟒,有的人就說根本就沒有這回事,可寺里的和尚卻說見過,因為一到白果豐收之時,巨蟒便搖動樹身,讓白果紛紛落下,省卻僧人采擇之苦。
時間一天天過去,香火鼎盛的祥符寺到明朝末年,由于戰(zhàn)亂的緣故,日漸衰落了,香客越來越少,寺僧也走了一大半,到了清初,只是勉強維持殘局,但巨蟒每到金秋白果成熟季節(jié)仍然出來一現(xiàn)。這樣直到康熙四年(1665),馬山島上發(fā)生了兩樁怪事,一樁是小靈山后耿灣村那兒,一只老虎徑自游湖離開了馬山,另一樁就是這古銀杏里的巨蟒這年中秋沒有出來,而且第二年也沒有再出現(xiàn)。馬山島上的居民都覺得十分奇怪,后來來了個游方僧人,聽到這個故事后解開了這個謎:在祥符寺的兩邊,分別是育龍山、白虎山,寺后的小靈山老百姓叫它老虎尾巴,這古銀杏中的青蟒和那只游湖而去的老虎乃青龍和白虎兩山之神。這么多年來一直守護著祥符寺這一神廟,但如今香火日稀,二神無奈,才失望而去啊。
眾人聽了游方僧的分析,都覺得是那么回事,忙問該怎么辦才好。游方僧說,這簡單,只要重振禪林即可。于是老百姓紛紛響應(yīng),可是戰(zhàn)亂之后,百姓也是貧困之人,重建的費用一直難以籌措,海陽人蘇于荊聽說這件事后,覺得十分神奇,也感到祥符寺的圣靈,于是捐資重修祥符寺,從康熙六年開始,歷時九年,才大功告成。蘇子荊深感游方僧人佛法無邊,馬跡山里人許鼎臣就四處去找,直到最后才在蘇州靈巖山找到這位高僧,他就是一代宗師洪儲,把他請到祥符寺重開法席,從此祥符寺又恢復(fù)了以前的繁榮,成了太湖周圍善男信女向往的佛門圣地。
秦王策馬留神跡
錫西郊的太湖里,原來有座龍山,后來改名為馬跡山(就是現(xiàn)在的馬山),為啥龍山會改名叫馬跡山呢?有這樣一段傳說。
據(jù)說秦始皇到了執(zhí)政后期,成天滿臉愁云,悶悶不樂,動不動就抽劍殺人,嚇得大臣們不敢見他的面。大臣私下里議論說他是怕有人奪他的皇位。偏偏這時朝廷里一位星宿官又瞎七搭八說“南天星宿亮,江南要出將”。秦始皇聽了這話越發(fā)怒氣沖沖,他騎了神馬,帶了衛(wèi)隊和一批大臣,一路浩浩蕩蕩來到太湖邊,對江南巡視。
再說秦始皇這匹神馬,能飛山過江,高山大海沒阻擋。有一天天剛亮,秦始皇騎了這匹神馬到了太湖里酌龍山一個峰頂上,秦始皇向四下一看,被一派蔚為壯觀的景色迷住了:八十里方圓的龍山,峰疊峰,山連山,崗巒橫壟處處郁郁蔥蔥,三萬六干頃太湖煙波浩渺,無邊無沿,水天一色,又碰上太陽象個大火球,正從湖面跳躍冉冉升起,使他有置身蓬萊仙境之感。他心里想,太湖竟如此美麗迷人,東?赡芨且话悖粫r興起,對神馬大喊一聲“去東!!
神馬一聲長嘯,從山頭上直奔下來,在龍山西南端山渚的一塊巨石上,踏出了四個深深的馬蹄印,然后又橫空騰飛而去。
從此,那塊留下秦始皇神馬四個馬蹄印的大石頭,被稱為“馬跡石”,原來的這座龍山就被人們改名“馬跡山”了。
這馬跡山中的第二高峰就叫秦履峰,傳說秦始皇騎馬往東海時見下面島中仙山一座,驚詫之間有一只鞋掉在這馬跡山中,人們就把這鞋所掉的山叫秦履峰。據(jù)《回蕃志}說,則是秦始皇見這馬山風(fēng)水好,甚覺奇異,決定親臨一看,山上還有秦始皇鞋。核越星芈姆。
孰是孰非,難以擇斷,但說這個馬山山峰奇異,風(fēng)水絕佳卻是一致的。
在美麗的太湖之濱有一座被稱作"魚米之鄉(xiāng)"的城市--無錫。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靈,浩浩蕩蕩三萬六千頃太湖孕育了歷代賢兒女,發(fā)鑿于隋唐時代的京杭運河穿城而過,打造了水網(wǎng)交錯、人家枕河的江南水鄉(xiāng)風(fēng)情。無錫作為長江三角洲的一顆明珠,一直是我國傳統(tǒng)的旅游城市。無錫延伸入太湖中有一個半島,因傳說島上留有秦始皇所騎駿馬的蹄印而得名"馬山"。這里山不高而俊秀、水不深而清幽,丘陵起伏、郁郁蔥蔥、一級空氣、二級水質(zhì),國務(wù)院批準(zhǔn)的全國12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qū)之一的"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就位于這個島上。1994年4月,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先生實地踏勘祥符禪寺舊址。
代表景點
靈山大佛
建造起源
在島上的幾十個山峰中有一座小山與眾不同,這座山就是小靈山,小靈山腳下有一座千年古剎--祥符寺。祥符寺在歷史上規(guī)模宏大、高僧輩出、法務(wù)興隆、香火鼎盛。傳說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師曾駐錫于此,因見寺后主峰鐘靈毓秀、翠靄多姿,與天竺佛陀說法處的靈鷲山頗為相似,遂將其命名為"小靈山",并由其大弟子窺基在此開宗立派,創(chuàng)建了佛教中著名的"慈恩宗"。前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將這段歷史總結(jié)為八個字--"山連鷲嶺,法繼慈恩",意指小靈山與印度的靈鷲山,祥符寺與玄奘法師開創(chuàng)的慈恩宗具有一脈相承的關(guān)系。
斗轉(zhuǎn)星移,一千三百多年來,小靈山祥符寺幾經(jīng)興衰,終于在抗日戰(zhàn)爭中因掩護抗日志士而慘遭僧人遭戮、廟宇被毀的命運。昔日香火鼎盛的一方寶剎落入屋宇殘破、佛像毀敗、荒草凄凄、僧人四散的境地。
時光飛逝,進入九十年代,為保存古跡、弘揚文化、落實黨的宗教政策,由中國佛教協(xié)會、無錫馬山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qū)發(fā)起,恢復(fù)了千年古剎祥符寺,并邀請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一代高僧茗山法師出任住持。同時,為促進佛教文化的交流、滿足海內(nèi)外廣大佛教信眾宗教生活的需要、完善中國佛教五方五佛的信仰體系、發(fā)展無錫地區(qū)的旅游業(yè),在寺后的小靈山上修建了一座高達88米的靈山大佛。
大佛看點
靈山照壁
照壁立于七色蓮花池中,蓮花是佛教的吉祥花木之一,相傳佛祖出生后即會行走,走出七步,每一步都是一朵盛開的蓮花,這就是七步蓮花的典故,照壁的南立面為“靈山勝會”大型石雕,取材于佛經(jīng)上佛祖西方靈鷲山說法,諸佛菩薩秉承聽經(jīng)的典故,這組石雕上會聚了佛祖、四大菩薩二弟子、五百羅漢等佛教人物。照壁的北面為“唐僧賜禪小靈山圖”,這是關(guān)于靈山的一段歷史典故。
天下第一掌
天下第一掌位于佛手廣場行道的左側(cè),是按靈山大佛右手復(fù)制,且形狀大小完全一樣的銅質(zhì)手掌,在靈山,有“摸佛手有福氣,摸佛腳有靈氣”的說法。這是因為這只右手的印上是“施無畏印”,佛教的說法是寓意除卻眾生痛苦,撫慰眾生心靈,佛掌心的千輻輪,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
五印壇城
五印壇城矗立于碧波蕩漾的香水海之中,與靈山梵宮、曼飛龍塔交相輝映,是一座風(fēng)格獨特,原汁原味的藏式文化景觀。五印壇城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高31.55米,共計六層。壇城內(nèi)供奉五方五佛,即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東方阿閦佛、中央的毗盧遮那佛。
五印壇城外觀莊嚴(yán)而輝煌,耀目的金頂、巨大的鎏金寶瓶、醒目的經(jīng)幢和經(jīng)幡交相輝映,突顯出藏族古建筑的迷人風(fēng)采。五印壇城內(nèi)飾圣潔而絢麗,完美融合了彩繪、壁畫、木雕、唐卡、壁飾、鍍金等藏族裝飾技藝,美侖美奐地展示了獨特的壇城藝術(shù)。
為了讓游客感受藏族民俗和文化藝術(shù),走進壇城,游客既能鑒賞源自藏域各地的各類佛教文化藝術(shù)珍品,還能參與點燃酥油燈、推轉(zhuǎn)瑪尼經(jīng)筒等互動民俗活動。
靈山梵宮
靈山梵宮坐落于煙波浩淼的太湖之濱,鐘靈毓秀的靈山腳下,氣勢恢宏的建筑與寶相莊嚴(yán)的靈山大佛比鄰而立,瑰麗璀璨的藝術(shù)和獨特深厚的佛教文化交相輝映。靈山梵宮建筑氣勢磅礴,布局莊嚴(yán)和諧,總建筑面積達7萬余平方米。靈山梵宮的建筑形式突破傳統(tǒng),以石材等堅固耐久材料為主,大量運用高大的廊柱、大跨度的梁柱、高聳的穹頂、超大面積的廳堂等,既體現(xiàn)佛教的博大精深與崇高,又將傳統(tǒng)文化元素與鮮明時代特征相融合。
梵宮內(nèi)部各建筑空間獨立且互相貫通,由門廳、廊廳、塔廳、圣壇、三傳會議廳、千人宴會廳等組成。精雕細(xì)琢的東陽木雕、敦煌技師的手工壁畫、光燦奪目的琉璃巨制、精致典雅的甌塑浮雕壁畫、技藝精湛的揚州漆器、恢宏大氣的油畫組圖、古雅精麗的景泰藍(lán)須彌燈、精美的景德鎮(zhèn)青花斗彩缸……這些匯集眾多文化遺產(chǎn)、眾多藝術(shù)瑰寶的藝術(shù)珍品遍布靈山梵宮的各個區(qū)域,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演繹得淋漓盡致,令人目不暇接、回味無窮。
九龍灌浴
根據(jù)佛教典籍《本行經(jīng)》記載:佛祖釋迦牟尼一誕生就能說話會走路,他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就開出一朵蓮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吾獨尊”,這時候花園里忽然出現(xiàn)了兩方池水,天空中出現(xiàn)九條巨龍,吐出水柱,為其沐浴凈身。
這個故事十分神奇,讓人浮想聯(lián)翩。更難得的是,靈山勝境的大型音樂動態(tài)群雕“九龍灌浴,花開見佛”再現(xiàn)了故事中的絢麗景象。在九龍灌浴廣場,我們可以看到一座含苞待放的巨大蓮花銅雕矗立在前方,巨大的荷花由四個威武的大力士托起,底部襯托著白色的圓形大理石水池,九條飛龍和八個形態(tài)各異的供養(yǎng)人環(huán)繞著巨大的水池。
當(dāng)《佛之誕》音樂奏響時,巨大的六片蓮花瓣徐徐綻開,一尊高達7.2米全身鎏金的金身太子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從蓮花中緩緩升起,這時,九龍口中一齊噴射出數(shù)十米高的水柱,為太子佛像沐浴。頃刻間,廣場四方鼓樂齊鳴,噴泉百態(tài)千姿。太子佛像在巨幅水幕中順時針環(huán)繞一周,象征著“花開見佛”、“佛光普照”。隨著樂聲漸弱,蓮花花瓣包裹著太子佛像緩緩合攏。
此時,噴泉周圍八組鳳凰的口中會流出凈水,供大家飲用。大家知道嗎?這可不是一般的凈水哦,按照佛教的說法,這是“八功德水”,即佛教“圣水”。您到了靈山一定要喝上一杯,也可以用瓶子將其帶回家,據(jù)說,喝了“八功德水”或者拿它來供奉佛像,可以護佑您和您的家人,給大家?guī)砑槠桨病?/p>
九龍灌浴一般每天開放四次,定時開啟:10:00 11:30 14:45 16:45。
祥符禪寺
千年古剎祥符禪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歷史上香火旺盛,高僧輩出,素有“山連鷲嶺,法繼慈恩”之譽。據(jù)傳說,唐代玄奘三藏法師曾游于此,因見寺后主峰與西天取經(jīng)的靈鷲山頗為相似,遂賜名為“小靈山”,杭惲將軍見玄奘法師如此喜歡這塊“風(fēng)水寶地”,就出資在山腳下修建了“小靈山剎”, 并由玄奘的大徒弟窺基出任第一任主持。從唐代以來,這一歷史佳話一直在當(dāng)?shù)貜V為流傳。到了北宋祥符年間,寺廟改名為“祥符禪寺”。然世事滄桑,祥符寺于二十世紀(jì)三十年代毀于戰(zhàn)火。改革開放后,這一有著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古剎才得以重建,并由高僧住持,香火日益興旺,成為太湖沿岸重要的佛教圣地。寺內(nèi)現(xiàn)存的古井蓮池、銀杏梅樁等成為歷史文化的遺存和古剎千年風(fēng)雨的見證,睹之使人頓生思古之幽情。
公元1009年,宋大中祥符年間,重修后改稱“祥符禪院”。
公元1124年,宣和四年開寺。
公元1371年,明洪武二年重修。
公元1447年,正統(tǒng)十年,賜大藏經(jīng)一部。
公元1553年,嘉靖三十年,重修正殿。
公元1583年,隆慶五年,重修藏經(jīng)殿。
公元1574年,萬歷元年,重建塔。
公元1626年,天啟四年,建大悲殿。
公元1669年,康熙丁未年,海陽蘇子荊捐資重建,歷時九年,于中丞請靈巖釋洪儲開臨濟宗法席,寺僧眾多,香火鼎盛,期間皆有高僧主持。時稱“神駿寺”。
公元1861年,咸豐庚申年,寺毀于戰(zhàn)火,藏經(jīng)片紙無存。唯天王殿、庫房、香積廚十余間幸存。
公元1914年,民國三年重建,又復(fù)稱祥符寺。
公元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祥符寺由地方出讓于常州天寧寺,為天寧寺下院,天寧寺高僧圓寂后均于此入塔。
公元1938年,日軍在馬山實施“三光”政策,祥符寺所存屋宇大部被毀。
時歲更替,乾坤清朗,國泰民安。在黨的宗教政策的春風(fēng)吹拂下,經(jīng)無錫市人民政府批準(zhǔn)修復(fù)祥符禪寺,千年古剎獲得了新生。又經(jīng)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zhǔn),于1994年12月24日,在祥符禪寺后小靈山上建造一尊當(dāng)今世界最高的八十八米青銅釋迦牟尼立像。
1995年10月27日,祥符禪寺內(nèi)鮮花吐艷、群菊爭芳。前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江蘇省佛教協(xié)會會長茗山大和尚進院典禮在這里舉行。
2000年11月15日,在靈山大佛開光三周年之際,無相法師出任祥符禪寺主持,并舉辦了隆重的升座儀式。
旅游信息
購票須知
售票時間:7:00-17:00
靈山普通票¥210
普通散客,贈送靈山吉祥頌演出票(贈完即止)
吉祥頌演出日場¥50
免票游客(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兒童不占座位,無需購票)
靈山優(yōu)惠票¥105
6周歲(不含6周歲)~18周歲(含18周歲)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學(xué)生本科及以下學(xué)歷在校學(xué)生;60周歲(含60周歲)至69周歲的老年人;無錫市30年以上教齡的教師;以上4類人群需憑居民身份證或?qū)W生證等有效證件,贈送演出票(贈完即止)
靈山免票¥0
6周歲(含6周歲)以下或身高1.4米(含1.4米)以下兒童;70周歲以上老人(憑老年證或其它有效證件);殘疾人(憑殘疾證);現(xiàn)役軍人(軍人證或現(xiàn)役軍官證或士兵證);離退休干部(離休證)
交通指南
杭州方向—靈山勝境:
上塘路高架→G25(杭寧高速)→S48錫宜高速→陸區(qū)→馬山→靈山勝境(全程時間約1.5小時)
常州方向—靈山勝境:
武進漕橋→雪堰橋→靈山(約40分鐘)
南京方向—靈山勝境:
G42滬蓉高速→無錫北出口→S48滬宜高速→陸區(qū)→馬山→靈山勝境(全程時間約2小時)
上海方向-靈山勝境
G42滬蓉高速→無錫北出口→S48滬宜高速→陸區(qū)→馬山→靈山勝境(全程時間約1.5小時)
無錫本市—靈山勝境
從無錫火車站乘坐空調(diào)88路公交車,票價2元,就可以直達終點站“靈山勝境”。用時1小時左右,沿途風(fēng)光秀美。也可乘坐公交89路從梅園始發(fā),終點站為靈山勝境。